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佟國維與隆科多演完這場雙簧戲之後,他的目的也就達到了,隆科多在康熙以及潛在的太子人選那裏已經擁有一種大義滅親的忠臣形象,真正贏得了他們的信任,而且,順帶把八阿哥也拉下了水。當把這兩次對話的內容以及前後所發生的事情連起來看,所有的疑惑都變得清晰明瞭,佟國維爲了把隆科多推上去,可謂是煞費苦心,甚至不惜用苦肉計讓隆科多檢舉自己的方式,一步步讓隆科多贏得康熙的信任,從而成爲康熙與雍正在皇位傳遞過程中最關鍵的一個人。

在《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中,有一個段非常值得深思的劇情,那就是隆科多剛剛升任九門提督的要職,轉身就出賣了提攜他的佟國維。在議舉新太子時,隆科多當衆檢舉揭發他的六叔佟國維,直接斷送了佟國維的仕途,表面上看隆科多做出這種恩將仇報的小人行徑,爲了自己的前途不惜出賣自己的親叔叔,但是細品一下就會發現,這裏邊其實大有文章,隆科多之所以這樣做,完全是出自佟國維的主意!

這段戲發生在九子奪嫡鬥爭最激烈的時候,在胤礽的皇太子之位被廢黜以後,新太子人選懸而未決,由於皇子爭儲引發鬥爭已經嚴重影響到朝局的穩定。而且,在張廷玉的提點之下,康熙恍然察覺廢太子胤礽實有冤屈,背後陷害胤礽的人就是參與爭儲的某位皇子。於是,康熙讓百官議舉新太子的人選,目的就是爲了引蛇出洞,藉機查清楚到底是誰陷害廢太子。

其實,在廢立太子這件事上,康熙廢黜太子的時候都沒給百官們商議,重新立太子的事兒也不可能會由百官們的意志所決定,康熙心目中早有最佳的太子人選,讓百官推舉新太子這件事原本就是康熙所設下的陷阱,它讓爭奪儲位的鬥爭由暗地裏正式擺上檯面,參與爭儲的皇子們和他們所代表的勢力會徹底的跳出來,正所謂對誰有利,誰的嫌疑就最大。同時,這件事也傳達了一個比較隱蔽信號,那就是康熙已經在認真的考慮接班人的事情了。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佟國維在康熙朝位高權重,但是康熙老了,他也老了,都需要爲以後做打算。爲了佟氏一門的榮耀能繼續輝煌下去,他需要把後輩們推到前邊來,接替他扛起佟氏家族的重任,而隆科多就是最佳的人選,於是,他爲了能把隆科多扶上去,精心布了一個大局。

由於隆科多當初私自從邊關跑了回來,導致他在仕途上一蹶不振,幾乎沒在擔任過任何職務,即便是多次向佟國維求情,佟國維也沒有爲他謀得任何差事,從佟國維與隆科多的兩次單獨談話就會發現,佟國維這樣做並非是看不上隆科多,相反,他恰恰是很看中隆科多,但覺得隆科多性情不穩,還需要磨礪,過早的讓他混跡官場,反而可能會折了他,而且,他不僅需要磨礪,更需要一個機會,所以,當太子被廢,人人都想巴結上新太子的時候,隆科多的機會就來了。

那麼,佟國維是如何抓住這次機會,將隆科多從一個身無官職的紈絝子弟,一步步變成皇帝器重的寵臣呢?從佟國維與隆科多的兩次單獨談話內容以及前後所發生的事情,就能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

佟國維與隆科多第一次單獨談話

在太子剛被廢黜之後,隆科多來找佟國維,抱怨佟國維身居宰輔多年,提拔了許多外人,卻不曾提拔過自己,因此,趁着太子被廢的時機,也想摻和一下,找佟國維幫忙謀個差使乾乾,佟國維聽完以後,先是將隆科多敲打數落一番,然後提筆給他寫了一份任命狀---理藩院守監,從隆科多嫌棄的表情看,這顯然不是一個什麼好差事,但這卻恰恰就成了隆科多日後平步青雲的起點。

廢黜太子雖然是康熙皇帝乾綱獨斷的結果,但是畢竟涉及到國本,佟國維作爲康熙的首輔大臣,統領百官,康熙自然也要考慮到百官的影響,所以讓圖裏琛將木蘭圍場的發生的事情提前告訴佟國維,讓他有所準備。

而木蘭圍場所發生的事情又不僅僅是太子被廢這一件,還有大阿哥被永遠圈禁,十三阿哥受牽連被髮配理藩院拘禁等等,佟國維得知消息以後,以他對朝野局勢的瞭解,肯定明白大阿哥怎麼樣無足輕重,他已經沒有任何機會了,但是十三阿哥卻是個關鍵的人物,無論跟廢太子,還是跟後來嶄露頭角的四阿哥胤禛,十三阿哥都是與他們相關的核心人物。

所以,很明顯,佟國維把隆科多安排到理藩院,就是爲了能和十三爺攀上關係,從而和康熙心目中潛在的理想繼承人緊密的聯繫起來,這就是隆科多的機會,也是他們佟家的機會。

佟國維與隆科多第二次單獨談話

在康熙從木蘭圍場回京後,讓百官舉薦新太子,在此期間,各位皇子都紛紛動員自己的關係,希望在選舉中奪得先機,在衆多爭儲的皇子中,數八阿哥的勢力最廣,呼聲也最高,朝中官員們一部分被老八給籠絡,一部分則是爲了討好老八,紛紛上書舉薦老八;而老四在鄔思道的指點下,奉行“爭是不爭,不爭是爭”的策略,暗中贏得康熙的賞識。

