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子是人生大事,很多樓盤銷售人員把樓盤吹得天花亂墜,讓不少人心動,從而購買房子,可是買到手發現和宣傳的時候不一樣,這可怎麼辦呢?到底是銷售人員的問題,還是開發商虛假宣傳呢?長沙一小區的業主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

去年7月份的時候,王女士等人看到長沙的一處樓盤開盤銷售,就去看了,當時銷售人員向大家介紹,這個小區的房子有4套智能系統,比如廚房有垃圾收集器,有智能門鎖,人臉識別等等。正是這些智能系統吸引了大家,很多人都在這個小區買了房子。今年年底就要交房了,一些業主迫不及待了,就跑到小區看,一看不要緊,問題大了。

首先大門就是普通的防盜門,根本沒有什麼智能門鎖沒有人臉識別,進去看廚房也沒有垃圾收集器,頭頂就是普通牆面,沒有所謂的新風系統的,總之銷售人員承諾的四套智能系統一套都沒有。

不僅如此,小區的硬件設施也讓業主們不滿意,比如樓道內有的住戶家門口有牆磚,有的就是白牆,還有的樓,頂層開裂,用手摸一摸,水泥都往下掉,這讓頂樓住戶很不安心。業主們感覺自己都被耍了,於是找到媒體曝光此事,記者採訪了一下, 很多業主都表示銷售人員當時確實承諾了有這四個智能系統。正是因爲這個他們纔買的房子。業主覺得這就是虛假宣傳,欺騙客戶。

記者找到開發商的一位負責人,對方接受了記者的採訪,負責人透露他們的這套樓盤當初確實考慮過要引入四套智能系統,但是這只是初步的設想,但是後來他們發現這些成本太高,而且很不實用,就取消了。銷售人員爲何要這麼說呢?那是因爲他們爲了沖銷量,屬於自說自話,私下承諾,開發商都不知道。

而開發商根本沒有授權他們這麼做,而且廣告都沒這麼打,包括售樓處外面,售樓處內部,都沒有打過這種廣告,合同裏也沒有提到,所以開發商不存在欺詐。

記者質疑了,難道這件事和開發商一點關係都沒有嗎?畢竟銷售人員是開發商委託來的,開發商表示不能說完全無關,但是確實他們沒有承諾過。業主們覺得這件事不僅僅是銷售人員的事情,開發商逃脫不了責任,他們準備找工商部門投訴,或採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

記者把小區部分樓頂開裂的事情反應給了當地的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工作人員表示現在的房子還沒正式驗收,他們會督促開發商和施工單位刻整改,各個部門也會重點監測樓頂的質量問題,直到沒有問題了,才能驗收。網友們表示這件事不能讓銷售人員獨自承擔,如果這樣的話,以後沒人敢做銷售了。

小編想說的是,作爲銷售人員,不能空口說白話,不能爲了業績就說一些沒影的承諾。自己說出去的每個字都是要負責的,而開發商在銷售樓盤時,也該對銷售人員做好培訓,什麼能說什麼不能說,一定要交代清楚,而業主們在買房子的時候,不要光聽,還要多看,尤其是合同這樣的紙質文件,最有法律效力了,就算出了問題也有依據,以防推諉扯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