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硬件性能的不斷提升,筆記本的創新朝着兩個相反的方向發展,一個是隻追求性能和散熱,傻大黑粗、習武之人必備;一個是追求極致的輕薄和續航,精緻便攜、小家碧玉最愛;除了這兩種思路,華碩近年來不斷在觸控板甚至是第二屏方面探索,從觸控板集成數字鍵盤到觸控板替換爲小屏幕的ScreenPad 2.0,再到劃出一半C面作爲第二屏的ScreenPad Plus(+),比如IT之家這次收到的華碩靈耀X2 Pro,便是搭載了ScreenPad Plus的高端產品,可以與主屏實現無縫配合,又有頂級配置加持,爲設計師等創造者打造,旨在爲設計師提高效率,讓筆記本的速度跟得上設計師的思路。另外作爲首批NVIDIA RTX Studio筆記本,超高配置配合RTX Studio套件,爲創作者帶來前所未有的體驗。麥子也體驗這款X2 Pro一段時間了,和大家一起來認識一下這款近三萬二的筆記本,我剛知道售價時也是想着打擾了,但體驗之後發現,誒~有點兒意思,除了“最強移動端處理器”,一起來看一下這塊全寬4K觸控屏能帶來怎樣的新奇玩法,X2 Pro又是怎樣爲RTX Studio筆記本打樣板的。

一、外觀&設計 – 外觀精緻,用料紮實

許多筆記本產品靠着自身的輕薄、材質和高顏值,剛開箱時便足夠驚豔,而華碩靈耀X2 Pro靠的則是全新的設計和配色。A面使用的是華碩靈耀家族標誌性的同心圓金屬拉絲設計,圓心處有金屬高光處理的ASUS logo,不過這次圓心和logo並非在A面中央,而是平移至左側(合蓋視角)。華碩靈耀X2 Pro也使用了全新的翡翠玉配色,在麥子看來是一種深沉內斂、稍微偏藍的墨綠色,有着一絲金屬光澤,配合非對稱的設計,讓人眼前一亮,整體簡約大氣。

B面是一塊15.6英寸的OLED觸控屏,分辨率爲3840×2160,4K UHD,擁有100% DCI-P3、133% sRGB廣色域,以及100000:1的對比度,支持HDR,出場校色,系統自帶顏色配置文件,單就這塊屏幕而言在筆記本產品中是不可多得的好屏幕,夠細膩、夠豔麗、夠乾淨、夠精準。

上邊框放置一枚720P攝像頭,攝像頭左側爲攝像頭指示燈以及收聲mic,攝像頭被啓用時指示燈會亮起,右側爲紅外傳感器,用於Windows Hello紅外面部識別。華碩靈耀X2 Pro的屏幕邊框放在現在的筆記本中並不算窄,好在繼承了家族傳統小翹跟設計,(也就是我們喜歡叫的“小翹臀”,)屏佔比也達到了了89%,下邊框並沒有logo,至於爲何下面會見分曉,另外,仔細觀察會發現屏幕是略微懸浮於外側金屬邊框的。

C面是華碩靈耀X2 Pro的精髓所在,第一眼看去佈局有些新奇,點亮後十分驚豔,C面約一半的面積是一塊霧面觸控屏,便是ScreenPad Plus,分辨率爲3840×1100,官方稱之爲“全寬4K屏”,屏幕表面有類似磨砂的處理,觸控手感十分順滑,作爲本機最大的亮點,後續我們會當做特色功能着重介紹。ScreenPad Plus下邊框較寬,放置了“ASUS ZenBook”的銀灰色logo,將logo下移至ScreenPad Plus的下邊框是一個很聰明很討巧的設計,配合ScreenPad Plus較窄的上邊框,暗示用戶主屏幕與ScreenPad Plus可作爲一整塊4K+觸控屏使用,這是視覺上的暗示,後續我們會詳細介紹功能和使用體驗上的一體性。