佟國維作爲上書房首輔大臣,康熙的心思他摸的很透徹,他很清楚舉薦新太子只是康熙的一次試探,老八在百官中的支持者越多,他越不可能成爲新的太子人選,而康熙心目中的潛在繼承者很大可能就是那位實心辦事的冷麪王爺---四阿哥胤禛。但是,他既然要把隆科多給扶上來,就得給隆科多創造更多的機會,因此,他揣着明白裝糊塗,讓隆科多不知不覺的跟四阿哥搭上關係,而他自己則順應百官的選擇,聯名上書推舉八阿哥爲新的太子人選,表面上是支持八阿哥,實則是推波助瀾,把老八推入絕境。

當推舉結果出來以後,康熙看到佟國維領銜的百官聯名推舉八阿哥的奏疏,震驚不已,不禁驚歎“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無法可治”,表現出了對八阿哥和佟國維的失望。而後,康熙請佟國維喫飯,在飯桌上康熙旁敲側擊的揶揄佟國維,並賞給他一個老花鏡,暗示他老眼昏花,老了該退就退,多爲後人想想,並讓他從佟家的後生中推薦一個能堪大任的人出來做事,佟國維幾乎是不假思索的就把隆科多推出來,康熙順勢就給隆科多一個相當關鍵的職位---步軍統領衙門都統,至此,隆科多脫穎而出。

當晚,佟國維拿着康熙賞賜的老花鏡,樂呵的對着鏡子自言自語道:“萬歲爺,老臣雖是老眼,卻不昏花啊”,由此可見,佟國維對局勢洞若觀火,一切都在他的預料之中。

同時,佟國維把隆科多請到自己的府上,於是就有了第二次單獨談話,在這次談話中,佟國維向隆科多吐露心聲:能在他之後挑起佟氏家族大梁的只有隆科多,而之所以這麼多年冷落他,其實是爲了保護他,在皇子爭儲的漩渦中,萬一佟國維失足了,隆科多就是佟氏家族東山再起的根基。而且,佟國維給他交代了佟氏家族長盛不衰的祕密:不要一條道走到黑!如今,佟國維雖然表面上支持八阿哥,燒着八阿哥的“熱竈”,但是他知道,老八幾乎不可能成爲康熙心目中的理想人選,他的這條道基本走到頭了,但是爲了隆科多,他又不得不走,這也是他讓隆科多巴結十三爺,進而燒四爺“冷竈”的原因所在。

扶君上馬,送君一程

但是,單憑佟國維爲隆科多做的這些努力工作,並不足以讓隆科多成爲立儲乃至皇位交接過程中的關鍵人物,更多的還需要隆科多自己去爭取,讓康熙和他心目中理想的繼承人完全的信任自己。

從第二次叔侄單獨談話內容,以及之後隆科多的反應來看,隆科多顯然也領悟到了佟國維的苦心。當晚,他回到自己家後,拿着新的任命狀,一個人喝悶酒,喝醉之餘不禁感慨做人難,按理說此時的隆科多剛剛升任步軍統領衙門都統,身居九門提督的重要官職,應該是春風得意纔對,可他卻一反常態,愁眉苦臉的感嘆做人難。

隆科多的這種反常舉動着實讓人大惑不解,但是,結合第二天隆科多去宮裏謝恩,以及之後康熙舉行朝會議舉新太子時,隆科多一連串的反應來看,就會恍然大悟。

隆科多去宮裏謝恩的時候,出乎意料的請康熙收回他九門提督的任命,寧願一輩子閒賦在家,也不願意做這個九門提督,因爲他有難言之隱,如果做了這個官就是不忠,說出難言之隱了就是不孝,言辭誠懇意切,康熙意識到這裏邊肯定有文章。於是,康熙斥退旁人,追問隆科多,隆科多表現的很難爲情,先是懇請康熙如果他把難言之隱說出了,還請康熙不要追究他六叔佟國維和八阿哥,因爲他六叔之所以推薦他做九門提督,目的是想讓他輔佐八阿哥,並且囑咐他一定要把八阿哥推上去。

細心的觀衆都會發現,隆科多對康熙所說的內容,顯然與他叔侄二人談話內容完全不一致,再加上後來朝會上,隆科多當衆檢舉揭發佟國維,所有的疑問到此都能解開了,第二次叔侄二人單獨談話的內容顯然不止我們能看到的那些,佟國維爲了能讓隆科多真正的入局,不惜拿自己的仕途作爲犧牲品。

正所謂扶君上馬,送君一程,當隆科多明白佟國維的良苦用心之後,已經被佟國維扶上來的隆科多,只能按照佟國維給他謀劃好的路繼續走下去,這樣雖然會讓他在仕途上一帆風順,但也會讓他揹負上不孝的叛徒罵名,因此,隆科多才會有做人難的感慨。

佟國維與隆科多演完這場雙簧戲之後,他的目的也就達到了,隆科多在康熙以及潛在的太子人選那裏已經擁有一種大義滅親的忠臣形象,真正贏得了他們的信任,而且,順帶把八阿哥也拉下了水。

當把這兩次對話的內容以及前後所發生的事情連起來看,所有的疑惑都變得清晰明瞭,佟國維爲了把隆科多推上去,可謂是煞費苦心,甚至不惜用苦肉計讓隆科多檢舉自己的方式,一步步讓隆科多贏得康熙的信任,從而成爲康熙與雍正在皇位傳遞過程中最關鍵的一個人。

這樣一來,隆科多在雍正朝的地位就穩了,隆科多的地位穩了,他們佟氏一族在朝中的地位也就穩了,老謀深算,莫過於佟國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