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黃埔軍校中有一個特殊的人,他幾乎被所有學生尊稱爲“老大哥”,這個人就是範漢傑。正好當時黃埔軍校內缺少地形學教官,而範漢傑有一個特長就是精通測量,所以他這個學生沒當幾天,就被軍校聘爲教官,因爲他既是學生又是教官的特殊身份,他在學校中更加受到其他學生的尊敬。

黃埔軍校中有一個特殊的人,他幾乎被所有學生尊稱爲“老大哥”,這個人就是範漢傑。因爲在黃埔軍校剛創辦的時候,範漢傑已經快30歲了。而且範漢傑當時的地位也非常高,是粵軍第六路司令,其實並沒有去黃埔軍校學習的必要。但是本着對孫中山先生的仰慕,範漢傑決定放棄高官厚祿,成爲了黃埔一期的一個學生。當然,他自然也是黃埔一期中年齡最大的學生。
正好當時黃埔軍校內缺少地形學教官,而範漢傑有一個特長就是精通測量,所以他這個學生沒當幾天,就被軍校聘爲教官,因爲他既是學生又是教官的特殊身份,他在學校中更加受到其他學生的尊敬。
1928年,範漢傑被派往德國深造,回國後繼續從事軍事教育工作。在抗戰前夕,擔任中央軍校教育主任的範漢傑特意把書本知識與實戰經驗相結合,再加上自己在德國留學的心得體會,一起編寫成教材,爲我軍培養了五百多名軍官和幾千名軍事幹部。
1939年,範漢傑帶領27軍駐守在太行山區一帶,經常和日軍發生交戰,在兩年的時間裏和日軍交戰一百多次,讓日本人身心俱疲。爲此朱老總親自前來慰問範漢傑,爲其送上了一面“太行屏障”的錦旗。
不過隨着日軍增援的增加,範漢傑的部隊不得不開始轉移,此時他又接到衛立煌的命令,讓他進行斷後,掩護大部隊撤離。這個任務危險至極,很多人認爲接下來無異於是去送死,但是範漢傑欣然接受,完全以大局爲重。
爲了狙擊日軍,範漢傑號召一切能參加戰鬥的士兵堅守陣地,與日軍展開慘烈的戰鬥,最後範漢傑的部隊傷亡慘重,只有他本人和他的少數親兵成功突圍,但範漢傑成功完成了掩護大部隊安全撤離的任務。這樣視死如歸的決心讓日本人都爲之嘆服,最終日本人送了範漢傑一個“大膽將軍”的外號。
此後範漢傑繼續在中原一帶堅持抗日,戰績斐然。在1945年抗戰勝利後,他作爲此地的最高級別將領參加了受降儀式,這想必也是範漢傑一生最驕傲的時刻。範漢傑這位黃埔軍校的“老大哥”,爲自己的後輩,做出了最佳軍人的模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