ScreenPad Plus區域下方便是鍵盤和觸控板,由於ScreenPad Plus佔據了較大的面積,所以鍵盤和觸控板設置得十分緊湊、規整,下沉區域爲斜切邊,距離C面邊緣的距離非常近;鍵盤和觸控板的顏色與A面基本一致,有三級可調背光,鍵盤鍵程爲1.4mm,麥子個人感覺手感適中,較爲紮實;觸控板在鍵盤的右側,表面覆蓋一層玻璃,滑動手感類似ScreenPad Plus的磨砂質感,更細膩,下部分按壓手感直上直下,反饋清脆,觸控板集成了虛擬數字鍵盤,開關在右上角類似計算器的小圖標,需要用按壓但沒有反饋,左上角的按鈕可以調節虛擬數字鍵盤兩級LED背光;觸控板上方有四個按鍵分別是風扇調節、主副屏切換、切換ScreenPad Plus模式和電源鍵,風扇轉速分爲“自動”和“加速”兩種模式,其餘兩個按鍵我們會留到和ScreenPad Plus一起講,另外電源鍵設置在單獨的位置,周邊沒有常用的按鍵,大大降低誤觸風險,點個贊。

D面有兩塊防滑區域,上方的較窄,姑且可以稱之爲條狀,下方便是一整塊,質地較硬,有仿皮革紋路,果然高端產品對細節的把控都很極致;兩塊進風口採用密集的圓形開孔,中間有Windows和英特爾九代酷睿i9的認證貼紙和序列號等信息;從D面可以直觀地看出機身整體硬朗、棱角分明的風格,四邊都有非常誇張的斜切角,重要的開孔也都安放在這些斜面上,轉軸處和兩側都有出風口,左右兩側下方爲揚聲器開孔,下邊還有一個RGB燈條,前側面還有哈曼卡頓的認證標誌。

華碩靈耀X2 Pro採用全鋁一體工藝外殼,金屬質感拉滿,周身充滿各種斜切處理,機身四周都是接近鏡面的金屬高光面,乍看下感覺橫平豎直,仔細觀察可以發現非常多的切割角度,細節豐富。作爲一臺擁有頂級配置的筆記本,華碩靈耀X2 Pro遠算不上輕薄,機身約24mm厚,不算超過800g的230W適配器,全鋁機身約2.5kg;機身開合角度約爲130°,得益於好看的“小翹臀”設計,開蓋時抬高機身既可以增加B面的屏佔比,也可以增加進風量增強散熱。

另外由於鍵盤下移,華碩還給靈耀X2 Pro標配了一個掌託,掌託表面覆蓋了與D面防滑墊類似的材質,右上方有“ZenBook Series”字樣,搭配使用打字時舒適度可以得到一定的保證,還有一個細節,我們提到過鍵盤底部的斜邊上有一條RGB燈條,附贈的掌託上也有一個導光條,可以在接通電源時,原本打在桌面上的燈光,導流至掌託上方,這很RGB。

接口方面,機身左側從左至右依次有DC電源輸入接口、HDMI 2.0接口和一個USB Type-A 3.1 Gen2(真3.1)接口,右側依次有運行和充電指示燈、滿速(40Gbps)雷電3接口、耳麥接口和一個USB Type-A 3.1 Gen2接口,整體而言華碩靈耀X2 Pro接口較爲齊全,兩個USB Type-A接口可以較爲全面的兼容市面上的主流外設,速率也是USB 3.1起步,支持滿速雷電3,非常給力。有一點比較遺憾的是,雷電3接口並不支持反向充電,不能用Type-C充電器應急,出門需要多帶一個不輕的適配器。另外談到接口也提一下無線連接性,華碩靈耀X2 Pro支持WiFi 6和藍牙5.0。

