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大腕,没有IP,历史正剧《于成龙》今年开播以来多次逆袭收视率第一,这位贤良官吏的勤政、廉洁和担当让观众影响深刻。在于成龙的年代,还有一位汉臣,同样以他从政和为人的魅力留名史册。

康熙皇帝曾将北京城西安门内的一座宅院,赐给了一位汉臣,“词臣赐居禁城自此始”,这在大清朝275年的历史上都非常罕见。宅院的主人便是大名鼎鼎的张英。

张英出生在安徽桐城,要说桐城,当时就有“满朝进士半桐城”的说法了,明清两代,桐城中进士达265人,举人589人。在读书考试风气如此浓厚的地方长大,张英的学习成绩想必也不会太差。事实的确如此,张英27岁中举,在康熙六年,又高中进士,被选入国家的庶常馆深造。1677年,康熙亲点张英入职南书房,甚至把皇太子胤礽的教育工作也交给了他。

在康熙朝重大国家战略的历史背景下,张英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参与了平灭三藩、收复台湾、征漠北等大政方针的制定和执行工作。在朝几十年,他历任兵部侍郎、礼部侍郎、工部侍郎、礼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仕途大体平顺,在满汉矛盾尚未消弭的清初,一个汉臣能在政治上长时间担任这些官职实属不易。

张英为官正直,举贤任能不避权贵亲疏,“公而忘私,真一心而一德”。康熙四十四年,皇帝南巡江宁,总督阿山想趁机加征钱粮,江宁知府陈鹏年勤政有为,爱护百姓,“力持不可”。阿山想找陈鹏年的麻烦,加上皇帝侍卫不满意接待工作,这位陈知府罪责难逃。等到康熙向张英询问江南的廉洁官吏,张英推荐的恰恰是这个陈鹏年。结果陈鹏年不仅躲避了刑牢之灾,还在日后成为一代名臣。

陈鹏年

做官如此,张英为人也有很高的道德坚持。他仿照前人勤俭,将一年用度分成了十二股,一月只用一股,每个月用度多出的就施济穷人。据《桐城县志》所载,张英的桐城老家人曾与一吴姓邻居争执宅基地,张英回信说,“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主动退让三尺,邻居惭愧,也让三尺,因而有了著名的“六尺巷”。 16央视猴年春晚,赵薇演唱了歌曲歌曲《六尺巷》,“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

《清史稿》中记述,康熙认为张英的人品无可挑剔,“始终不渝,有古大臣风。”雍正帝的表扬更过分,“流芳竹帛,卓然一代之完人” !

张英的品行可以说也影响到了次子张廷玉。雍正十一年,张英之孙、张廷玉长子张若霭高中探花,张廷玉知道后叩奏皇帝:“臣已居高位,臣子若又占高科之选,挤天下寒士进阶之途,心实难安!”雍正为表其谦让高洁,明旨天下读书人共知之。

张廷玉经历了康雍乾三朝,担任刑部左侍郎、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死后成为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其子张若霭虽无祖父和父亲的政治建树,但一手妙笔令世人称奇。2016年5月30日,张若霭的《落叶空阶》在香港以1804万港元的成交。只可惜,月无完满,张若霭病逝时才34岁。

“父子宰相府”, “五里三进士”,张氏一家是清代官场的传奇典范。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有幸遇见了康熙、雍正、乾隆这三代有为之君,让志在读书出仕的理想得以实现。另一方面,“大小张相”又在清王朝中前期的国家统一和发展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张家端方的人品和官德也会随桐城“六尺巷”一起流芳后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