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6年,周璇应香港大中华影片公司邀请,赴港拍摄《长相思》一片,其中由她演唱的《夜上海》成为香港早期商业电影的记忆图景之一。原标题:《【老房子故事】一代“歌后”周璇在枕流公寓中的花样年华》。

上海老底子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曾诞生过这样一位歌影双栖的大明星。她在20余年的演艺生涯中,出演过40多部电影,演唱过200多首歌曲,留下了上百张唱片。


虽然她的生命只有短暂的37年,但是,她的声音、她的身影,早已成为了中国现代流行文化一种永恒的典范,她就是周璇。


1957年周璇的最后一张照片

位于上海市华山路的枕流公寓。1932年周璇搬进这里,到她1957年去世,这里一直是周璇的家。时光已过去了70余载,当我们注视枕流公寓,仿佛依然能够听到楼上飘来的柔美歌声。今天的【老房子故事】让我们话一话枕流公寓的今昔。




枕流公寓

枕流公寓位于华山路731号,1930年由李鸿章之子李经迈在拆去其父旧居后建造,由哈沙得洋行设计,馥记营造厂施工。


李经迈

公寓占地面积7970平方米前面有2500平方米的花园水池曲径、树木葱郁。大楼建筑面积7300平方米,地上七层,地下一层,为美国近代立体建筑式样。屋顶和室内装修为西班牙式,构成折衷主义风格。


李鸿章和儿子李经迈

枕流公寓是20世纪30年代第一流的公寓建筑,有“海上名楼”之称。大楼平面曲尺形,也称八字形。主要出入口面朝北,门厅则南北相通。一至五层每层有六、七套房间。每套有二室、三室至四室。四室户有两套卫生间,主仆出入各有其门。六、七层是跃层式,每套有楼上楼下房间,现今称复式户,为当时上海公寓少见。20世纪30年代开始,南京国民政府的要人流行周末到上海“十里洋场”度假之风。其中,除一些部长、院长在上海都有他们的私人公馆外,等而下之的诸如次长(副部长)等还没有营建安乐窝的,往往租高级公寓做小公馆,对外则严守秘密。


枕流公寓窗檐

当年,在枕流公寓里就住过好几位国民党中央委员和什么次长、厅长的。不少文化界著名人士也曾居住在这座公寓里。其中,我国早期著名的电影演员、歌星,被誉为“金嗓子”的周璇,从1932年起住在这座公寓里6楼的一个设备均属上乘的套间里,一直到1957年演完她的人生悲剧。



周璇,1918年出生,出身贫寒。12岁那年,经人介绍进入明月歌舞社,当时名叫周小红。一次,在演出救国进步歌剧《野玫瑰》时,高唱主题曲《民族之光》中“往前进,周旋在沙场之上”非常投入,歌舞社创始人黎锦晖便说“你就改名叫周旋吧。”从此,周小红改名叫周璇。


抗战前后,周璇积极参加抗日戏剧活动,拍摄了30年代中国优秀电影《狂欢之夜》和《马路天使》,影片插曲“天涯歌女”和“四季歌”,经周璇的演唱一夜间被广为传唱。此后,频繁接拍电影,每片必歌,每歌必红。

1945年,她在金都大戏院(原瑞金剧场)举办三场个人演唱会,门票被歌迷抢购一空。1946年,周璇应香港大中华影片公司邀请,赴港拍摄《长相思》一片,其中由她演唱的《夜上海》成为香港早期商业电影的记忆图景之一。

至1949年间,她三赴香港拍摄了8部影片。周璇一生共拍摄42部影片,演唱200余首歌曲,成为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蜚声海内外的一代两栖明星。


周璇的歌唱事业虽如日中天,个人感情生活却屡遭挫折。正如她所唱的那样“一片痴情,换来的是无限酸辛,当时的盟约,都变成了梦幻的泡影……”。


1957年9月22日,周璇怀着未能找到亲生父母的终生遗憾,怀着39年的凄苦人生,默默地阖上了满含泪水的双眼。

信息来源:《静安文博钩沉》

来源:上海静安官方微信和网络

上海老底子

每天为侬送上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以史明志,以启未来

原标题:《【老房子故事】一代“歌后”周璇在枕流公寓中的花样年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