華碩靈耀X2 Pro的A面C面非常驚豔,規整、大氣,而豐富的細節讓設計變得更有層次,麥子認爲機身四邊的高光部分十分漂亮,這款筆記本既好看又耐看;精緻的做工和紮實的用料可以提升機身的質感和強度,但也讓輕薄程度大打折扣,贈送掌託非常貼心,只是不算很輕的機身加上比較多的配件也降低了便攜性;接口種類和數量尚可,速率上也很給力,兩個10Gbps和一個40Gbps,視頻輸出支持HDMI和DP(雷電3),只是雷電3接口不支持反向充電算是一個小小的遺憾。華碩靈耀X2 Pro顏值很高,做工精緻,細節處能帶來一些驚喜,接口夠用,設計上當然也有一些瑕疵,總體瑕不掩瑜,很優秀。

二、RTX Studio - 創意加速

華碩靈耀X2 Pro在視覺上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在於ScreenPad Plus,但在身份上最亮眼的莫過於在首批通過NVIDIA RTX Studio認證的筆記本中,配置也是首屈一指的。華碩靈耀X2 Pro搭載了英偉達GeForce RTX 2060,並不是搭載RTX顯卡就可以通過RTX Studio筆記本認證,除了最重要的RTX顯卡,對其他硬件也是有要求的:

  • GPU:GeForce RTX 2060,TITAN RTX,Quadro 3000 RTX,或更高;

  • CPU:英特爾酷睿i7或同等性能處理器,或更高;

  • 內存:16GB,或更多;

  • SSD:512GB,或更大;

  • 顯示器:(筆記本或多合一設備)1080P或4K。

華碩靈耀X2 Pro除了顯卡是符合標準的RTX 2060,其他方面均爲超額或翻倍完成,後續有詳解。

RTX Studio筆記本等於是英偉達和OEM廠商合作,廠商產品滿足以上標準,可以通過RTX Studio筆記本認證,由英偉達爲用戶提供一整套完整且完善的方案,滿足創作需求,主要面向設計師、視頻製作者等。這套方案由硬件和軟件組成,硬件自然是使用圖靈架構的RTX顯卡,對此我們已經非常熟悉了,除去CUDA外,RTX顯卡還具有支持光線追蹤的RT Core以及加速人工智能的Tensor Core。前者可提供高達每秒百億級的光線,加速光線追蹤,支持端對端的3D內容創作,渲染速度往往是CPU的數倍甚至數十倍,在Substance Designer材質和紋理處理、Arnold in Maya 3D模型渲染和虛幻4引擎模型製作等場景中加速明顯。

後者則可爲人工智能推理提供高達10倍的計算能力(TITAN RTX較TITAN XP),在Lightroom、Premiere和達芬奇等場景下能夠帶來更爲可觀的AI加速。

而軟件層面,稱爲NVIDIA STUDIO套件,包括STUDIO驅動和STUDIO SDK。前者專門針對主流的創作軟件優化,進行GPU加速,包括Autodesk Arnold、Adobe Lightroom、DaVinci Resolve、Autodesk Maya、3ds Max,Adobe Premiere Pro、Photoshop,Cinema 4D、V-Ray等等。後者則是提供給軟件開發者,更易於調用有利於RTX顯卡的特性去開發創作軟件。

還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NVIDIA Studio驅動和Game Ready的用戶需求不同,只不過Studio驅動更看重穩定性,並不會向Game Ready驅動更新頻率那麼高,此外,用戶還可以手動切換首選驅動類型。

Octane是最快的GPU渲染器之一,Octane Render在高性能顯卡的配合下渲染速度可大幅領先CPU渲染,OctaneBench是基於Octane模型對GPU進行跑分的軟件,華碩靈耀X2 Pro搭載的移動版RTX 2060在OctaneBench中總分爲148.14,從結果可以看出對比GTX 980顯卡,在每一項的速度上都有比較多的領先,與官網的參考平均分數也比較接近。

