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界 Sunny

  明明能獲利6億美元,卻偏偏以2.57億美元賤賣了股份,估計誰都不會理解這種行爲。

  但手機代工廠仁寶就這麼做了!

  8月8日,有媒體爆出這家臺灣上市公司,任性且魯莽地賣掉了與聯想一起合資的公司——聯寶所有的股份,並售予聯想,留給局外的人們一個大大的問號。 

  曾經與樂視並肩作戰,之後各奔東西;而今又與“好搭檔”聯想分手,莫非被娛樂圈被稱爲“分手日”的8月8日在資本圈也適合?

  曾被兄弟坑了10個億

  2017年,仁寶財報上的數字不忍直視:利潤受到重創,樂視的欠款無法償還,總損失高達9.2億元。

  自樂視2016年陷入資金鍊危機,先後欠款仁寶共17.5億元人民幣,除去已歸還金額、壞賬3億元以及3億元左右的物料,仁寶仍要補償9.2億元壞賬損失,才能填完窟窿。

  仁寶只能暗自嚥下苦水。

  雖然之後仁寶已委請律師對樂視進行適當的法律行動。同時仁寶取得樂視授權處理、出售其高價零組件。但之後仍然像多米諾骨牌一樣,產生了一系列惡性的連鎖反應。

  2017年3月,仁寶本想宣佈將通過崑山的一家子公司向樂視致新入股7億元人民幣,獲得該公司2.15%的股權。不過,這筆投資案由於樂視還款進度不佳而終止。而除了仁寶,像和碩、文曄等在內臺灣爲數衆多的樂視供應商,也接二連三地受到了影響。

  仁寶總經理陳瑞聰當時表示,現在是一朝被蛇咬,以後將謹慎與內地的智能手機品牌合作代工。

  回首觀望,似乎爲未來企業的發展,埋下了伏筆。

  2.57億美元賤賣聯寶近5成股份

  與聯想合資成立的筆記本代工廠聯寶,那又是2011年的事情。

  當時聯寶股份劃分是:仁寶持49%股份,聯想持51%股份。

  成立聯寶對雙方來說都是好事。仁寶具有代工平板的能力,正是聯想欠缺的部分,而且聯想銷售量大,不可能全自制,仍需靠得住的代工夥伴支持。於是,如其所願,聯想絕大部分手提電腦訂單都交付聯寶進行代工。

  合作共贏的結果是,隨着聯想成爲全球手提電腦出貨龍頭,聯寶逐漸由虧轉盈,運營步入正軌,而仁寶也感受到了春風。

  據相關資料顯示,仁寶在2017年第3季表現方面,受樂視壞賬問題影響已經大幅度減少,獲利能力逐漸回溫。第3季獲利爲23.24億元,比起樂視導致的獲利大減至2.54億元的第2季有明顯的提升,也比2016年同期增加7%,EPS爲0.53元,累積前三季EPS爲0.84元。

  2015年的時候,曾有媒體報道聯想想入股仁寶,不過傳聞很快散去了。

  時至今日,仁寶選擇脫離聯寶工廠,跟聯想分道揚鑣。仁寶將所持聯寶電子股份全部售予聯想集團旗下公司,本可獲利6億美元,而最終交易價僅2.57億美元,並以現金交易。

  或許,這是聯想發展上行之下,想提高聯寶的自制率,仁寶不得已而爲之;再或許這是補之前樂視挖下的坑也不好說呢。

  不過仁寶發言人回應外界的疑惑,強調此交易有達成雙贏成果,未來仍樂觀期待雙方在業務上合作。

  結語

  “歷史的目的就是把時間收集到一起,從而所有的人都在對時間的同一探求和征服中成爲兄弟和夥伴。”詩人曼德爾施塔姆道出了企業“協同共進”的本質——探求和征服。

  然而,這個世界上,不是一味地探求、征服市場用戶就可以永遠結伴、成爲兄弟,總是要有所獲得,有所收益。

  如果出現損失,亦或是大的戰略更改,那麼轉頭就是河東河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