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在二战前就开始淘汰上一代的手动步枪M1903,图为美军M1903手动步枪,该枪在二战时期仍有使用,但主要是改进的狙击型号,)

战争不仅仅是国家之间军事装备和军人素质的较量,更是国家之间综合实力、工业实力的较量。没有强大的工业实力、稳定的生产环境,再强大的军事科技也难以挽回败局,二战德国超强的军事科技、工业实力却最终战败投降就是因为缺少稳定的生产环境。而作为二战主要参战国,美国则恰好具备战争的一切必备条件。

和二战中的其他参战国相比,二战美国的工业实力、经济实力都是世界级水平,而美国本土远离战区相对稳定的生产环境,又是很多主要参战国不具备的。受此影响,在新型武器开发应用方面,二战中的美国也最积极,成果也最大。在步兵轻武器领域,二战美国轻武器就达到其他参战国军队难以企及的水平,美国是二战参战国之中唯一大规模应用半自动步枪的国家,美国强大且稳定的工业基础,也为美国大批量应用自动/半自动武器打下坚实基础。

可以说,美国之所以能够最终打赢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的工业基础,稳定的国内环境是最主要决定因素。这些基础带来的稳定的弹药供应,也是美军自动/半自动轻武器大规模应用的前提。


(M1903春田步枪和德国毛瑟1898是远亲)

半自动步枪在美军中广泛应用

在经历了早期几十年的发展之后,到二十世纪初期步枪的发展开始分化,出现了手动式步枪和半自动步枪。当时的手动步枪已经开始使用弹仓设计,无需再像早期的步枪那样发射一发子弹后再装填子弹,但是这种使用弹仓设计的“新步枪”在射击完成之后,仍然需要士兵手动拉动枪栓完成退弹壳和下一发子弹上膛,然后才能再次寻找并击毙目标,比如二战日本制式步枪三八大盖。而半自动步枪射击原理则要好很多,当时的半自动步枪已经运用马克沁发明的导气式自动原理,半自动步枪枪弹击发后,利用部分火药气体,后座力进行退弹壳、子弹自动装填上膛,并准备再次射击,比如二战美军制式步枪M1加兰德步枪。虽然半自动步枪每扣动一下扳机只能发生一发子弹,但却省去了手动步枪拉栓退壳再次上弹的动作。

也就是说,手动步枪在完成一次射击后,需要士兵恢复原位手动拉栓退弹壳再次子弹上膛,然后才能再瞄准射击,而半自动步枪发射一发子弹后可以迅速瞄准下一个目标,直到弹仓储弹射击完毕。在射击速度和效率方面,半自动步枪都要优于手动步枪,半自动步枪的实战射击速度至少也要高于手动步枪一倍。


(美国海军陆战队应用的8倍瞄准镜版M1903A1狙击枪)

世界第一支半自动步枪是由墨西哥上将曼努埃尔·蒙德拉贡研发设计的,早在1891年,蒙德拉贡就开始研发设计步枪,他还曾在比利时提交过一份步枪设计专利申请,并先后获得比利时、法国和美国的批准。这款步枪就是蒙德拉贡M1893步枪,该枪使用蒙德拉贡发明的6.5*48毫米枪弹,这款枪是一款拉栓式步枪,但却开创性的设定了三个射击模式,即自动模式、保险模式和快速射击模式。到了1904年,在M1893步枪技术的基础上,蒙德拉贡再次提交了一份新的步枪专利申请,此次的申请专利便是自动装弹式设计专利。

1907-1908年年间,蒙德拉贡的自动装弹式步枪设计完成并被墨西哥军方采购应用,这款枪就是公认的世界第一支半自动步枪——蒙德拉贡M1908。在此时,美军仍在使用德国毛瑟M1898基础上的美国变型枪,M1903春田步枪,该枪是一种旋转后拉式枪机步枪,也属于手动步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军将M1903选定为美军制式步枪。


(公认的世界第一支半自动步枪,墨西哥蒙德拉贡M1908型6.5毫米步枪,该枪1907/1908年开始装备)

但是,出于对火力的追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没多久,美国还是开始寻找性能更好、射速更高的步枪。1925年,美军提出要求,要求研发一款重量低于4千克的半自动步枪。实际上,从1920年开始,美国天才枪械设计师加兰德【加兰德到退休总计设计了54种步枪,其中最出名的就有二战M1加兰德步枪和战后M14步枪】就开始研发半自动步枪,1929年,加兰德设计样枪提交美国军方,1932年,加兰德的设计被选中。

只是,根据美国军械委员会当时的指令,加兰德提交的方案步枪口径为7毫米,也就是美国说法中的.276口径,可是美军著名将领麦克阿瑟就认为,当时美军现役的0.30-06步枪弹【7.62*63毫米】仍有很大库存,没必要再增加一种口径弹药。受此影响,美国军方就否决了美国军械委员会的指令,要求加兰德步枪仍然使用.30口径弹药,也就是7.62毫米枪弹。在此后,经过修改之后,公认的二战名枪M1加兰德步枪诞生。1936年,M1加兰德完成官方命名,1937年,该枪投产。


(世界著名的二战美军制式步枪,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

最初设计生产交付给部队的5万多支M1加兰德步枪“采用的导气装置在枪管上并无导气孔而是在枪口装一个套筒式的枪口罩,当弹头被推出膛口时,部分火药燃气通过枪管端面与枪口罩之间的空隙进入活塞筒,推动活塞向后运动”。这种导气方式设计很快暴露出缺陷,比如活塞筒与枪口罩连接不牢固,刺刀装配不稳,准星移动影响精度。在这样的背景下,在1939年,加兰德重新为M1加兰德步枪设计了导气装置,“改为在枪管下方开导气孔的导气装置,从1940年秋天开始,所有新生产的M1步枪均采用新的导气装置”,二战美军M1加兰德步枪也都是使用这种改进后的导气装置,最初生产已经交付的5万多支M1加兰德中的绝大部分也都进行了相应的改进。

M1加兰德步枪供弹装置设计很独特,该型步枪“装双排8发子弹的钢制漏弹夹由机匣上方压入弹仓,最后一发子弹射击完毕时,步枪空仓挂机,弹夹会被退夹器自动弹出弹仓,会发出声响,提醒士兵重新装子弹”。而这个发出声响的特点,在战场上据称也被敌军士兵很好的运用,该声响也能够提醒敌方士兵。


(M1903A4狙击型1942年改进成功,开始大规模应用)

M1加兰德步枪是世界上第一款大批量生产交付部队使用的半自动步枪,该枪生产数量超过几百万支,被公认为二战最好的步枪之一。M1加兰德投产早期生产速度并不是很快,直到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M1加兰德的产量才开始快速提升。在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M1加兰德步枪的生产厂家增加到两个,也就是斯普林菲尔德工厂和温彻斯特工厂,到1945年8月份停产为止,两家工厂总计生产了超过400万支M1加兰德步枪。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是美军制式主力枪械之一,该枪性能达到非常高的水准。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全长1107毫米,枪管长610毫米,弹仓容弹量8发,射击初速为865米/秒,有效射程730米。该枪空枪重4.37千克,似乎没有达到美国1925年提出的半自动步枪研发、重量“低于4千克”的指标。该枪枪管设计4条右旋膛线,缠距254毫米。

同时,由于较高的射击精度,被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取代的M1903春田步枪也参与了美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该枪在二战中主要以狙击步枪的形式存在,对美国最终打赢第二次世界大战也起到很大作用。(CX)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