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莫干山近代別墅的建築樣式。莫干山近代建築的緣起十九世紀末葉,歐美傳教士在江西廬山牯嶺、河南雞公山、浙江莫干山建立了三處山中納涼地,剛開始在莫干山地區修建別墅的多爲外國的傳教士,他們以避暑爲幌子到莫干山來,侵佔土地並進行別墅的修建。

#知識就是有力量#點擊下方文字直接優惠進入活動頁

《民宿區域投資分析系列:南京》共10章,已更新完畢

《從選址到轉讓,民宿運營手冊》共64章,已更新完畢

莫干山近代建築羣落的發展概況

莫干山近代建築的緣起十九世紀末葉,歐美傳教士在江西廬山牯嶺、河南雞公山、浙江莫干山建立了三處山中納涼地,剛開始在莫干山地區修建別墅的多爲外國的傳教士,他們以避暑爲幌子到莫干山來,侵佔土地並進行別墅的修建。

05.莫干山近代建築羣落的現狀

江西廬山牯嶺

05.莫干山近代建築羣落的現狀

河南雞公山

05.莫干山近代建築羣落的現狀

浙江莫干山

1892年 ,美國浸禮會教士佛利甲從杭州沿運河至莫干山,見山上清涼幽靜。相傳曾經有佛氏一人,爲了躲避酷暑,跋山涉水最終來到了莫干山的下面,但是登上山頂還是比較困難的,索性就在山麓避暑了。以後就有外國的傳教士爲了避暑 ,來到莫干山,租住山民的房屋,成爲自己的避暑去處。

05.莫干山近代建築羣落的現狀

莫干山西方傳教士別墅(早期明信片)

傳教士於是便將自己的親身體驗發表到當時的報紙上,稱莫干山景色怡人、泉水甘甜,於是莫干山的名聲就越來越大了。此後不斷有外國的傳教士到這裏來修建房屋以求避暑,江浙一帶外國人來山避暑或購地者絡繹不絕。在 《莫干山志》裏面曾經有以下記載,夏天的時候,到莫干山避暑的主要都是國外人,國內的只有那些地位顯貴之人才有避暑的愛好,外國即使是小小的生意人也會慕名前來,然後便在此地修建房屋,在 1898年的時候,西方的傳教士大量湧入莫干山,並在此修建避暑之處。

05.莫干山近代建築羣落的現狀

梅藤更古堡

1898年 6月 ,外國人在莫干山成立管理機構 “莫干山避暑會 ”,設避暑會公所位於三橋埠,只有在莫干山有實業的人才能獲取會員資格,莫干山的瑣事便全部由避暑會來管理,並給外國的傳教士提供給方便,對莫干山在近代的開發建設及公共事業發展起了重要作用。1899年 ,一位名叫韓明德的美國人在莫干山購買了一塊地皮用於教堂的修建。不久之後,陸續修建的還有墓地、游泳館等娛樂設施 ,但是對於中國人不開放。1902年前後英國人羅伯特·約瑟夫·費信誠憑藉自己跟避暑會的關係密切,便在此地開辦商業,更有甚者是買了地皮之後,建造房屋用於買賣交易,從一個側面促進了莫干山在近代建築活動的開展和公共服務設 施的建設,使其逐漸成爲一處宜居的社區。

《莫干山志》裏曾有記錄,截至 1902年 ,已經有將近三百四十個外國人到莫干山避暑。1904年 ,美國人萬克利在嘉興路建造今莫干山419號小禮拜堂。1898年山中就可與上海通郵件,1906年 ,西人在中華山下蘆花蕩建造郵局,1907年毗連郵政局設電報局。至 1909年左右,建築物的總數已經過百,同時改建有泳池和球場,還有建成的是國外的兩所教堂。

