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在近期,美國大炮、大滿貫得主羅迪克回憶自己2012年在倫敦奧運會和德約科維奇的交手:。儘管羅迪克也在此前的微博中,戲稱要保持對德約科維奇交戰領先的唯一方法便是提早退役(時至今日,羅迪克仍然在彼此的交戰記錄中領先德約科維奇)。

近期,因無任何網球賽事直播,回眸過往歷史成爲了不少網球迷的一大選擇。眼下,網球名宿也加入了這場“狂歡” 。

就在近期,美國大炮、大滿貫得主羅迪克回憶自己2012年在倫敦奧運會和德約科維奇的交手:

當時我是非種子,在奧運會此前的三站比賽中,我拿下了兩個冠軍(亞特蘭大和伊斯特本),所以我當時感覺很好,我覺得在倫敦我可以走得更遠。而且,在彼此的交戰記錄上我領先諾瓦克(5-3),不過他就像打鼓一樣輕鬆擊敗了我。相比較,我在球場的表現就像個孩子,很快我就以兩個2比6失利。那是我第一次覺得這個運動和以前有點不一樣了,這些人來自另一個星球。這個想法促使我想要退役。他那時候的表現太棒了,令我大開眼界。

羅迪克眼中的他們指的便是費納德三人。

儘管羅迪克也在此前的微博中,戲稱要保持對德約科維奇交戰領先的唯一方法便是提早退役(時至今日,羅迪克仍然在彼此的交戰記錄中領先德約科維奇)。但令他能在當時有如此深刻的感受,想必德約科維奇帶來的衝擊力足夠震撼。

的確如此,2011年的德約科維奇正處於自己個人第一個巔峯期,全年敗績寥寥,在自然年個人表現歷史排行榜上,都確定可排至前列。他強勢拿下了除法網外的另外三大滿貫,鋒芒直逼前幾年已實現個人全滿貫的費德勒和納達爾。

而緊接着的2012賽季,自然也是狀態非常不錯的一年,因此,奧運會期間羅迪克的感受也就不難解釋了。

美國人在費納德三座大山的壓迫下,雖然也曾登頂過世界第一,但還是勝少負多,能拿下幾座大滿貫已是不易的個人榮譽。

而就在倫敦奧運會結束後,羅迪克僅僅參加了三站比賽,在同年的美網止步八強後宣佈退役,就此結束了自己傳奇的一生。

當我們回首羅迪克的職業生涯時,除了他的暴力發球和悲劇的大滿貫決賽勝率外,肯定也會記得他與費納德的那些精彩往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