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在二戰前就開始淘汰上一代的手動步槍M1903,圖爲美軍M1903手動步槍,該槍在二戰時期仍有使用,但主要是改進的狙擊型號,)

戰爭不僅僅是國家之間軍事裝備和軍人素質的較量,更是國家之間綜合實力、工業實力的較量。沒有強大的工業實力、穩定的生產環境,再強大的軍事科技也難以挽回敗局,二戰德國超強的軍事科技、工業實力卻最終戰敗投降就是因爲缺少穩定的生產環境。而作爲二戰主要參戰國,美國則恰好具備戰爭的一切必備條件。

和二戰中的其他參戰國相比,二戰美國的工業實力、經濟實力都是世界級水平,而美國本土遠離戰區相對穩定的生產環境,又是很多主要參戰國不具備的。受此影響,在新型武器開發應用方面,二戰中的美國也最積極,成果也最大。在步兵輕武器領域,二戰美國輕武器就達到其他參戰國軍隊難以企及的水平,美國是二戰參戰國之中唯一大規模應用半自動步槍的國家,美國強大且穩定的工業基礎,也爲美國大批量應用自動/半自動武器打下堅實基礎。

可以說,美國之所以能夠最終打贏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的工業基礎,穩定的國內環境是最主要決定因素。這些基礎帶來的穩定的彈藥供應,也是美軍自動/半自動輕武器大規模應用的前提。


(M1903春田步槍和德國毛瑟1898是遠親)

半自動步槍在美軍中廣泛應用

在經歷了早期幾十年的發展之後,到二十世紀初期步槍的發展開始分化,出現了手動式步槍和半自動步槍。當時的手動步槍已經開始使用彈倉設計,無需再像早期的步槍那樣發射一發子彈後再裝填子彈,但是這種使用彈倉設計的“新步槍”在射擊完成之後,仍然需要士兵手動拉動槍栓完成退彈殼和下一發子彈上膛,然後才能再次尋找並擊斃目標,比如二戰日本製式步槍三八大蓋。而半自動步槍射擊原理則要好很多,當時的半自動步槍已經運用馬克沁發明的導氣式自動原理,半自動步槍槍彈擊發後,利用部分火藥氣體,後座力進行退彈殼、子彈自動裝填上膛,並準備再次射擊,比如二戰美軍制式步槍M1加蘭德步槍。雖然半自動步槍每扣動一下扳機只能發生一發子彈,但卻省去了手動步槍拉栓退殼再次上彈的動作。

也就是說,手動步槍在完成一次射擊後,需要士兵恢復原位手動拉栓退彈殼再次子彈上膛,然後才能再瞄準射擊,而半自動步槍發射一發子彈後可以迅速瞄準下一個目標,直到彈倉儲彈射擊完畢。在射擊速度和效率方面,半自動步槍都要優於手動步槍,半自動步槍的實戰射擊速度至少也要高於手動步槍一倍。


(美國海軍陸戰隊應用的8倍瞄準鏡版M1903A1狙擊槍)

世界第一支半自動步槍是由墨西哥上將曼努埃爾·蒙德拉貢研發設計的,早在1891年,蒙德拉貢就開始研發設計步槍,他還曾在比利時提交過一份步槍設計專利申請,並先後獲得比利時、法國和美國的批准。這款步槍就是蒙德拉貢M1893步槍,該槍使用蒙德拉貢發明的6.5*48毫米槍彈,這款槍是一款拉栓式步槍,但卻開創性的設定了三個射擊模式,即自動模式、保險模式和快速射擊模式。到了1904年,在M1893步槍技術的基礎上,蒙德拉貢再次提交了一份新的步槍專利申請,此次的申請專利便是自動裝彈式設計專利。

1907-1908年年間,蒙德拉貢的自動裝彈式步槍設計完成並被墨西哥軍方採購應用,這款槍就是公認的世界第一支半自動步槍——蒙德拉貢M1908。在此時,美軍仍在使用德國毛瑟M1898基礎上的美國變型槍,M1903春田步槍,該槍是一種旋轉後拉式槍機步槍,也屬於手動步槍。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軍將M1903選定爲美軍制式步槍。