05.莫干山近代建築羣落的現狀

天主堂·375號 / 1925年

當時山上的商業已經比較多了,上年都有商店開門經營,一爲巴播所開,一爲費信誠所開,西人避暑事業開始逐漸發展起來 。但這一時期莫干山上還沒有供電設施,夜間只能靠油燈或蠟燭照明,每年都有大量的外國人到這裏來躲避酷暑,享受涼爽夏日。歷史資料記錄:直到 1911年 ,山上已經有的產業的數量已經超過九十處,外國人的數量大約五百名,以英國人較多,還有一些美國和其他國籍的人,但是數量沒有英國人多。而對於莫干山上的產業的打理則多由中國人來完成,外國人會給予其一定的費用。莫干山的自然環境是天成的,最後由於西方

外國人的到來,導致山上的社會環境極度西方化 ,西方的傳教士等在此也能享受到游泳、打網球等西方纔有的運動,這樣莫干山的名氣在西方人羣中就更大了。

05.莫干山近代建築羣落的現狀

88-A號別墅,菜根香旅館

莫干山近代建築羣落的興盛期

在 1928年的時候,何應欽提議制定並通過了《武康莫干山管理局案》,於是,便成立了針對莫干山的管理局,以此來使莫干山的各項管理 趨於正規化,後面有針對一些特殊的目標陸續出臺了一系列的管理條例和法規。 自從出現了管理局,對於莫干山的管理則不再是外國人的職責了,有中國政府接手進行莫干山事務的直接管理。這樣外國傳教士的特權管轄則不復存在,以後在莫干山上的任何建築活動都必須獲得管理局的批准,然後方可進行。導致了中國人和外國人擁有別墅數量也開始發生了很大變化,莫干山上中國人的地產和房產逐年增多。

05.莫干山近代建築羣落的現狀

武陵村550號別墅

05.莫干山近代建築羣落的現狀

551號別墅

{!-- PGC_COLUMN --}05.莫干山近代建築羣落的現狀

552號別墅

05.莫干山近代建築羣落的現狀

553號別墅

05.莫干山近代建築羣落的現狀

554號別墅

05.莫干山近代建築羣落的現狀

555號別墅

隨着浙江省莫干山管理局的成立,大批上海、江浙的富商豪門紛紛在此建房。如 1928年黃郛於莫干山購買了白雲山館;1933年 ,汪先生購買了青草塘600號別墅;同年,陳永清、陳叔通、沈坤和等建房6 幢 ,取名 “武陵村”;次年張靜江建造了靜逸別墅;1935年 ,在莫干山路上張嘯林、杜月笙建造了546號、547號別墅;還有周慶雲於20 年代從美國人手中購得房產權,後幾經修繕改建的“六月息園”和 “蘧廬”等等。這時的莫干山上逐漸多了中國人的身影,到此處避暑已經不再是外國人的專利了。

05.莫干山近代建築羣落的現狀

黃郛一家在莫干山留影(1930年代)

05.莫干山近代建築羣落的現狀

白雲山館舊址

05.莫干山近代建築羣落的現狀

白雲山館

05.莫干山近代建築羣落的現狀

546號別墅

05.莫干山近代建築羣落的現狀

杜月笙別墅(547號別墅)

在 《莫干山志》中有記錄:中國的各項產業不斷在莫干山上興起,房屋建築發展迅速,風景園林也別具特色。1932年夏 ,中國人的公共組織 “莫干山公益會 ”成立 ,之後一系列的民間組織也陸續成立,常見的有莫干山的騎射會、改良會、救濟外民會等。同時還出現的有一些服務機構,比如說現在的將軍樓,當時就是作爲療養院來建立的,還有山上的小學和蔣靜堂等。這期間,一些來自杭州,上海的生意人也選擇來此處經營商業,常見的有開旅館、供餐飲、紀念品和特產的銷售,繁華程度可見一斑。

