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噹噹網創始人稱在浴池感染梅毒,使得不少人擔憂,皮膚科專家:這種可能性有、但非常小)

這兩天,噹噹網創始人李國慶、俞渝夫婦離婚罵戰,夫妻倆互相爆“猛料”。

俞渝發表長篇控訴稱,自己手上有李國慶梅毒病歷的“實錘”。而李國慶隨後發聲,自己的梅毒是8年前在洗浴中心染上,打了6天針後治癒。一時間,梅毒再次成爲關注焦點。

說到梅毒,大多數人都會把它和生活不檢點聯繫在一起,很多人對梅毒的認知或許主要來自電線杆上的小廣告。梅毒會通過公共浴池傳播嗎?梅毒到底由什麼途徑傳播?哪些人會得梅毒?

今天,我們請到了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皮膚科專家,來爲我們講一講和梅毒有關的那些事,以及發生在門診的真實故事。

洗浴感染梅毒的幾率有多大?皮膚科專家:可能性非常小

對於“在浴池洗浴時染上梅毒”的擔心,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皮膚科劉繼峯主任醫師表示,“有這種可能性,但是可能性非常小”。

梅毒的病原體梅毒螺旋體是一種很脆弱的病菌,離開人體後,在乾燥的環境下,通常一兩個小時就會死亡,就算在潮溼的環境中也最多隻能存活幾個小時。梅毒螺旋體尤其不耐高溫,加熱到40到60攝氏度時2到3分鐘就會死亡,100攝氏度時則會即刻死亡。

梅毒的傳播需要同時滿足傳染源、傳染對象、傳播途徑三個條件,而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是性行爲、母嬰傳播和血液傳播,所以一般來說,通過日常接觸感染梅毒概率極低。

當然,浴池洗澡感染梅毒並非完全不可能,只不過要非常非常巧合了。市三醫院皮膚科章一近副主任醫師說道,除非是前一個使用浴缸的人正好處於梅毒感染期,有扁平溼疣或硬下疳,皮膚表面帶有梅毒螺旋體,梅毒螺旋體沾到了浴缸上,而第二個來用的人正好皮膚有破損傷口,又在第一個人用完後沒多久使用浴缸,纔有可能感染梅毒。

劉繼峯主任醫師提醒大家,平常去修腳店、理髮店,女孩子文眉、醫美等,要注意衛生情況,有些不正規機構器具消毒不嚴格,有可能會造成梅毒通過血液傳播。

梅毒能不能治癒?

劉繼峯迴答道,目前對梅毒的主要治療手段是肌注長效青黴素針,一週一次,每次240萬單位,療程2到3周。如若對青黴素過敏再採用多西環素、頭孢等其它抗生素。一般來說,經過正規治療後,絕大多數患者都能治癒,所以大家對梅毒不要心存恐慌,有病儘早發現、及時治療,另外患者治療後要定期隨訪,隨訪時間三年,主要是觀察有無復發。

不過,“只要感染過梅毒,不管多久,這個印記永遠會在。”章一近副主任醫師提醒,就算是治癒了,在醫院檢查時,梅毒螺旋體特異抗體(TPPA試驗)這項指標永遠呈現是陽性,而不是正常人顯示的陰性。

浙江省梅毒報告發病數

連續三個月位居甲乙類傳染病第一

梅毒古老而仍“有生命力”,人類從發現梅毒至今,已經有500多年曆史。雖然關於梅毒的起源是個有爭論的問題,但普遍認爲是1493年哥倫布帶着船員發現美洲新大陸後帶回歐洲的,所以16世紀歐洲就有了梅毒的報道。貝多芬、尼采、福樓拜、莫泊桑、林肯等名人都是梅毒患者。

從500多年前發現開始,梅毒一直在全世界範圍內流行,這二十年在中國病例增長尤其迅速。《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將梅毒列爲乙類防治管理的病種。

快報記者從浙江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網站公佈的每月法定傳染病疫情查詢到,今年下半年以來,浙江省梅毒病例數連續三個月位居甲乙類法定傳染病報告發病數第一,9月、8月、7月病例數分別爲3419、3648、3470,均佔當月甲乙類法定傳染病報告發病數30%以上。

梅毒患者二三十歲和六七十歲偏多最小的3個多月最大的80多歲

兩位專家表示,在性病專科門診,多的時候每週來看梅毒的病人在十幾個到二十個。值得一提的是,梅毒患者的年齡跨度比較大,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和六七十歲的老年人偏多。