RTX Studio筆記本爲創作者們提供了多方面的性能保障,包括平面設計、視頻製作、圖片編輯和3D內容等,其中視頻製作的創作需求和硬件要求是相對有代表性的,我們也在Adobe Premiere Pro CC 2019中測試了4K視頻的回放和渲染表現。

Adobe Premiere Pro CC主要通過處理器運算,GPU實現硬件加速,RTX Studio筆記本的一大優勢便是RTX顯卡可以與筆記本核顯實現協同硬件加速,在華碩靈耀X2 Pro就是RTX 2060和UHD 630同時硬件加速。

在Adobe Premiere Pro CC 2019項目設置中將渲染程序設置爲“Mercury Playback Engine GPU加速(CUDA)”以開啓RTX GPU加速。分別對3個4K視頻序列進行完整分辨率下回放和渲染測試。

第一個序列爲常見的視頻開場,由兩個視頻層和一個標題圖層組成,應用了鏡頭失真、高斯模糊、馬賽克、查找邊緣以及視頻轉換等效果,編輯模式爲RED Cinema,時基爲23.976幀/秒,序列共1439幀,59秒,回放期間平均幀率爲23.6幀,共丟失23幀,渲染總用時24秒,即每秒渲染59.96幀。

第二個序列爲編輯完成的視頻序列,通過調整圖層來定義項目,使用了包括縮放視頻、亮度曲線調整、快速模糊、噪點、色調、RGB曲線、黑白效果、圖形混合以及視頻疊加等效果,編輯模式爲DSLR,時基爲23.976幀/秒,總時長3分9秒,共4547幀,回放平均幀數爲24幀,共丟失0幀,渲染總用時195秒,每秒渲染幀23.32幀。

第三個序列展示了三個4K時間軸內同時處理3個1920×1080子序列,顯示3個單獨的子序列,其中1個爲重複序列,子序列所有效果都在主時間軸內處理,編輯模式爲RED Cinema,時基爲23.976幀/秒,序列時長3分12秒,共4615幀,回放期間平均幀率爲20.27幀,共丟失715幀,渲染總用時230秒,即每秒渲染20.07幀。

通過上述三次回放測試可以看出,使用RTX 2060進行CUDA加速,完整分辨率下,單個序列基本可實現無丟幀實時回放,包含多個子序列由於回放等於小於目標幀速率,無法判斷性能上限,所以有進行預渲染測試,強制系統儘可能快地處理每個幀,可以看出部分序列預渲染時間遠低於回放時間,但有些序列渲染幀數低於回放幀數,是由於需要對新的臨時視頻文件進行編碼產生了額外的工作量。其實預渲染就是爲了解決回放幀率較低而剪輯卡頓的問題,既然已經可以實現零丟幀或少丟幀回放,這時候便沒有預渲染的必要了。從測試結果可以判斷Mercury Playback Engine GPU加速(CUDA)對4K視頻序列回放加速效果顯著。

三、性能 & 表現 – 頂級配置,流暢自如

  • 看完外觀來看看內在,作爲一款超過三萬元的爲創作者打造的筆記本,配置自然也是不含糊,先來盤點一下主要配置:

  • CPU:英特爾酷睿i9-9980HK

  • 顯卡:英偉達GeForce RTX 2060 6GB GDDR6

  • 內存:32GB DDR4 2666MHz雙通道內存

  • 硬盤:三星PM981 1TB SSD

  • 屏幕:15.5”4K OLED觸控屏+ 14”3840×1110 ScreenPad Plus

1、跑分

從命名可以看出,9980HK,幾乎不會有更高規格的移動端處理器了,這顆處理器採用14nm製程工藝,英特爾第一次在移動端處理器採用8核16線的設計,,基頻2.4GHz,最大睿頻頻率5.0GHz,三緩16MB,TDP 45W,最大支持128GB DDR4 2666MHz雙通道內存,搭載UHD 630核顯,顯卡最大動態頻率爲1.25GHz。從規格來看已經要甩主流的i7-9750H一大截了。

