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北京的時候,潘蕙英和劉俠貞相處非常融洽,對婆婆亦很孝順,這讓蔡鍔頗感欣慰。由於和劉俠貞聚少離多,蔡鍔對劉俠貞的感情比較淡泊,倒是和潘蕙英在許多認識上一致,因此,他和潘蕙英反倒更爲默契。

民國開國元勳蔡鍔將軍與小鳳仙的故事,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人。那麼,蔡鍔一生究竟娶了多少夫人,她們的結局是怎樣的呢?

民國時期,男人的成功與否,除了有權有勢,娶姨太太就是成功男人的標配之一,比如袁世凱一生一妻九妾,張作霖有七房太太……總之在那個年代,姨太太多,是很顯擺的事情。
不過,蔡鍔簡直就是一股清流,他一生前後僅有兩位夫人:劉俠貞和潘慧英。

一、原配夫人劉俠貞。
說到這個原配夫人,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蔡鍔出身於裁縫家庭,家境貧寒,但是父母懂得讀書的重要性,所以節衣縮食,送他去私塾讀書,希望他將來能金榜題名光宗耀祖。
私塾在山門鎮大地主劉輝閣家的。
蔡鍔年幼,但生得眉眼清秀,且聰慧伶俐。讀書更是有過目不忘的天分。因此,劉輝閣格外看重他,認定他將來必成大器,所以把他的學費、食宿及學習用具等費用都承包了。
不僅如此,劉輝閣還與蔡鍔的父母定了一份娃娃親,將來蔡鍔成人後,就迎娶他的親侄女劉長姑。
蔡鍔果然不負衆望,12歲就考中秀才。但是時逢清末,清政府受西洋文化和洋務運動的影響,廢除了科舉考試,開始創辦公學。
當時,清政府在長沙創辦了時務學堂,維新派骨幹梁啓超擔任中文總教習。
蔡鍔在數千人中,以第二名的成績考進該該校。他出類拔萃的成績,很快就得到了梁啓超的欣賞。兩人亦師亦友,在那時建立了深厚的師生情誼。
後來,戊戌變法失敗,慈禧重掌政權,梁啓超等人也遠渡日本。
不過,慈禧雖然不贊成變法,但在李鴻章等大臣的建議下,還是極力發起洋務運動,以期救國。
出於“以夷之長以制夷”的考慮,清政府決定由政府出錢,讓優秀的學生到國外去學習洋人的先進技術,回來救國。
於是,蔡鍔再考上海南洋公學,靠着學霸級的成績成爲清朝第一批公費留學日本的留學生。

1904年,蔡鍔留學歸來,在湖北教練新軍。
當時,有些喝過洋墨水的留學生對於包辦婚姻是千般抵抗,萬般不滿,但蔡鍔受儒家思想影響,再加上劉輝閣又於他有恩,所以他欣然就允,並和劉家定下了結婚的日子。
誰知到了結婚這天,眼看着蔡家的花轎就要來了,劉長姑卻死活不肯嫁了。
原來,劉長姑早就有了心上人,再加上她看不上蔡鍔的家境,不願意嫁過去受苦,所以她抵死不幹。
劉長姑性格剛烈,無論家人怎麼勸,都不肯應允。
就在大家焦頭爛額的時候,劉長姑的妹妹劉新英不願意家裏揹負悔婚的名聲,於是站出來表示,她嫁。
劉新英比蔡鍔小3歲,是個傳統保守沒有知識的女子。她性格溫柔賢惠,對蔡鍔體貼入微,對公婆亦是孝順有加,絲毫沒有財主小姐的驕矜之氣。
特別是蔡鍔聽說了她替姐代嫁的事情後,覺得劉新英既俠又勇,於是給她起了“劉俠貞”這個名字。
不久後,劉俠貞生下一女蔡菊英,蔡鍔非常高興,對妻女更加疼愛。
但是時逢亂世,戎馬一身的蔡鍔,心懷救國救民的熱切,長年工作在外。
劉俠貞和蔡鍔聚少離多,但她從沒有一毫報怨,只是安心在家侍奉婆婆,養育女兒。
好幾次,蔡鍔派人到老家去接家眷隨軍,但是他的母親都以“不習慣外面的生活”爲由,拒絕了蔡鍔的孝心。自然,懂事的劉俠貞雖然很想和丈夫生活在一起,但她也不好違背婆婆的意思。

