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成都马拉松报名通道开启仅17分钟08秒,报名人数就突破了10000人,比去年快了将近1小时。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成都把"三城三都"作为加快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时代表达。两年来,成都举办了世警会,并拿到了大运会、世运会等国际赛事举办权。

资料图

成都人对世界赛事名城的向往,从2019成都马拉松的热潮足以窥见。

7天内,97283名跑友成功报名,其中,男选手占63.80%,女选手占36.20%,18~34岁的报名者占报名总人数的54.18%,而大于70岁的跑者有49人,年龄最长者竟高达81岁,

资料图

从活力少年到鹤发老者,成都人把对世界赛事名城的热望写进了生命里程。有底气,让世界看见成都决心

在世界领先的体育市场情报服务商Sportcal2019年发布的一期全球赛事影响力(GSI)国家(地区)和城市榜单中,成都由第89名跃升至第28名,是中国三座入围城市里排名提升幅度最大的(另外两座城市分别是北京和南京),也是唯一的一座中西部城市。

2017年"开跑"的成都马拉松,如今已经是中国西部地区马拉松的一张亮眼名片。三年来,人们参与成都马拉松的热情逐渐高涨,从2017年的43365人,到2018年的50294人,再到今年将近10万跑友报名,成都正以冲刺的速度奔向世界赛事名城。

今年5月,成都马拉松成为世界马拉松大满贯候选赛事,这也是中国首个世界马拉松大满贯候选赛事。

这意味着,成都打造世界赛事名城的决心正在被世界看见和认可。有温度,黑科技守护"跑友"健康

"运动是美好生活的长情守候,体育是健康体魄的最好陪伴。"2019成都马拉松不仅传递出成都人民从骨子里对于体育赛事的热爱,也体现了成都赛事服务水平的逐步提升。

2019成都马拉松在赛事安保、医疗、服务方面,也竭力体现了成都这座城市的温度,尤其是温度指数预警系统(Wet Bulb GlobeTemperature,简称WBGT指数)等"黑科技"的引入,让跑友们可以放心"开跑"。

资料图

相比于在天气预报中看到的气温反馈,WBGT指数可以更加客观地反映运动员在赛道上承受的热负荷和风险预警参数。2019成都马拉松将在半程马拉松终点、赛道35公里点、马拉松终点等多个位置,设置WBGT黑球指数仪,对天气数据进行监测,并通过赛道20公里后的每个补给站点设置的绿、黄、红三种颜色旗帜和标识进行提示,实时更新赛道的WBGT指数风险。看到不同颜色旗帜的提示后,选手们可以根据自己身体状态,以及参赛目标及时调整比赛策略,降低因为身体疲劳及气候原因产生的风险。

这样暖心的设计还体现在2019成都马拉松的方方面面,打造世界赛事名城,成都不仅有坚定的决心,也有沁人心脾的关怀。有情怀,从灿烂远古跑向新兴未来

2019成都马拉松的升级,还体现在赛道设计上的别出心裁,赛事路线由世界马拉松大满贯专家和中国田协专家参与设计,通过减少隧道、桥梁和短距离折返路段等方式增加选手参赛体验,提高选手完赛成绩水平。

2019成都马拉松以金沙遗址博物馆为起点,途径天府广场、杜甫草堂、青羊宫、宽窄巷子、人民公园等城市地标建筑,让参赛者如同奔跑在成都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里,感受时光凝聚在这座城市里的文化痕迹。

(图源来自金沙遗址博物馆官网)

欢乐跑的终点设在文化公园,半程马拉松的终点在天府国际金融中心,马拉松的终点在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这意味着,跑友们不仅能感受到天府文化的厚重与独特,还能体验天府绿道的生机盎然与浓浓秋韵。

(图源来自2019成都马拉松官网)

从金沙跑向新区,从远古奔向未来,这是设计者的浪漫也是成都的多元包容与欣欣向荣。

成都定位国家中心城市,拥抱公园城市,追梦"三城三都",冲刺世界城市,正如10月27日即将开跑的参赛者们一样,成都一旦开跑,就绝不言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