移動版的RTX 2060大家應該不陌生了,採用圖靈架構,TU-106核心,12nm工藝製程,108億個晶體管,1920個CUDA,基頻960MHz,Boost頻率1200MHz,192bit位寬,6GB GDDR6顯存,支持光線追蹤和DLSS。參數都瞭解了,那表現會如何呢,跑分看看吧。

首先是CPU:

  • Cinebench R15單核195cb,多核1585cb,多線程倍數8.12;

  • R20單核468pts,多核3422pts,多線程倍數7.30;

  • V-Ray Benchmark渲染分數爲10449分;

  • 國際象棋相對速度52.76,每秒千次分數25327分。

從結果可以看出,CPU不管是單核性能還是多核性能都十分強悍,幾乎就是一個“小9700K”了。

CPU & GPU聯合跑分:

我們使用3DMark運行了Time Spy、Fire Strike和Port Royal三類共6項測試,結果如下:

  • Time Spy:總分5849,顯卡分數5635,CPU分數7454;

  • Time Spy Extreme:總分2740,顯卡分數2630,CPU分數3601;

  • Fire Strike:總分13431,顯卡分數14519,物理分數18353;

  • Fire Strike Extreme:總分6794,顯卡分數6889,物理分數18535;

  • Fire Strike Ultra:總分3446,顯卡分數3287,物理分數18622;

  • Port Royal:顯卡總分3144。

對比來看,處理器和顯卡的組合已經屬於頂級配置,但性能釋放上考慮到穩定性屬於相對保守的一方,所以華碩靈耀X2 Pro相對於硬件加速和遊戲,更適合渲染任務。

存儲組合:

CPU和顯卡處理的數據都是從存儲設備上調用讀取的,所以存儲設備的性能對整體表現也有制約,來看一下內存和SSD的表現。

運行AIDA64的內存預緩存測試,內存讀取速度爲36431 MB/s,寫入速度爲35944 MB/s,複製速度爲32900 MB/s,延遲爲71.2ns,在筆記本內存中不差。

SSD爲1TB的三星PM981,支持PCIe 3.0×4速率,是頂級的PCIe 3.0 SSD,讀寫速度自然不用擔心。用CrystalDiskMark測試,結果順序讀取速度在2700 MB/s上下,順序寫入速度約2200 MB/s;隨機讀取和寫入速度都在400 MB/s左右。

2、實際表現

對於顯卡,既然是支持光追的顯卡,跑一跑光追遊戲應該不過分吧,我們選擇《古墓麗影:暗影》來做測試(切換到Game Ready驅動),RTX 2060移動版拖4K分辨率的屏幕玩遊戲顯然有點強人所難,我們需要稍微降低分辨率、畫質和效果來運行。

在調整各種因變量跑過幾輪測試後,我們發現在2K分辨率下,畫質調整爲預設高,打開抗鋸齒,關閉光追,開啓DLSS的情況下,平均幀數可以達到54幀,算是一個可玩的狀態;開啓最高等級的光追幀率大幅下降至平均33幀,這顆RTX 2060確實不那麼適合玩遊戲。倒也不是不能玩,適當降低分辨率或者特效,穩定60幀還是不成問題的,比如分辨率設爲1080P,光追等級調低,開啓DLSS等,畢竟1080P的分辨率在15.6寸的屏幕上也不是不能看。

