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王連壽,生於1887年。王連壽出生在直隸河間府任丘縣農村一個貧苦農民家裏。因爲水災和戰亂,年僅13歲的她逃到北京,投奔當窮剃頭匠的哥哥。然而她的哥哥也無力撫養她,在她剛16歲時,就把她半賣半嫁,給了一個姓王的差役做老婆,所以她又稱王焦氏。然而,她剛生下一個女兒,丈夫就死了。她母女和公婆的生活頓時陷入了絕境。

圖:1908年,載灃與溥儀(右)、溥傑(懷抱中的嬰兒)合影。就在王連壽陷入絕境時,溥儀於1906年2月7日降生了。溥儀出生在北京的醇親王府,他的父親是攝政王載灃,母親是瓜爾佳·幼蘭。

圖:王連壽。溥儀出生後,醇親王府要物色一個乳母,王連壽以體貌端正和奶汁稠厚而被醇王府僱傭了。不過醇王府對她十分苛刻:不許回家,不許看望自己的女兒。特別是在哺乳期間,她喫的東西一概不準放鹽和醬油,更不準蘸調味的東西,據說這是爲了使奶汁稠厚。

圖:三歲時的溥儀。1908年,光緒帝載湉病重,慈禧太后下令將溥儀養育在宮中。消息傳來,醇王府頓時發生一場大亂。溥儀的祖母老福晉劉佳氏剛聽完載灃帶回來的的懿旨就暈厥過去。未來的皇帝溥儀連哭帶打不讓內監抱走。溥儀的乳母王焦氏抱着溥儀一起進宮。

圖:端康太妃(光緒帝之瑾妃)。在偌大的皇宮裏,乳母王連壽是小溥儀唯一感到可親可敬的人。然而在他9歲斷奶以後,端康太妃和其他幾位后妃們認爲乳母已是無用之人,就揹着溥儀把王連壽攆出了宮。

圖:在養心殿抱着柱子的溥儀。溥儀知道王連壽被趕出宮後,大哭大鬧了一番,但端康太妃並沒有把王連壽找回來。 然而溥儀一直懷念着他的乳母,在他結婚後,他派人找到了王連壽,並經常把她接到皇宮裏住一陣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