(公認的世界第一支半自動步槍,墨西哥蒙德拉貢M1908型6.5毫米步槍,該槍1907/1908年開始裝備)

但是,出於對火力的追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沒多久,美國還是開始尋找性能更好、射速更高的步槍。1925年,美軍提出要求,要求研發一款重量低於4千克的半自動步槍。實際上,從1920年開始,美國天才槍械設計師加蘭德【加蘭德到退休總計設計了54種步槍,其中最出名的就有二戰M1加蘭德步槍和戰後M14步槍】就開始研發半自動步槍,1929年,加蘭德設計樣槍提交美國軍方,1932年,加蘭德的設計被選中。

只是,根據美國軍械委員會當時的指令,加蘭德提交的方案步槍口徑爲7毫米,也就是美國說法中的.276口徑,可是美軍著名將領麥克阿瑟就認爲,當時美軍現役的0.30-06步槍彈【7.62*63毫米】仍有很大庫存,沒必要再增加一種口徑彈藥。受此影響,美國軍方就否決了美國軍械委員會的指令,要求加蘭德步槍仍然使用.30口徑彈藥,也就是7.62毫米槍彈。在此後,經過修改之後,公認的二戰名槍M1加蘭德步槍誕生。1936年,M1加蘭德完成官方命名,1937年,該槍投產。


(世界著名的二戰美軍制式步槍,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

最初設計生產交付給部隊的5萬多支M1加蘭德步槍“採用的導氣裝置在槍管上並無導氣孔而是在槍口裝一個套筒式的槍口罩,當彈頭被推出膛口時,部分火藥燃氣通過槍管端面與槍口罩之間的空隙進入活塞筒,推動活塞向後運動”。這種導氣方式設計很快暴露出缺陷,比如活塞筒與槍口罩連接不牢固,刺刀裝配不穩,準星移動影響精度。在這樣的背景下,在1939年,加蘭德重新爲M1加蘭德步槍設計了導氣裝置,“改爲在槍管下方開導氣孔的導氣裝置,從1940年秋天開始,所有新生產的M1步槍均採用新的導氣裝置”,二戰美軍M1加蘭德步槍也都是使用這種改進後的導氣裝置,最初生產已經交付的5萬多支M1加蘭德中的絕大部分也都進行了相應的改進。

M1加蘭德步槍供彈裝置設計很獨特,該型步槍“裝雙排8發子彈的鋼製漏彈夾由機匣上方壓入彈倉,最後一發子彈射擊完畢時,步槍空倉掛機,彈夾會被退夾器自動彈出彈倉,會發出聲響,提醒士兵重新裝子彈”。而這個發出聲響的特點,在戰場上據稱也被敵軍士兵很好的運用,該聲響也能夠提醒敵方士兵。


(M1903A4狙擊型1942年改進成功,開始大規模應用)

M1加蘭德步槍是世界上第一款大批量生產交付部隊使用的半自動步槍,該槍生產數量超過幾百萬支,被公認爲二戰最好的步槍之一。M1加蘭德投產早期生產速度並不是很快,直到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後,M1加蘭德的產量纔開始快速提升。在美國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M1加蘭德步槍的生產廠家增加到兩個,也就是斯普林菲爾德工廠和溫徹斯特工廠,到1945年8月份停產爲止,兩家工廠總計生產了超過400萬支M1加蘭德步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是美軍制式主力槍械之一,該槍性能達到非常高的水準。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全長1107毫米,槍管長610毫米,彈倉容彈量8發,射擊初速爲865米/秒,有效射程730米。該槍空槍重4.37千克,似乎沒有達到美國1925年提出的半自動步槍研發、重量“低於4千克”的指標。該槍槍管設計4條右旋膛線,纏距254毫米。

同時,由於較高的射擊精度,被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取代的M1903春田步槍也參與了美國的第二次世界大戰,該槍在二戰中主要以狙擊步槍的形式存在,對美國最終打贏第二次世界大戰也起到很大作用。(CX)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