1913年,袁世凱在擔任大總統不久後,便把遠在雲南做都督的蔡鍔調到北京,並委任他爲全國經界局督辦。
蔡鍔在北京安定下來後,再次派人去接母親。
在大家的勸說下,蔡母好歹同意進京去享兒子的福了。
這樣,劉俠貞纔好不容易和蔡鍔相聚,一家團圓。
但是,隨着袁世凱復闢野心的顯露,氣憤的蔡鍔決定護國討袁。在這之前,他已經受到袁世凱的監視。爲了掩人耳目,他故意在八大胡同和妓女小鳳仙胡鬧,再讓劉俠貞故意爭風喫醋和他大吵大鬧。最後才以母親思念家鄉爲由,讓人護送母親和劉俠貞等人回了湖南。
後來,蔡鍔病故,劉俠貞都沒能得到再見他的機會,心裏常爲此悲慼,終生沒有再嫁。幸好女兒蔡菊英長大後乖巧懂事,給了她一個不錯的晚年。

二、如夫人潘蕙英。
潘蕙英是雲南名媛,她是世族大家出身。除了嬌小玲瓏的身材,還有一張嫵媚清秀的面龐。難能可貴的是,她不僅琴棋書畫頗爲在行,而且還接受過西式教育,因此思想非常開通。
這樣的女子自然不愁嫁。可是求親的人把她家門檻都踏平了,她硬是沒有挑中一個合意的郎君。
1911年,蔡鍔受雲貴總督李經羲的邀請,前往雲南,機緣巧合下認識了潘蕙英。
面對儀表堂堂又有才學的蔡鍔,19歲的潘蕙英一見傾心。不顧蔡鍔比她大13歲之多的年紀,也不顧蔡鍔已有家室的事實,堅決要嫁給他。
蔡鍔也很欣賞潘蕙英的見識和思想。再加上英雄愛美人,他很難抗拒潘蕙英對他的情意。在潘蕙英表示不介意做妾之後,他這才和潘蕙英舉行了樸素的婚禮。
蔡鍔被大家推舉爲雲南都督後,一向清廉的他,主動將每月的俸祿減到了60塊大洋。這別說請個僕傭,就是過生活也頗有些捉襟見肘。所以潘蕙英的生活質量大不如前。但是她並不因此難過,反而洗手做羹湯,事事親自操勞。
蔡鍔請客,一向都是在家裏,每次都是潘蕙英略炒幾個家常菜。來客無不感嘆蔡鍔之清貧,贊潘蕙英之賢淑。
1913,蔡鍔進京就職,潘蕙英帶着女兒淑蓮一同前往。
在北京的時候,潘蕙英和劉俠貞相處非常融洽,對婆婆亦很孝順,這讓蔡鍔頗感欣慰。
由於和劉俠貞聚少離多,蔡鍔對劉俠貞的感情比較淡泊,倒是和潘蕙英在許多認識上一致,因此,他和潘蕙英反倒更爲默契。

袁世凱要復辟稱帝,蔡鍔對此非常憤怒。爲了家眷的安全,本想把母親和兩任妻子都轉回湖南老家。但潘蕙英考慮到蔡鍔身體有恙,堅持要陪着他。所以最後,她把才生不久的兒子蔡端和女兒淑蓮拜託給了劉俠貞,而她則一直在北京照料蔡鍔的飲食起居。
護國戰爭前夕,在蔡鍔的勸說下,潘蕙英才只得暫避天津。
袁世凱去世後,黎元洪擔任了新一任大總統,蔡鍔因“再造共和”之功,被委任爲四川督軍兼省長。可是此時的蔡鍔,喉癌已經病情惡化,不能就任了。
蔡鍔只得前往天津住院治療。當時,潘蕙英已經懷有身孕,但是她不放心蔡鍔的病情。所以在蔡鍔住院期間,一直是她服侍左右。
由於病情嚴重,蔡鍔不得不轉往日本治療。
本來,潘蕙英執意要跟到日本,但蔡鍔考慮到她懷有身孕,在百般安慰和勸說下,纔算說服了潘蕙英,暫回雲南。
然而,誰也沒想到,這一別便永遠不見了。
1916年11月8日,蔡鍔在日本福岡醫院,病情惡化。最後因搶救無效去世,卒年34歲。
潘蕙英聞聽噩耗,悲痛萬分。待見到遺體後,她剪下蔡鍔的一縷頭髮,與自己的頭髮放在一起,表示永不分離。此後,潘蕙英再未嫁人。由於蔡鍔一生清廉,沒有積蓄,爲了謀生,她後來一直以教書爲業。
(參考史料:《蔡鍔將軍與夫人生死相許的愛情傳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