摘要:一方面,他们对主动出击后能否巩固阵地没有把握,另一方面,由于对日方兵力调动的情况未有察觉,秦德纯等仍寄望于和谈,来解决冲突问题,先发制人的事也就成了泡影,这是29军的失策,而日本内部则抓紧讨论出兵问题,并拟订了初步的增兵方案,战场的主动权,开始发生了转移。此时,日人的兵力是极为单薄的,如果29军集中兵力奋勇出击,是能够肃清北平城西的日军主力的,一旦成功,那么后路不仅不会受到威胁,还可以打乱日本人的防御体系。

文|逆北
1940年4月5日,正是清明时节,川内阴雨连绵,气氛阴郁。在四川绵阳的一家医院里,一名中年男子睁着双眼,无力的把眼角的余光投向窗外。长期以来,脑血栓与肝炎不停地折磨着它瘦弱的身躯,让他痛苦万分。
他连60岁都不到,可命运之神似乎并没有因此而有所偏袒。他走了,几天后,消息传到了枣庄前线,一名将军听到后,痛哭流涕,不久,他也战死沙场,这名将军的名字,叫张自忠,而前文所提到的病床上的男子,便是他曾经的上司、盘踞在平津地区的西北军29军军长,宋哲元。
要说人走后,总会在人世间留下几分遗憾,宋哲元也是如此。早在退入后方之时,他便常跟部下提起在北平的生活,希望能够重回平津。但是,这样的生活再也回不去了。因为1937年夏天的枪声,让他永远离开了那个地方。
01事变发生后,日军兵力不足
1937年七七事变前夕,宋哲元和他的29军,守卫着平津地区。当时,日本已经侵占了整个东北,并试图将华北也据为己有。他们不断挑起事端,并试图策动宋哲元叛蒋自立。宋倒是蛮机灵,他不愿当汉奸,眼看日伪登门“拜访”个没完,他干脆以为父亲修墓为名,跑回山东老家躲了起来。与日本人交涉的事务,则被托付给了他的亲信、29军副军长兼北平市长秦德纯。
宋走后,平津地区的上空所笼罩的战争的阴霾,并没有散去。相反,盘踞在北平周边的日军,常常与29军发生摩擦。7月7日夜的事件,便是这一系列摩擦的高潮。这一天夜里,日军以演习走失一名士兵为名,要求进入29军控制的宛平县城搜查。驻军拒绝后,他们随即调来山炮轰击,并冲击城池,一时间,战争有扩大之走向。

(卢沟桥上的29军机枪手)
不少史家习惯性把这一事件作为日军有预谋而为之,并称日本方面已做好了全面入侵的准备。可是,如果细心检阅当时的资料,我们便会发现,比起中国军队,日人并没有充足的准备。事变前夕,平津地区的日军正规部队,总计只有不到6000人,而29军有四个师和大量保安队,人数近八万人。双方人数的比例为1:13左右,所以这样看来,日方挑起争端,底气并不足。
但是这并不妨碍战争的深化。从这天深夜到第二天,中日双方经过短暂交涉后,再度恢复交火状态。卢沟桥上硝烟弥漫,白天,日军火力压制29军,暂时得手,夜里,中方组成敢死队,借夜色掩护挥大刀冲入,给日军极大杀伤,双方在桥上反复拉锯,一时间难分出胜负来。

(影视剧作中血战卢沟桥的镜头)
卢沟桥事变的消息,迅速传回了日本国内。围绕如何应对的问题,日方参谋本部内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强硬派认为非出兵教训“支那人”不可,而九一八事变的策动者、参谋本部官员石原莞尔则提出了相反意见,认为不扩大为上,日本内部争执激烈,短时间内也没有统一意见。
在这个时候,平津地区的中国军队对日方有着人数上的优势,但在地缘上,却异常不利。因为中国军队虽多,但北平同外界唯一的联络,只能倚靠城池的西南角,即平汉铁路。一旦铁路被掐断,北平城也就彻底成了孤城。因此,中方会拼死守卫卢沟桥,不让日军通过也就不奇怪了。

可是,光在卢沟桥下的永定河畔对峙就可以了吗?29军的处境实在不妙,而就在此时,日人也感到自身兵力捉襟见肘,所以一面向国内施压,要求援兵,一面同中方展开谈判,以争取时间。谈判的内容无外乎中方道歉、撤离北平城外围要隘等内容,由于宋哲元不在北平、日人条件苛刻无理等原因,秦德纯等据理力争,于是谈判也僵持了起来。
此时,日人的兵力是极为单薄的,如果29军集中兵力奋勇出击,是能够肃清北平城西的日军主力的,一旦成功,那么后路不仅不会受到威胁,还可以打乱日本人的防御体系。

