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截至目前爲止,由新冠病毒大流行引發的金融市場崩盤已經抹去了全球股市18萬億美元的市值,而相對於世界其他地區而言,新興市場受到的打擊尤其沉重。

  據國際金融協會(IIF)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而言新興市場相對於美國股市的折價爲65%,創下了有史以來的最高水平。國際金融協會指出,事實上,新興市場的交易價格與一系列歷史平均值相比而言的折價都處在創紀錄的水平。這可能會讓新興市場看起來對那些想要抄底的投資者而言很有吸引力,但仍有理由保持謹慎。

  國際金融協會的經濟學家在上週末發佈的一份報告中表示:“雖然從長期角度看,這種水平的估值頗具吸引力,但有關經濟增長和大宗商品價格前景的擔憂情緒——再加上病毒對不發達國家醫療體系的直接威脅——將會打壓風險偏好情緒。”

  今年截至目前爲止,明晟新興市場指數(MSCI Emerging Markets Index)累計下跌了25.4%,相比之下同期標普500指數下跌了23%;新興市場指數在過去12個月裏下跌了23.4%,而標普500指數下跌了14%。

  新興市場的暴跌與新冠病毒大流行給全球金融體系帶來的壓力有很大關係。世界各地(尤其是新興市場經濟體)發放美元支持貸款的浪潮不斷上升,加劇了全球對美元的爭奪,從而放大了整個金融市場的股市拋售和波動性。

  與此同時,如果油價持續反彈,則可能會帶來一些喘息之機。國際金融協會的經濟學家指出,新興市場股票和大宗商品價格之間的正相關性仍舊接近歷史最高水平。上週末原油期貨價格大幅反彈,原因是人們寄希望於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將會達成減產協議以結束一場價格戰,這場價格戰可能會讓世界原油供應變得過剩,而同時由於疫情的爆發,需求也正在大幅下降。

  原油價格在3月份大幅下跌,國際布倫特油價觸及17年低位。

  與此同時,新興市場還面臨着日益加劇的主權債務困境相關憂慮。

  國際金融協會指出,隨着越來越多的國家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尋求緊急財政援助,許多新興市場和低收入國家的主權債券違約保險成本大幅上升,其中能源出口國受到的打擊最大。

  未償還的公共債務和公共擔保的長期外債在GDP總額中所佔比例達到了25%,使得許多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國家現在面臨比十年前高得多的還債成本。

  “面對全球貿易和匯款流動急劇萎縮的前景,美元的強勢對許多主權國家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挑戰。”國際金融協會寫道。“在低收入國家,近65%的公共債務和公共擔保外債是以美元計價的。”

  國際金融協會表示,主權借款的高頻數據顯示,到今年年底爲止,89箇中低收入國家將有大約1800億美元的債券和貸款到期,其中非洲國家將會佔到將近一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