綜上,作爲一款筆記本產品,這個配置已經算是很頂級了,也印證了爲創作者設計的產品思路,GPU表現確實沒的說,不管是3D渲染還是平面設計,多數情況下都可以讓電腦跟得上設計師的思路,視頻編碼也有不俗的表現;在1080P或2K的分辨率下也可以暢玩一部分3A遊戲,2K分辨率在15.6寸的屏幕上觀感也很好了。更重要的是,華碩靈耀X2 Pro是一款RTX Studio筆記本,擁有NVIDIA STUDIO套件支持,STUDIO驅動和STUDIO SDK結合RTX GPU,軟硬件結合,爲設計師、視頻製作者等創作者提供完善的解決方案,助力創作。流暢剪輯、快速導出4K高碼率視頻高碼率視頻,在筆記本上之前都是不敢想象的,但現在入門級RTX顯卡便可以實現這一操作。所以雖然華碩靈耀X2 Pro 31999元的售價乍看下非常高,但對於創作者來說這個價格能帶來的性能提升應該是物超所值的。

四、特色功能 – 雙屏玩法多多,效率大增

大家久等了,我們來聊一聊華碩靈耀X2 Pro這款產品最大的亮點——ScreenPad Plus。之前我們已經瞭解到這是一塊14英寸的“全寬4K”觸摸屏,觸摸手感非常棒,現在我們就來解析一下這塊ScreenPad Plus。

本質上,這是一塊14英寸、分辨率爲3840×1110的觸摸屏,即筆記本自帶的第二塊顯示器,和外接一個顯示器沒有本質上的區別,當然分辨率是爲了給鍵盤和觸控板留有一席生存空間。放圖標、放窗口、左邊緣滑呼出多任務界面以及右邊緣滑呼出通知欄都是沒有問題的。

之所以稱之爲ScreenPad Plus,是因爲通過名爲ScreenXpert的軟件驅動實現功能,包括亮度調節、任務羣組、窗口切換、窗口排布、應用程序瀏覽器(多任務)和鍵盤鎖定等。ScreenXpert就是一款集屏幕管理、窗口配列、小工具箱等功能的軟件。

ScreenXpert以及這些功能我們挨個來看:

ScreenXpert主界面平時在ScreenPad Plus左邊緣外側(其實是後臺),只留下一個只想右邊的箭頭懸浮在ScreenPad Plus的左側邊緣,點擊一下即可呼出ScreenXpert主界面,小箭頭可在設置中隱藏,隱藏後點擊相同位置仍可直接呼出ScreenXpert主界面。

來看一下這個主界面或者叫首頁,大致分爲左邊欄和右邊圖標區域,名爲啓動欄;左邊欄從上至下依次爲亮度調節、任務羣組、主副屏切換、應用程序瀏覽器、禁用/啓用鍵盤和設置;右側啓動欄自帶有五個圖標,分別是快捷鍵(Quick Key)、手寫輸入(Handwriting)、數字鍵盤/計算器(Number Key)、應用市場(AppDeals)和我的華碩中心(MyASUS),其中AppDeals是MyASUS的一個功能。

將應用圖標添加至啓動欄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直接將圖標拖拽至此,另一種後邊會提到,標記圖標可以點擊右上角編輯按鈕(鉛筆)、觸控長按、鼠標左鍵長按、鼠標右鍵單擊等方式觸發,點擊圖標右上角的叉叉,即可刪除。

ScreenXpert最基礎也是最主要的功能,是統籌、規劃、安排ScreenPad Plus和主屏幕間中的所有應用程序窗口,比如當你拖動一個窗口時,在你鼠標開始移動不遠處,會出現三個功能按鈕或者叫區域,將鼠標停留在對應區域內,即可實現對應的功能。最左側的是將窗口切換至ScreenPad Plus全屏顯示狀態,中間的是在左側基礎上,將應用程序圖標固定到啓動欄,最右側的是窗口同時充滿兩塊顯示器,可在任意顯示器實現控制,沒有通過英偉達PhysX等功能,即可在分辨率、縮放比例不同的兩塊顯示器間完成一定的協作,使用時最好在設置中勾選自動隱藏任務欄,但從截圖來看,任務欄還是漏了個頭。