(29军将士请战决心急切)
可是,29军高层在出兵问题仍有些犹豫。一方面,他们对主动出击后能否巩固阵地没有把握,另一方面,由于对日方兵力调动的情况未有察觉,秦德纯等仍寄望于和谈,来解决冲突问题,先发制人的事也就成了泡影,这是29军的失策,而日本内部则抓紧讨论出兵问题,并拟订了初步的增兵方案,战场的主动权,开始发生了转移。
11日夜,宋哲元终于从山东返回了平津,蒋介石此时也早得知了卢沟桥发生的事,他授意宋及时报告双方交涉的情况,而宋除了表面唯唯诺诺外,心里也翻江倒海起来。
02日军不断增兵,蒋提醒宋收起幻想
宋不会想到,就在同一天,日军参谋本部作战课对陆军省通报了海陆军联合出兵中国的决定。这一决定将分别调集驻扎在伪满洲国、朝鲜半岛的日军,以加强平津地区的日军力量。
石原对此本有阻挠,这倒不是因为他同情中方(不然也不会发动九一八事变了),而是担忧战争打起来将无法控制,影响日本经营满洲,制衡苏联的大战略。
他的同僚们十分不满,为了说服反对者,他们迅速向石原和他的支持者通报了新获得的情报,那就是南京方面已出动四个军左右的兵力北上,向山西、河北一带运动。面对这一情报,石原也沉默了。于是,在日本军部强硬派刻意制造的战争危机压迫下,其国内向平津增兵的方案被顺利通过。对于日方来说,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用频繁的施压与交涉,拖住宋哲元等北平高层,好给己方运兵前线争取时间。
无独有偶,日方增兵方案通过后的一周内,宋哲元与蒋介石也发生了不小的争执。蒋认为宋应当主动出击,形成对日方的有利态势(至于具体怎么做,并没有讲),宋心里也打起了算盘,他判定蒋不会同日撕破脸,日本人也不会扩大争端,因此简单敷衍蒋后,继续寄希望于同日本军方的谈判。
这中间有一段插曲,一些宋的亲信感到空谈不是办法,遂向他建议,于15日以七个团左右兵力歼灭丰台和卢沟桥的敌军。宋有些动心,也允许拟订这方面作战方案,可事后担心影响和谈进程,旋否决了。
在与南京的电文互通中,南京方面又主张派人打掉东交民巷内日本大使馆的指挥台,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城内守军布防情况外泄,还可以震慑日军。但是,宋等认为,东交民巷为各国驻华使馆区,情况复杂,而且日本大使馆戒备森严,强攻不易得手。于是,这个方案又被束之高阁,而29军的处境,也越发的艰难起来。

(影视剧中,宋哲元等在视察军队)
同宋的举棋不定相比,蒋这次的决心却是异常坚决的,他对宋模棱两可的态度非常不满,于是除派兵北上外,也抓紧东南的备战。日后,他要在上海滩,集结自己装备的德械师,同日寇决一死战。
7月17日,日本军部再度召开高级军事会议,商定减缓国内军人的复员,以加派三个陆军师团、六个航空队与若干海军增援平津的本部人马。这是日本军方的第二次动员准备,给宋翻盘的时间已经不多了,那么宋又是怎么做的呢?
03驻地不能让出,不能先敌开火
宋仍然没有停止“和平谈判的努力”,这与前线日军的不断增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然了,受到日人和谈烟幕弹迷惑的,不仅有29军高层,这种思维,还制约了中下层的行动。
例如,连接平津的交通枢纽廊坊的守军,就发现日人借维修电话线为名,出动大部队在城内修筑防御工事。他们发现后,要求日军停修工事,日方不但不停止,反而要求中方先让出营房。面对日人的无理要求,廊坊守军试图进攻驱逐,但上层却下了这样的命令——“驻地不能让出,不能先敌开火”。
在当场的一个连长向团长请令开火,而团长却没好气的来一句:“你打谁负责?”事情上报到师部后,副师长李文田仍然是重复之前的命令——“营房不能让,火不能先开”。显然,对日人野心有所睹与担心负责之间的矛盾心理,制约了29军的进一步发挥。而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战场主动权的易手。
危机如期而至,到了27日,对北平形成合围之势的日方,终止了长期未决的谈判,并要求中方于当天作出答复,否则将“自由行动”。此时此刻,宋哲元终于从日人的最后通牒中清醒过来,并发出自卫守土的通电,但为时晚矣,因为北平已经成为了真正的孤城。
日军集结优势兵力,从南苑等三面猛扑29军阵地,在战争中,副军长佟麟阁、师长赵登禹等纷纷殉国,受伤的赵登禹将军坐车撤离,竟被伏击的日军打成了筛子,其惨烈可见一斑。而追根溯源,29军之所以陷入如此被动局面,与宋哲元等对和谈抱有幻想实大有关系。
日军借助和谈的烟幕弹骗过了宋哲元,给了他沉重的一击。经此一役,宋的军队渐凋零殆尽,而他本人也抑郁成疾,久治不愈,最后含恨长逝于四川绵阳。

29军的惨败,直接导致了平津的丢失,日军占领此处后稍作休整,便沿着平汉路长驱南下,给南京的蒋介石造成了不小的震动。为了减轻华北抵抗部队的压力,蒋加快了中央军的集结,另一场大战即将打响,只是不在华北,而在上海。
参考文献:
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著,田琪之译《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 中华书局
秦德纯等《七七事变:原国民党抗日将领战争亲历记》 中国文史出版社
杨天石《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 重庆出版社
(日)户部良一《日本陆军与中国》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树增《抗日战争》 人民文学出版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