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打煎炉本来称为“打尖路”,因为康定自古就是四川进入青藏高原的重要驿站,人们进入青藏高原前需要在这里打尖住店。1955年,西康省被撤销,辖地划入西藏与四川省,康定则成为四川省甘孜州的中心。

四川省面积约49万平方公里,由18个地级市和3个州组成,而甘孜州的面积就占了约15.3万平方公里。甘孜州位于四川省西部,全境基本上处在青藏高原(川西高原)东部。
甘孜州的名气不算特别大,但说到甘孜州的中心,你一定不陌生。这是一座以情歌闻名世界的城市,“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端端溜溜的照在、康定溜溜的城哟。”康定之所以知名度这么高,脍炙人口的《康定情歌》功不可没。
甘孜州西以金沙江相望西藏,南约以横断山脉与云南省、四川省凉山州为界,西以夹金山邻四川省雅安市,西北接四川省另一个州——阿坝州,北接青海省。康定位于甘孜州的东部,往东不远处就是波涛汹涌的大渡河。康定自古以来就是四川盆地通向青藏高原的咽喉要地,著名的318国道出雅安后向西延伸,康定就卡在318国道通向青藏高原的折多山口以东。
康定地势险要,称为“两河分流,三山夹峙”。所谓两河,是指打曲、折曲这两条河流汇流于康定;所谓三山,是指康定周边的郭达山、跑马山和子耳坡。康定是两条河流之地,所以在当地语言中,康定称为“打折多”或“打折诸”、“达折多”。“打折多”还有一个大名鼎鼎的汉译,相信你应该听说过——打箭炉,不陌生吧。
这座以情歌闻名的城市为什么会有“打箭炉”这个略带杀气的名字?相传和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有关。诸葛亮自出隆中茅庐之后,辅佐一无所有的刘皇叔取荆州、定益州,终成三分大业。刘备伐吴失利后,“益州疲弊,此诚存亡危急之秋也。”蜀汉面临最大的威胁不是曹魏和东吴,而是南方的南中叛乱。蜀汉面积并不大,而南中就占了蜀汉的约一半面积,这里战争资源丰富,比如耕牛、金、银、铁什么的。诸葛亮率兵南下,七擒七纵南王孟获。当第七次擒孟获时,孟获心服不再反,承诺要退一箭之地,永不反蜀汉。
至于这个“一箭之地”有多远呢?诸葛亮派人在现在的康定附近筑炉造箭。箭造好后,诸葛亮让人向前猛射,然后寻找这支箭。这支箭落下的地方,蜀汉与南中就在这此划界。故事非常曲折动人,但这个故事基本上就是传说。实际在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时代,根本就没有打箭炉这个地名,而是称为打煎炉。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打煎炉本来称为“打尖路”,因为康定自古就是四川进入青藏高原的重要驿站,人们进入青藏高原前需要在这里打尖住店。再加上当地人称康定为打折多或达折多,过往的人们就习惯性把这里称为打尖路。久而久之,打尖路就变成了打煎炉。据说打箭炉这个地名在明成祖永乐五年(1407年)就出现了,但一直用的是打煎炉。打煎炉正式定名为打箭炉,则是清朝康熙年间的事情。具体时间是康熙十九年(1680年),从此以后,打煎炉这才逐渐被打箭炉取代,成为正式的地名。
康定这个名字出现比较晚,清德宗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打箭炉厅才正式更名为康定府,康定这个地名一直用到现在。“康定”是“打折多”的汉名,取康地安定的意思。
康定位于成都以西三百多公里,却和成都一样当过省会。不过康定没当过四川省省会,而是已经消失的西康省的省会,设于1939年。西康省辖区范围包括今西藏东部、四川省甘孜州、四川省凉山州、雅安市等地。1955年,西康省被撤销,辖地划入西藏与四川省,康定则成为四川省甘孜州的中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