目光回到側邊欄,亮度應該不難理解,拖動即可。

任務羣組有點意思,有點類似與宏(Macro),ScreenXpert最多支持設置四組任務羣組,每個任務羣組最多可在兩個屏幕上排列五個窗口。使用方法很簡單,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將至多五個窗口排列好,點擊任務羣組按鈕,點擊右側三個小圓點,點擊捕獲,創建的任務羣組即可出現在上一級菜單中。

▲效果圖

主副屏切換也是非常快捷的功能,按一下,主屏幕和ScreenPad Plus中的窗口會互換,但每款屏幕中窗口的相對位置不變,即所佔屏幕的比例不變。

▲切換前

▲切換後

應用程序瀏覽器就是一個多任務預覽界面,把ScreenPad Plus中運行的ScreenXpert小工具以卡片的形式列出,可以逐個關閉或一鍵關閉。

然後是禁用/啓用鍵盤,恭喜看到這的讀者發現一條隱藏支線,華碩靈耀X2 Pro是帶有一支手寫筆的,兩塊屏幕都支持,當你在ScreenPad Plus上“伏案書寫”時,爲了不壓倒鍵盤雙臂懸空多累啊,所以這個功能很實用,鍵盤整體禁用掉就解決問題了(當然不包括電源鍵),寫完畫完再啓用就好啦。

設置裏面就比較常規了,可以設置的項目倒不少,ScreenPad Plus亮度、背景、默認窗口大小、排版功能開關等。

最後再看一下啓動欄的小工具,快捷鍵就是字面意思,將一些快捷鍵編輯到一個按鈕中,自帶了一些常用打得,可以自定義,還可以和應用程序鏈接。麥子個人以爲隨手就能按出來的快捷鍵在這沒什麼意義,但要一些“大動干戈”的快捷鍵添加進去就比較方便快捷了,比如Photoshop中的“Ctrl + Shift + Alt +其他鍵”,之前要麼單手費勁又彆扭,要麼雙手操作還不如鼠標多點幾下快,編輯一個Quick Key就解決了,不錯。

手寫輸入,又要用到那支手寫筆,可以手寫出入Windows中已包含的語言,支持一次性寫入多個字符,中英文混寫也可以識別。

數字鍵盤,和觸控板上的數字鍵盤狀態是同步的,同時可用或不可用,可見觸控板上的LED背光數字鍵盤也是由ScreenXpert驅動的。

除了這些自帶的小工具,ScreenPad Plus最大的用處依然是作爲主屏幕的輔助或擴展,如Corel Painter,主屏幕顯示主頁面,ScreenPad Plus放置工具、參考數據或來源文件,算是比較好地體現雙屏的協作能力。

其實我們還有一個坑沒填,前邊提到觸控板上方還有四個按鈕,中間兩個因爲和ScreenPad Plus有關就留到現在介紹,一是和ScreenXpert左邊欄中主副屏切換功能的物理按鍵,二是ScreenPad Plus狀態切換,共兩種狀態,即啓用和禁用。

ScreenPad Plus給人的第一感受是新奇,熟悉功能後發現玩法特別多,有幾項對於提高效率有一定幫助,比如任務羣組、某些快捷鍵、主副屏切換、數字鍵盤等等,也有面向創作者專門適配軟件,總之多了一塊屏幕,玩法更多了,某些場景下的效率也提升了。

另外多提一嘴,做個預告,ScreenPad Plus是相對於ScreenPad 2.0講的,之後我們會在另一款機型上介紹ScreenPad 2.0。

五、續航 & 散熱 & 噪音 – 更適合做一個安靜的大壯漢

華碩靈耀X2 Pro外觀硬朗、精緻、顏值很高,配置頂級、性能強勁,ScreenPad Plus帶來了更多的玩法也可以很好地提高效率,但這些優點對於續航、散熱和噪音表現來說卻是莫大的壓力。