二三十歲的年輕人處於性活躍期,再加上年輕人性行爲安全意識比較淡薄,增加了梅毒感染風險,門診中不少是涉世未深的大學生;

六七十歲的老年人,尤其是老年男性,有些失去老伴比較孤獨,生理上有這個需求,性行爲過程中不注意衛生和安全,容易感染梅毒。

專家們提醒,得了梅毒,不要害怕、自卑,一些老人感染了梅毒後覺得是難言之隱,會拖着不看病,這對於及時治療來說很不利。

劉繼峯說,他遇到最小的梅毒患者才3個多月,身上發皮疹,當地醫院誤診爲皮膚過敏,按皮膚過敏的方法治了1個月都不見好轉。來到市三醫院,一檢查,寶寶是梅毒,再檢查,果然是媽媽有梅毒,傳染給了寶寶。

年紀最大的是一位80多歲的老大爺,20年前老伴去世了,兒子在杭州工作,他一人住在安徽老家。老大爺孤身一人平時生活得蠻苦,自己已經不會說話,耳朵也聽不太清了。前幾年肛周出現潰爛,一脫褲子味道就很大,兒子過節回家發現後,連忙把父親帶到了杭州。劉繼峯說,老大爺的不加熱血清反應實驗(TRUST試驗)結果顯示陽性,滴度1∶256,滴度很高,屬於梅毒二期。

章一近副主任醫師發現,現在夫妻常年分居兩地的,其中一方得梅毒的多了起來,而且女性患者不在少數。

小霞(化名)今年四十出頭,老家在溫州農村,經濟條件一般。從結婚起,丈夫就體弱多病,身體不太好。三四年前,丈夫患了肝炎,身體每況愈下,小霞便從溫州出來,到杭州打工,希望能多賺點錢養養家。

但這些年,小霞漸漸被大城市的燈紅酒綠吸引,一年到頭回不了幾次家,甚至爲了排解寂寞,瞞着丈夫在杭州找了個新男朋友。原以爲這樣的生活能繼續下去,不料,小霞患上了梅毒。在她的反覆追問下,才發現新男朋友私生活混亂,除了她還有別的女朋友。這讓小霞悔不當初。

專家們提醒,大家一定要潔身自好,在發生有可能不安全的性行爲時,要使用安全套。

62歲大伯因感染梅毒而中風子女埋怨:爸爸你怎麼這樣?

除了先天梅毒,梅毒主要是通過性行爲傳播,因此人們對於梅毒向來是避而不談、聞之色變,對梅毒患者或多或少有異樣的眼光。特別是家裏有人得了梅毒,其他家庭成員的心裏恐怕也是五味雜陳。

兩年前的一天,62歲的方大伯(化名)騎自行車時突然手腳麻木,從車上摔了下來,左腿摔成骨折。被緊急送到醫院後,確診爲腦梗,即中風,因爲中風而導致騎車時騎着騎着肢體麻木。意外的是,在住院常規檢查中,方大伯查出了梅毒,進一步腦脊液檢查後確認爲神經梅毒的腦膜血管型中風。

看了報告單的家人難以置信,方大伯的妻子氣得說不出話,扭頭就從醫院回了家,幾天沒去看方大伯。子女們站在爸爸的病牀邊,小聲埋怨道:“爸爸,你怎麼這樣?你現在把媽媽氣走了。”

可看着中風後偏癱了的方大伯,妻子和子女最終還是軟下心來。經過治療,方大伯左腿骨折好了,但身體右側留下了中風後遺症,再也恢復不到以前的矯健了。

章一近副主任醫師介紹道,梅毒主要可分爲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和隱性梅毒(即潛伏梅毒)。其中,一期和二期屬於早期梅毒,一期的典型症狀是硬下疳,二期典型特徵爲梅毒疹。隱性梅毒可發生在梅毒早期或晚期,“很多人即使感染了梅毒,也不知道自己得了梅毒,從而耽誤就醫。發生在一期的隱性梅毒可能在陰道里,就沒有外部症狀”。

三期屬於晚期梅毒,可能引發神經系統、骨頭、心血管等疾病。章一近曾遇到過有患者眼睛瞎了到醫院檢查才知道,自己是得了眼梅毒,還有老年患者突然不認路了,一查才發現是梅毒引起的麻痹性癡呆。

李琮 本文來源:都市快報 責任編輯:李琮_B1128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