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民黨軍統系列裏,有三個人深受戴笠的器重,被稱爲“軍統三劍客”,他們分別是:沈醉、徐遠舉和周養浩。解放戰爭後期,三人同時在昆明被捕,隨後作爲戰犯押回重慶白公館關押,後又被同時轉入功德林戰犯管理所接受改造。三人中,除了沈醉作爲第二批被特赦的戰犯最早釋放外,徐遠舉在獄中病死,而“書生殺手”周養浩則是最後一批才被特赦釋放的。


爲什麼稱周養浩是“書生殺手”呢?因爲他雖然舉止斯文儒雅,但爲人卻十分心狠手辣,曾親自策劃部屬殺害愛國將領楊虎城將軍的行動,是一個雙手沾滿了鮮血的“劊子手”。他爲國民黨做了16年的特工工作,先後擔任了息烽集中營主任、重慶衛戍總司令部保防處處長、保密局西南特區副區長等職。在1949年國民黨西南大撤退時,周養浩秉承特務頭子毛人鳳的命令,先後在重慶、成都、昆明等地參與和佈置大破壞與大屠殺,後在昆明被盧漢將軍的起義部隊逮捕。


在昆明跟周養浩一起被逮捕的,還有沈醉和徐遠舉,三人同時被關入了重慶白公館,在白公館裏,他們見到了同樣被俘的國軍高級將領宋希濂。後因沈醉在交代問題時曾涉及到周養浩,周養浩便懷疑是沈醉有意出賣自己,於是他怒火沖天頓起殺意,拿起身邊的小板凳就往沈醉頭上砸去,多虧旁邊的宋希濂伸臂一擋纔沒砸着沈醉,當週養浩準備再來一擊時,小板凳已經被宋希濂順勢奪走了,周養浩自認不是宋希濂的對手,只能就此作罷。


這件事後,曾經一起共事多年的周養浩和沈醉,從此以後一直是橫眉冷對,老死不相往來,兩人不管是誰,只要涉及到對方時,總是有意迴避,就像世上根本沒有這個人似的。在功德林戰犯管理所內,周養浩的表現也一直很差勁,他工於心計,加上是搞法律出身,於是就拼命爲自己辯護,每次提審讓交代問題,他都總認爲自己只是奉命行事,從法理上講自己是無罪的,一直在對抗提審。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一起被關押在功德林的其他戰犯,比如杜聿明、王耀武、宋希濂等人都很看不起他,在這羣軍人出身的將領身上,始終保持着一份敢作敢當的正氣,基本個個都服從改造,就連最頑固的黃維都不得不承認,解放軍對他們的照顧真的可以說是無微不至。作爲周養浩的同僚,沈醉最先跟他劃清了界限,就連跟他關係最好的徐遠舉也開始慢慢疏遠了他。


受到其他人冷落的周養浩,自己也覺得很沮喪,整天沉默寡言,很少與人交往,到最後他也就破罐破摔,任憑別人怎麼說,自己依舊我行我素,不求特赦了。1975年,周養浩作爲最後一批特赦的戰犯被釋放,由於當時允許他們去任何地方併發路費,他和其他幾人選擇了回臺灣和家人團聚,當他們的請求傳到臺灣後,臺灣當局拒絕了他們。在得知了臺灣不要他們後,與周養浩同行的一人在悲憤之下選擇了自殺,另有三人選擇回大陸,兩人留香港,周養浩則和其他三人去美國投親。


1990年,周養浩在美國去世,結束了自己沾滿鮮血的一生,時年80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