05.莫干山近代建築羣落的現狀

92號別墅

上世紀三十年代,整個莫干山地區的商業發展都是圍繞“蔭山街”開展的, 這裏混居了大量的國人和外民,形成了熱鬧異常的“山中社區”。超羣豪《莫干山導遊》,記載了全盛期山的感況:“山上繁盛區域,以蔭山爲最盛。其地勢平坦, 而又在諸山之中心點,交通便利。 一至夏令,中山旅行、銀行、商店、茶寮、酒肆均麇集於是。上海銀行夏季辦事處與中國旅行社每年於六月間開設營業,至十月底收歇,所辦業務,如代訂山轎,代僱汽車,發售聯運車票及旅行雜誌,匯兌款項,兌付旅行支票,代付款項等事務,山上旅客極感便利……中國銀行亦設辦事處於山上。盛大百貨商店、竹器店、成衣店、水果店,應有盡有。

05.莫干山近代建築羣落的現狀

莫干山蔭山街及現存別墅.

莫干山近代建築羣落的衰弱

1937年的時候 ,莫干山在抗戰時期也免不了受到戰火的侵擾 ,建築活動便都停止了。1948年 ,蔣回到莫干山,在這裏蔣跟國民政府的一干要員商討金圓券的發行方案。在一年以後,解放戰爭取得勝利了,莫干山己經不再屬於國民政府的辦公休閒場所了,山中別墅亦逐漸荒蕪。

05.莫干山近代建築羣落的現狀

松月廬

莫干山近代別墅的建築樣式

別墅建築是莫干山近代建築的主要類型。其形式大致可分爲:外廊式別墅建築 、封閉外廊式別墅建築、無外廊式別墅建築、城堡式別墅建築和中式別墅建築。

05.莫干山近代建築羣落的現狀

莫干山別墅羣

外廊式別墅建築屬於“殖民地外廊樣式”,這種樣式大量出現於雞公山、廬山 等近代避暑地,有超過一半的莫干山近代別墅採用了這種樣式。這種建築形式起源於英國殖民者在亞洲熱帶地區造就涼爽的居住環境的要求,在當時的條件下外廊是即通風又能免於陽光照射的有效方式。莫干山最早是做爲西方傳教士們的避暑地而開闢的,這種外廊寬度一般2~3米不等,如莫干山410號靜逸別墅達到3.8 米 ,非常適於休憩,避暑者可以 “喫便餐、喝茶、吸菸、談笑、編織、讀書、下棋 ,以至享受午睡之樂”。

05.莫干山近代建築羣落的現狀

391號別墅

封閉外廊式別墅是將外廊用窗戶封閉成陽光房的形式,其主要目的是爲了防寒 。不過由於作爲避暑地的莫干山地理位置適中,這種形式的實例不多。

無外廊式別墅建築大都簡單粗陋,城堡式別墅建築和中式別墅建築則數量較少。

莫干山避暑地的近代別墅中普遍流行的外廊形式,屬中國近代乃至亞洲近代 “殖民地外廊樣式 ”與具體地方條件相結合的產物 。雖然1900年以後“殖民地外廊樣式”在近代主流城市中基本銷聲匿跡,而 一 直 至 20世紀30年代,卻仍在避暑地大行其道,折射出近代邊緣地區在建築文化上相對於近代主流城市的一種滯後 。在發展進程、發展階段上與主流城市同步而在建築型制上滯後,這種既同步又滯後的複雜現象也揭示出中國近代建築史所特有的進程。

05.莫干山近代建築羣落的現狀

頤園

莫干山近代建築的形態特點

莫干山的近代建築是中西建築文化交融與碰撞並結合地方特色的產物。由於莫干山的近代建築的最初業主爲西方傳教士、商人等,建築形式也是西方建築的形式。這在建築構造和裝飾符號中都有體現,如早一批別墅中可見的蒙莎式屋頂、 老虎窗、寶瓶欄杆、拱券、尖券等。但是受材料技術的限制,建築牆體多使用本地的石材、竹板條等材料和本土的砌築技術,又使建築表現出與正宗西式建築迥異的粗陋的外在形式。由於參與建築活動的一直是中國建築工匠,中國傳統的建築文化對莫干山的近代建築有着一定的影響。像早期出現的民居形式的歇山屋頂, 511號別墅中的 “丁頭拱 ”與中式批檐 ,71號別墅西式門頭上的中式紋樣等,都是中國本土文化的體現。如莫干山第一幢別墅是由英國商人貝勒於1896年修建,即如今的545號別墅 。

