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闺蜜说,她家宝宝3岁了,但是,现在晚上不穿纸尿裤依然尿床,为此,闺蜜还骂过几次孩子。

听到她骂孩子,我还是没忍住“教育”了她一番:你这么懂“科学育儿”的人怎么也会掉这种“坑”,快别骂孩子了昂,他这个年龄有这种表现再正常不过,千万别着急……

可能不止闺蜜一个人,很多妈妈都会被网上那些疯传的半岁断奶、2岁前戒掉纸尿裤的理论带偏,但其实这些吓唬人的理论,不仅增加了妈妈的焦虑,如果真“上当”,可能还会坑了孩子。

今天这些文章就是要和妈妈聊聊:

什么时候给孩子断奶、什么时候给孩子戒纸尿裤最好?

给宝宝断纸尿裤

不能看年龄,而要看这5个信号

常常能听到一些宝妈这样说:

❥xx 家的孩子从 1 岁开始断纸尿裤,现在 2 岁,都能自己控制大小便了,可我们家的娃,到现在还脱不下纸尿裤,这可怎么办啊?

❥都 1 岁了还能用纸尿裤吗?会不会对身体不好?

❥我家孩子到 6 岁还尿床,是不是因为小的时候纸尿裤断得晚造成的啊?

关于到底几岁给孩子断纸尿裤,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如厕训练,一直是备受争议的话题。

以前有一种观点认为,孩子的如厕训练开始得越早,孩子掌握这项能力就越早。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实验表明,这个观点不成立。

美国儿科学会研究表明:孩子的排泄控制肌肉一般在12-24月间达到成熟,平均年龄在18个月。

研究证明,宝宝膀胱3岁发育成熟。换句话说,宝宝的尿道和肛门括约肌3岁前发育不健全,控制排便能力差很正常。

特别是1岁半以内的宝宝,尿尿毫无规律可言,即使你很早就开始把屎把尿,也不会加速这个进程。

我们先看一对双胞胎如厕训练的案例:

双胞胎中的一位“休”从50天开始进行如厕训练,按照天数和成功的百分比做记录,直到700天的时候,成功率才突飞猛进;

而他的兄弟“希尔顿”则是700天以后才开始如厕训练的,而成功率与其训练了2年的兄弟不相上下。

这个研究要告诉我们的就是:训练孩子大小便这事,是需要建立在孩子的身体发展成熟到一定阶段,顺其自然,就会学会的。家长再强加干预,也未必能快多少。

调查显示:在美国,大约有26% 的孩子能在两岁前完成日间的如厕训练,85% 在两岁半之前完成,98% 在3 岁以前完成。而夜间的如厕训练更加漫长,很多专家认为,在孩子 4 岁左右能够在很长时间内做到夜间不尿床就不晚,有的专家甚至认为应该把这个时间延长到五六岁。

所以,2岁左右,再通过恰当的方式训练宝宝如厕,断纸尿裤,大人省事,孩子少遭罪。

当孩子有下面5种表现的时候

说明可以尝试摘掉纸尿裤了

1. 可以自己走路

独立行走是自己上厕所的一个必要条件,要等宝宝可以走动之后再考虑开始训练。

2. 可以听懂家长的指令,会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

如厕训练需要理解很多不同的指令,所以,如果宝宝还不明白大人说的话,或者不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愿(例如用咿呀呀的婴儿语表达不适),就难以进行训练。

3. 能保持尿不湿干燥数小时以上

如果宝宝白天能保持至少 2 个小时不小便,或者一觉醒来时尿布也没有湿,就说明宝宝控制膀胱的能力已经准备好了,可以尝试脱离纸尿裤。

4. 会主动表达自己尿尿或者大便了

这个是很好的信号,说明宝宝已经注意到了自己的大小便,可以考虑开始教导如厕相关的知识。

5. 表现出对马桶的兴趣

如果宝宝会跟着你一起走进卫生间,或者想要给马桶冲水,可以教给他用马桶的姿势。也可以给宝宝买一个小马桶,让宝宝玩耍,便于后期开始真正的训练。

按照这3步操作

摘掉纸尿裤更顺利

宝宝白天夜间大小便控制功能的完善顺序是:夜间控便功能 →白天控便功能 →白天控尿功能→ 晚上控尿功能。

☛第1步:1岁半之前

尽量使用纸尿裤,让宝宝能随心所欲的大小便,不造成心理负担,也能好好睡觉。

☛第2步:1岁半以后或从2岁开始

白天可以尝试去掉纸尿裤,训练孩子小便到便盆或者马桶里;夜间仍需要使用纸尿裤,随着孩子控制尿的能力增强,再逐渐去掉夜间纸尿裤。

☛第3步:3岁左右

虽然不能完全学会自主排尿排便,但可以培养排尿排便的好习惯。

每个孩子发育成长的节奏不同,你也可以根据孩子的表现,判断能否开始给孩子脱掉纸尿裤。

过早给孩子断奶

不仅断掉了最好的营养

也容易让孩子失去安全感

很多老人都会说:6个月以后妈妈的奶就没营养了,喝奶和喝清水没啥区别。

这个歪理学说不知害了多少宝宝。

实际上,对孩子来说,没有比母乳更营养的食物了,很多研究表明,母乳非常神奇,它能为每个宝宝提供“量身定制”的营养,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不断调整变化,以适应宝宝不同成长阶段的营养需求,为孩子提供强大的保护。