華碩靈耀X2 Pro配備了一塊71Wh的電池,在筆記本陣營中不算小,放在這樣的體量中不算大,兩塊4K顯示器對續航的影響應該不小,以及這顆i9-9980HK PL1爲65W,比默認的45W高不少,還有RTX 2060也是電老虎續航壓力還是很大的。亮度調到最低、電池選項設爲“最長續航”、關閉鍵盤背光、關閉WiFi等,測出來的超長的待機時間實際意義不大,不如我們……模擬一下日常使用場景,來測一下,給大家個參考。

電源選項設置爲“更長的續航”,主屏幕亮度設置爲80%,ScreenPad Plus亮度設置爲約50%,模擬小編本人使用電池時的使用習慣,使用PCMark 8下的Work模板測試續航,成績最終爲1h 46min,如果所有負載調到最低,成績可能爲5~6h。實際使用中,容量不小的71Wh電池在強大的配置面前也顯得力不從心,當然這也是所有高性能筆記本的通病,麥子個人對這個表現是可以接受的,那些傻大黑粗的頂級遊戲本不見得有更好的表現,起碼華碩靈耀X2 Pro還很好看。這樣看來華碩靈耀X2 Pro的電池更大的意義在於提供一定的便攜性,應急使用防止意外斷電,避免丟失數據,畢竟這臺高性能的筆記本多數情況下都會有充足的電源供應以便發揮出全部實力。

同樣,頂級配置對散熱也是中規中矩,鑑於31999元人民幣的售價,小編不太捨得(gǎn)拆開看內部結構,無從得知散熱配置,官網也沒有提供散熱數據參數,網上找了一下大家也都非常謹慎,不過最終還是在宣傳視頻中發現了一些端倪。從截圖來看,應該是四熱管雙風扇設計。

風扇調至加速,雙烤時CPU很快超過90℃過熱降頻,顯卡也上到80℃,不過日常使用中,不會出現CPU顯卡同時滿負載的情況。但非常有意思的一點是,華碩靈耀X2 Pro好就好在雖然很容易熱,但不會對用戶體驗造成很大困擾,除了兩側出風口是真的熱,ScreenPad Plus區域不熱,鍵盤區域不熱,手放在掌託上,也不熱;溫熱感最明顯的區域在WASD鍵和ScreenPad Plus之間的黑邊,不過一般接觸不到,手持鼠標比較自然的姿勢實測在鍵盤和掌託右側,出風口吹不着。如果是設計師有意爲之真是有點厲害了。

室內底噪爲33dB,插電源雙烤時,認爲噪音爲48dB左右,不算吵。

華碩靈耀X2 Pro續航也沒跳出這個配置筆記本的平均水平,應個急倒也夠用;在24mm的機身中四熱管雙風扇的散熱配置中規中矩,但奈何還是不能很好地壓住i9-9980HK和RTX 2060,但慶幸對用戶體驗沒什麼影響,不易被感知;噪音說實話控制得不錯,在這個體量中算是很安靜的了,在風扇策略爲“加速”下依然比較安靜,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就像是俊朗外形的偶像包袱,不願太聒噪,這可能也是散熱表現不佳的原因之一吧。綜合性能、續航、散熱和噪音來看,華碩靈耀X2 Pro不太便攜,更適合在一個有着充足電量供應的地方安安靜靜地秀肌肉乾活。

總結–屏幕多了,效率高了,創作者好幫手

華碩靈耀X2 Pro,一臺顏值還挺高的筆記本,頂級的硬件配置,強悍的性能,兩塊4K觸控屏,多了數種玩法,效率也能提高不少;美中不足的是你不能很方便的帶着華碩靈耀X2 Pro到處跑,一方面挺沉的,另一方面還要常備適配器,好在感受不到熱量和噪音,給足電量供應,幹活一點不含糊,妥妥的創作者的好幫手,31999元的售價是大多數用戶難以接受的,但RTX Studio帶來的創作加速和雙4K屏帶來的效率提升絕對是值回票價的。

京東華碩(ASUS) 靈耀X2 Pro翡翠玉31999元直達鏈接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