05.莫干山近代建築羣落的現狀

545號別墅

整幢建築爲兩層木結構樓房,採用瓦楞鐵皮雙坡頂,開 “屋脊式”老虎窗, 具有典型的西式風格。其負責建造的工匠關勇是浙江東陽人,其他建造者大都來自浙江和安徽,而所用主要材料材料除水泥和瓦楞鐵皮等從英國進口外全部取自中國本土。

05.莫干山近代建築羣落的現狀

511號別墅休閒廊

莫干山近代建築的材料形式

石灰和石材因爲便於就地取材,是莫干山近代建築主要的牆體材料。據 《莫干山志》記載:“ 山中石種類有三:其一,鑿方,可築幫岸,可砌牆角, 色帶,視蘇州白石,嚴州青石尤佳,不多覯。其一,其理紋如雲林畫本,或橫或直。無彎曲者,石質分青黃兩種,其青者堅緻,黃者鬆脆,採石時取大料用炸藥,小者鐵錘擊之, 以之迭作圍牆極古樸又雅觀。其一,小如卵大,如拳光滑可玩,山腳溪間 在在 皆有也。”早期建築選料 較 爲 隨 意,形狀 體 量各 不相同,但色澤大都統一。 工匠砌築時往往將大料置於牆體底部或轉角處,其餘部分則依次使用不規則小料,使牆面呈現出肌理疏密變化的美感。後期建築則選料較爲嚴謹,並夾以鋼筋混凝土製作。

05.莫干山近代建築羣落的現狀

牧師別墅

05.莫干山近代建築羣落的現狀

140號別墅

05.莫干山近代建築羣落的現狀

140號別墅,將軍樓

木板和竹板作爲一種較輕質的材料,有時會用於二層或老虎窗等局部區域。木板常上板壓下板層疊釘於構架上,被稱爲魚鱗板或雨淋板;表面用紅色、綠色或淡藍色油漆,色彩鮮豔。

瓦愣鐵皮作爲莫干山頗具特色的屋面材料,在外國人剛進入莫干山建設時就開始時用,往往漆成紅、黃 、綠等鮮豔顏色。1925年建造的天主堂便是其中之一, 其做法是在檁條上鋪設木望板,覆以防水層,再鋪上瓦愣鐵皮。後期隨着中國人 大規模的建設,本土燒製的機瓦、小青瓦甚至琉璃瓦逐漸成爲主流的屋面材料。

《民宿區域投資分析系列:莫干山》

共13章,預計5月1日前更新完畢

(右下角“我的”菜單中“我的書架”查看,或者點擊頭像,進入專欄查看已更新章節,如找不到內容請私信,一般會在晚上10點前後回覆,謝謝理解)

01莫干山民宿(避暑)發展備忘錄(1890——2018) 4月23日更

02精品酒店的概念和特點 4月24日更

03體驗經濟的概念 4月24日更

04莫干山區域精品酒店發展環境分析 4月25日更

05莫干山近代建築羣落的現狀 4月25日更

06莫干山近代建築羣落的再利用方式 4月26日更

07法國山居:“洋家樂”的定義者 4月26日更

08莫干山鄉村民宿產業 SWOT分析 4月27日更

09莫干山民宿遊客動機分析 4月27日更

10互聯網思維下精品酒店創新發展路徑構建 4月28日更

11“農家樂”與“洋家樂”對鄉村復興的成效反思 4月28日更

112德清縣鄉村旅遊集聚區發展專項規劃 4月29日更

13德清縣智慧旅遊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4月29日更

14德清縣休閒旅遊發展“十三五”規劃(2016-2020) 4月30日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