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4月24日電 (鮑聰穎 張海濤)一年的時間入藏了8萬餘冊圖書,接待讀者4.2萬人次。4月23日是第24個世界讀書日,位於西四的紅樓公共藏書樓正式運營,成爲西城區一處新型閱讀空間。

紅樓公共藏書樓正式運營 西城構建立體式“書香網絡”

4月23日,紅樓公共藏書樓迎來了一週年並開啓正式運營模式。於志強攝

紅樓公共藏書樓前身爲紅樓電影院的兩層紅磚小樓,去年升級改造完成後向社會開啓圖書捐贈和託管模式。運營機構負責人介紹,紅樓公共藏書樓秉承“衆藏、共閱、分享”的核心理念,圖書託管、圖書捐贈、圖書借閱、圖書購買等需求,在這兒一站式滿足。

所謂“衆藏”是指藏書來源於社會公衆。自去年4月23日開啓入藏以來,已吸引社會各界入藏圖書8萬餘冊。不少知名學者和文化研究人員,如楊鴻勳、胡小偉、於洪笙、朱祖希、龍新民、孫毓敏、靳飛等62位名家將自己的珍藏放入了紅樓公共藏書樓。普通讀者以及中國版本圖書館、人民出版社、作家出版社等9家機構也紛紛以託管或者捐贈的形式入藏圖書。

紅樓公共藏書樓正式運營 西城構建立體式“書香網絡”

紅樓公共藏書樓“共享閱讀區”。於志強攝

“共閱”是指無門檻閱讀,藏書樓面向社會開放,大衆可以無償閱讀。試運營一年來,藏書樓接待讀者4.2萬人次,圖書借閱2000人次,5000冊次。

“分享”是指圖書藏家、作者通過讀者閱讀來分享自己的人生經歷、思想感悟。

紅樓公共藏書樓正式運營 西城構建立體式“書香網絡”

藏書樓入藏了文物研究和保護專家、曾任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研究員的單士元先生的藏書及珍貴手稿。於志強攝

在今天的運營儀式上,藏書樓又入藏了文物研究和保護專家、曾任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研究員的單士元先生的藏書及珍貴手稿;漫畫家、雜文家、幽默理論的研究專家、中國新聞漫畫研究會會長方成先生的個人藏書及珍貴手稿。

作爲一處集藏書樓、公共圖書館、實體書店於一身的新型閱讀空間,紅樓公共藏書樓形成藏書區、閱讀區、研究區等三個功能分區,用於收藏、展示、借閱、研究文化名家的書稿和藏書,滿足讀者的借閱需求。

紅樓公共藏書樓正式運營 西城構建立體式“書香網絡”

紅樓公共藏書樓面向社會開放,公衆可以無償閱讀。於志強攝

據西城區文化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紅樓公共藏書樓雖然收藏了大量的名家和機構藏書,但面向社會開放,公衆可以無償閱讀。一年來,藏書樓接待讀者4.2萬人次,圖書借閱2000人次,會員達到2048人。此外,藏書樓還開展了古建圖紙展覽、文化主題講座、讀書會、閱讀沙龍等活動100餘場。

在入藏管理方面,讀者可先通過“紅樓公共藏書樓”APP、微信公衆號或電話預約,經過初步篩選後,藏書樓會安排專家對其進行評估,將有價值藏書選入館藏。在激發活力方面,讀者還可通過借閱、購買方式累積信用積分,享受免押金借閱福利;志願者也可通過提供志願服務換取積分的方式,取得借閱權利。

據介紹,西城區依託區域內公共圖書館、街道分館和特色閱讀空間、實體書店等閱讀場所,形成了由2家區級公共圖書館、1家青少年兒童圖書館、22家街道圖書館爲骨架,47個特色閱讀空間和書香驛站爲支撐的立體“閱讀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