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之根西嶽華山,有20多個道觀,其中最爲人熟知的,就是華山腳下的玉泉院了。華山上著名道士很多,像陳摶老祖,郝大通,賀元希等道教高人。相傳陳摶與趙匡胤,在博臺下棋,從此有了自古華山不納糧的典故。圖中是玉泉院廣場陳摶塑像。

雖然神州大地,千年古剎很多,但是魯迅先生說得好:中國根柢全在道教。著名道觀非常多,像白雲觀,青羊宮,樓觀臺,重陽宮,永樂宮,萬壽宮,玉泉觀等。玉泉院,與金仙公主在鎮嶽宮洗頭掉落簪子有關。圖中是玉泉院。

玉泉院確實是個美麗的傳說,金仙公主在鎮嶽宮掉落簪子,結果在玉泉院洗手時找到了,才知道玉泉院的泉水,與華山鎮嶽宮玉井相通,所以賜名。玉泉院,古木參天,是全真派聖地。圖中是希夷祠前殿。

玉泉院,是爬華山必經之地,從玉泉院進去,過了五龍橋,才能到達登山口。所以玉泉院遊客,要比西嶽廟多的多,但是西嶽廟的建築氣派,遠遠超過玉泉院。玉泉院,免費不收門票,性價比很高。圖中是不繫舟,上面有慈航二字。

玉泉院有希夷祠,有米芾手書第一山石碑,還有康有爲題詩,陳摶塑像,山蓀亭,華山全圖碑,還有馮玉祥的題字,郭沫若題寫的匾額,千年古樹,任法融題字,財神殿,文昌殿,無憂亭,遇仙橋,以及華佗墓,等等。圖中是抗戰陣亡將士紀念碑。

整個玉泉院,就像是陳摶老祖一人的專場。既有希夷祠,也有希夷洞,還有希夷先生墓,有宋太宗趙光義贈送給希夷先生的詩,還有陳摶老祖建的山蓀亭,下面還有一棵無憂樹。金庸在《射鵰英雄傳》裏,就寫過山蓀亭。圖中是山蓀亭。

玉泉院建於宋仁宗皇佑年間,距今千年歷史,它是道士賈得升爲陳摶所建。原來就叫做希夷祠,後改名玉泉院。僅僅馮玉祥的題字,就有好幾處,像水裏救民,破除迷信等。玉泉院裏,有太華獨尊殿,妙清崇道殿等。圖中是妙清崇道殿。

要說自然風光也就那樣,玉泉院主要是人生勝蹟讓人流連忘返。比如山蓀亭,是陳摶老祖寫《釣潭集》和《三峯寓言》的地方。而且蘇東坡,顧炎武等人,都修葺過山蓀亭。圖中是光緒皇帝書寫的古松萬年匾額。

另外還有希夷洞,也是賈得升鑿的,釐米有希夷先生臥像。文昌殿前面一對石馬,很溫馴的樣子,低眉順眼的,青石鑿刻。財神殿前面一對獅子,張開大嘴,威風凜凜的樣子。其實玉泉院,包羅萬象,有書法文化,碑刻,還有千年古樹,道教文化等。圖中是文昌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