同时,母乳喂养的过程还是妈妈和孩子亲密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孩子能体会到妈妈无以复加的爱,给孩子带来很强的安全感。

所以国际母乳喂养协会提倡母乳喂养最好坚持到两岁。

当然,2岁是理想状态,如果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无法继续母乳喂养,也要采用科学的方法给宝宝断奶。错误的断奶方法,带给孩子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这3种断奶方式最伤孩子

妈妈千万别用

对于“断奶”这件事,小区里很多热心的过来人经常“高谈阔论”:长痛不如短痛,断奶就得快刀斩乱麻,吧啦吧啦……

但是,断奶可不应该只靠简单粗暴的手段。

有些方法虽然可以强行断奶成功,但很可能让孩子胆小粘人、没有安全感,甚至长大后怀疑世界!比如下面这3种,就是最伤孩子的断奶方式:

1.断奶,又断妈

当心孩子胆小粘人,没安全感

前段时间,有个宝妈给我们留言:给孩子断奶总也狠不下心来,听了婆婆的话,回娘家住了几天。再回来时,儿子明显跟我不亲了,奶奶离开一会就哭着找……

这就是典型的母子分离式的断奶,不仅一下子把“宝宝的奶”给断了,还连同“宝宝的妈”一起给断了。

这种断奶方式,对宝宝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孩子不仅要承受生理上再也喝不到甜美乳汁的失落,还要承受心理上再也看不到妈妈的伤害,身心受创。被这样断奶的宝宝,会有两种可能:

① 分离一段时间断奶成功后,跟妈妈不再亲密,转而依恋陪Ta断奶成功的老人身上。离不开的再也不是妈妈,而是奶奶/姥姥/保姆。

②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变得非常没有安全感,无比粘人、胆小,一分钟都离不开妈。好像生怕一转头,妈妈就再次抛下自己。

如果说出生是宝宝和妈妈的身体分离。那断奶,就是心理分离。这个十分重要且关键的时期,无论断奶的过程有多艰辛,妈妈都要陪伴孩子共同度过。

2.心太软,反复断

孩子受罪,自己添堵

有些妈妈心太软,断奶期间禁不住孩子的哭闹折腾,心一软就又给孩子吃了。等继续喂了两天之后,又尝试给孩子断奶。就这样反反复复断了很多次,弄的身心俱疲。

虽然我们不主张“快刀斩乱麻式”的断奶,这种“反复断”的方式一是会拖延成功断奶的时长,二是会将孩子陷入反复焦虑的情绪中。可是说是既让孩子反复受罪,也给自己无故添堵。

断奶跟戒烟有点像,中途放弃,下次戒断会更难,更痛苦。所以,妈妈们首先要问问自己,是否真的决定了要给宝宝断奶。一旦确定了,就要将这件事温和并坚定的执行下去,这才是真正对宝宝好。

3.抹辣椒、贴创可贴让乳头变得恐怖

可能导致孩子长大后怀疑世界

在断奶这件事上,有的妈妈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了。在乳头上贴创口贴、涂紫药水、辣椒水、芥末……只有你想不到,就没有妈妈们不敢做的。

或许这样,确实可以让宝宝快速断奶。但是妈妈们有没有想过。本来宝宝最依恋和信任的乳房和乳汁,突然变得“恐怖”起来,宝宝该有多不知所措:“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我还安全吗”“这个人还是我的妈妈吗”……

被这样断奶的孩子,很可能今后更难对其他人产生信任和安全感。可能变得不敢相信任何人,将来在交朋友、人际交往上吃更多苦头。所以,不要试图用恐惧吓退孩子对母乳的需求,这样得不偿失。

3步“断奶法”

孩子易接受,不留“后患”

说了这么多,既不能“速战速决”,又不能“优柔寡断”。在这个比较适合断奶的秋季,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最有效、最科学的给宝宝断奶呢?

总结来说就是:

循序渐进+关注陪伴

☛第1步:先断白天的奶

最正确的断奶方式就是循序渐进的让宝宝吃奶次数越来越少,逐渐被其他的辅食代替,实现断奶。

✿先在1天中选择减少1次喂母乳,改用配方奶或辅食代替,这个过程持续3-5天

✿再用配方奶或辅食,代替白天的2-3次母乳,也持续3-5天

✿直至完全代替白天的母乳喂养

☛第2步:停止夜奶

爸爸妈妈尽量诱导宝宝晚上睡整觉,停止夜奶。当宝宝半夜醒来时,尽量避免采用母乳哄睡的方法,可以尝试用拥抱、拍哄等方式让宝宝再次入睡。

当然,断夜奶也要循序渐进。在确保白天吃奶充足的基础上,逐渐减少夜间奶娃的次数和每次的量,从3次到2次再到1次,最后慢慢戒掉夜奶。

☛第3步:减少宝宝接触乳房的机会

断奶后,尽量减少宝宝看见和接触乳房的机会,以免引起吃奶的欲望。妈妈可以穿不容易让宝宝接触到乳房的衣服,或者不当着孩子的面换衣服。

写在后面的话: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的发展规律也都不大一样,养育这件事就是要在掌握大的养育原则的前提下,尊重自家孩子的“小不同”,不要盲目相信一些疯传的“一刀切理论”,这样才不会逼死自己,伤到孩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