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自身对产品不太熟悉,专业度也不高,又有着业绩压力,因此最爱发动人情攻势,动员身边的亲朋好友买,数据统计超过90%以上的保险购买者人生第一张保单都是通过熟人或熟人介绍购买的,有50%的人是在顺应人情的情况下购买的,最难拒绝的就是自己的亲朋好友。有的业务员为了尽快完成任务,自己给客户承诺了很多,高收益高回报大病小病住院都可以报销等等,然而合同却并没有这一项,买保险千万一定要看合同,销售员会误导你,但合同不会欺骗你,一定要理解合同的法律条款、缴费方式、分红形式、收益及领取方式等,防止销售误导。

据2019年保险消费投诉总体情况显示,保险合同纠纷投诉是2019年保险消费投诉的“重灾区”。去年,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接收并转保险公司处理的保险合同纠纷投诉88745件,占比达到了总投诉件数的9成。

其中涉及财产保险公司48789件,较上年增长1.02%,占比54.98%;涉及人身保险公司39956件,较上年增长4.61%,占比45.02%。

另外,涉嫌违法违规投诉有4974件。其中涉及财产保险公司974件,占比19.58%;涉及人身保险公司4000件,占比80.42%。

从这一系列的统计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这其中不仅存在一些保险机构违规的操作,同时也反映出一部分保险消费者在购买保险时已被深深“套路”。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购买保险时的几大“套路”,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套路一:“限时限量款”保险产品

一些业务员在套路你时经常会说“xx保险”在近日的某个时间节点即将停售,这么好的保险产品千万不要错过最后的机会啦。于是当一些保险业务员叫嚣着再不买就停售了,消费者一着急,连保单合同都忽略,就掉进陷阱了。

产品为什么会停售?

1、不符合保监会对监管要求。

2、很多停售都是产品的更新换代,会有更好的升级产品出来。

3、保险公司对市场风险预估不足而造成毁损厉害,主动要求停售。

4、生命周期表的改变。

所以,要弄清楚停售原因,理性思考,先问问自己到底需不需要,再看看是不是适合自己。

套路二:健康告知 全部勾否

在大家购买医疗或者重疾的时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那就是填写健康告知问卷,人生在世谁会没有个生病住院的记录,而这个记录需要你在投保时如实告知。然而一些业务员在套路你时会告诉你“没有关系,健康告知填不填写无所谓,到时候不会查到你的”,“过了两年就没事儿” ,“两年不可抗辩,保险公司必须赔!”这样的话。

对于一些无良的保险业务员而言,不告知,保单可以迅速承保,省去业务员很多时间与精力。不告知,保单就没有延期、拒保的可能,业务员可以确保自己获得这份佣金。

像这样的情况,一旦发生风险,拒赔的概率极大。一些人大骂保险是骗子,可是明明是你先欺骗了它呀。然而大多拒赔案例都是因没有健康告知引起的,保险公司是可以拒赔并且解除合同的,有些甚至不会退还保费。不要心存侥幸,现在医院系统都是全面联网,只要在医院留下看病记录,保险公司想查,就没有查不到的。

套路三:夸大收益 避谈风险

有的业务员为了尽快完成任务,自己给客户承诺了很多,高收益高回报大病小病住院都可以报销等等,然而合同却并没有这一项,买保险千万一定要看合同,销售员会误导你,但合同不会欺骗你,一定要理解合同的法律条款、缴费方式、分红形式、收益及领取方式等,防止销售误导。

套路四:附加险搭售主险的捆绑陷阱

一些大保险公司或者保险团队的逻辑就是主险、附加险强行捆绑销售,几百块的医疗险性价比高,但必须搭配一个非常贵的主险,这个是不是有点太坑了。好比你只想买个空调,他却要连房子带空调一起卖给你。实际上市场上高性价比的医疗险多如牛毛,根本不用强制捆绑购买。

套路五:同业互撕 忽悠客户

国内保险业起步比较晚,入行门槛低,很多保险业务员自身专业水平不高,不仅仅是他们在忽悠客户,而是保险公司培训师团队长等把业务员也给忽悠了。各个跟打了鸡血一样冲单冲冠,每天都来传播所谓的“爱”与“责任”,在客户面前夸大自家产品,贬低同行。如果有消费者同时咨询了多家保险公司,被一顿忽悠后他该如何做出正确的判断。

套路六:感情攻势 人情保单

通常刚加入保险业的业务员。由于自身对产品不太熟悉,专业度也不高,又有着业绩压力,因此最爱发动人情攻势,动员身边的亲朋好友买,数据统计超过90%以上的保险购买者人生第一张保单都是通过熟人或熟人介绍购买的,有50%的人是在顺应人情的情况下购买的,最难拒绝的就是自己的亲朋好友。但是这里面存在不少问题,这款产品到底适不适合自己呢?人情保单来了,先不要冲动,作为客户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家庭情况和需求合理配置产品,而不是被人情所绑架。

当然,保险的作用和购买的意义,相信大多数保险消费者都很清楚。然而在配置保险时能掌握以下几点原则,或许更能让你事半功倍!

社保+商业保险,提供双重保障

社保:一般分为两大类城镇居民社保、职工社保,还有一些地方性的医疗保险。社保是必须要买的,因为它是政策性保险,带有一定的福利性,且购买某些商业保险在缴纳了社保的基础上费率会更加便宜。

商业保险:可以作为社保的补充,能够提供更灵活、充足、全面的保障,甚至是家族财富传承。

社保提供的仅是最低保障,不可或缺,而商业保险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生活安排和体现。

保费预算:“双十原则”

意外险、医疗险多为短期险,是一年一缴的,而重疾险、寿险多数为长险,缴费期限较长,如果事先没有做好规划,后期的保费负担会比较重,选择退保,也比较不划算。

根据业内的“双十原则”来看:用家庭年收入的10%投保来撬动年收入10倍的保额是较为合理的。在这个基础上根据具体的家庭负债及开支调整,丰俭由人。

配置顺序:先大人,后小孩 / 老人

很多人出于对下一代的保护,会优先给小孩配置保险。忽视了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作为家庭经济来源的贡献者,只有自己有了保障才能给予下一代或是上一辈更好的保护。

先保障,再理财

保险跟其他金融产品的绝对优势并不在于比较收益率的高低,而是提供保障。

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是区别于其他金融工具最鲜明的特征。保险有保证收益率保障资金的稳健性,这是其他金融工具所不具备的。

假设我们通过其他金融工具达到一笔不管生什么病,病多久,发生什么样意外,都可以从容应对的保险金,那么需要多少本金?需要多长时间?是否能保证收益率?显然都是未知数。只有保险能做到。

检验已购保单,补足保障及保额

我们每个人所处的人生阶段和背负的家庭责任都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定期的给保单做个体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调整保障方案。在购买新的保险前,重新查看已购保险的保单条款及保额,做好保险类型配对,不花冤枉钱,同时也可以根据自身现状补足保障条款和保额,确保得到充足的保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