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蒋介石的侄孙蒋孝先在西安事变中被杀,张学良事后才知道,他感到心中有愧,现在蒋孝先的遗孀在做法事,张学良觉得该去上炷香,于是便来到大雄宝殿,虔诚地拜祭蒋孝先,然后转身对袁静芝说:“人死不能复生,蒋夫人,请节哀顺变。当袁静芝得到张学良在溪口的消息后,便决定利用在雪窦寺里为亡夫蒋孝先做法事的机会,刺杀张学良。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军事政变,扣留了蒋介石,史称西安事变。西安事变最终和平解决,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立,不过国民党中却有一名少将死于西安事变,就是这名少将的死,给张学良将军带来了两次杀身之祸。
此人就是蒋孝先,他是浙江奉化人,蒋介石的堂侄孙,早年以教书为业,1924年进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曾参加北伐战争,历任南京宪兵第四团团长、北平宪兵第三团团长、北平宪兵副司令;1935年调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任第三组组长,成为蒋介石的侍卫长;1936年10月5日晋升为少将,西安事变时,被张学良的部下击毙,时年36岁。
蒋孝先死后,尸骨被运回了浙江奉化老家,他的妻子袁静芝正是青春年少,平时养尊处优,过着夫贵妻荣的生活,现在家中支柱突然倒了,而她也成为了一个寡妇,因此,悲痛欲绝,并对张学良恨之入骨,发誓要亲手杀死张学良,为夫报仇。
机会终于来了。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南京军事法庭判有期徒刑十年,随后被特赦,但却被长期软禁,当时正值抗战,因为战争,张学良被软禁的地点也经常变动,1937年初,张学良被秘密转移到奉化溪口的雪窦山,他的原配夫人于凤至也来到溪口,陪伴着张学良。
当袁静芝得到张学良在溪口的消息后,便决定利用在雪窦寺里为亡夫蒋孝先做法事的机会,刺杀张学良。于是袁静芝披麻戴孝,在雪窦寺大雄宝殿里焚香祭夫,哭声凄厉。张学良和于凤至正在散步,听到大雄宝殿里传来的哭声,随行保护的特务队长刘乙光打探后,告诉张学良说是蒋孝先的遗孀在做法事。
蒋介石的侄孙蒋孝先在西安事变中被杀,张学良事后才知道,他感到心中有愧,现在蒋孝先的遗孀在做法事,张学良觉得该去上炷香,于是便来到大雄宝殿,虔诚地拜祭蒋孝先,然后转身对袁静芝说:“人死不能复生,蒋夫人,请节哀顺变。”袁静芝假意回礼道谢,同时将手伸进衣服里面去掏枪。
于凤至发现不好,大呼一声:“汉卿!”随即假装跌倒在袁静芝身上,正好压住了袁静芝掏枪的手。张学良连忙上前搀扶。于凤至面向袁静芝,道歉说:“对不起,蒋夫人,我身体不好,失礼了。”于凤至的突然动作,使袁静芝无法掏出枪来,这次行刺自然已失败告终。
初次行刺失败后,袁静芝并没有死心。通过仔细观察后,袁静芝了解到张学良和于凤至夫妇二人,每天黄昏都会外出散步,他们散步要经过千丈崖,登妙高台,而妙高台附近山石林立,便于埋伏,并在手枪的射程范围内,袁静芝便决定在妙高台下一块巨石后面埋伏,射死张学良。
到了黄昏,张学良和于凤至像往常一样过了千丈崖,登上了妙高台,当张学良走到离袁静芝约百步远,袁静芝掏出枪来,对准了张学良的脑袋,“砰”的一声,枪响了,子弹呼啸着从张学良身边飞过,却射进了他身旁的一棵大树里。刘乙光立刻朝枪响处扑去,把袁静芝给扭了出来。
刘乙光本来想将其当场击杀,但是他认出了袁静芝,就不敢轻举妄动了,只是紧紧地抓住她。袁静芝来不及开第二枪就被抓住,气得狂叫了起来,并一次次地要冲向张学良,但被刘乙光死死地揪住而无法动弹,只能歇斯底里的咒骂。事后,刘乙光将袁静芝放了,同时也加强了对张学良夫妇的护卫。
蒋介石很快便知道了这件事,因担心袁静芝再次对张学良行刺,蒋介石只好将张学良转囚到贵州的麒麟洞,对袁静芝也未未深究,而是给了她一笔巨款,让她在上海买了一幢房子,随后,袁静芝就离开奉化溪口镇,到上海居住了。解放后,袁静芝又随女儿搬到宁波居住,后任宁波市政协委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