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特别是唐朝的诗词,更加是佳作,数都数不清,大唐盛世人们总是喜欢聚在一起饮酒作诗,特别是李白杜甫这些人。简直成为了我们心目中的男神,他们为中国的诗歌搭建起了一个旷古烁今的舞台。可是在唐朝时期,却有一个非常奇特的诗人,他活了80多岁,但是只有两首诗存世。

但是对于他来说,却饱含着争议,因为很多人都说他的《春江花月夜》是压倒全唐的孤篇,可是有人却说,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晚清到民国时期的部分文人吹捧起来的,不是说这诗不好,但是实在担当不起孤篇压倒全唐的盛誉,古人曾经说过“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唐朝的好诗实在是太多了,五言七律,边塞田园。山水写景,写物写人等,都很有出色的代表诗歌,而《春江花月夜》纯为写江边的风景,是作为某类诗歌的代表还行,想压倒全唐,实在是捧杀了,名不副实。

还有人说《春江花月夜》,一没有荡气回肠,拍案叫绝,二没有家国情怀,社稷天下,只有抒情达意向明月,表心意而已,没有资格压倒全唐。而事实上,《春江花月夜》的大火不是在唐朝,而是在明朝,所以中间的500多年张若虚都默默无闻,只是一个大时代的小歌者,直到明代文人发现了才登上了神坛,一直至今都被赞誉。

据说张若虚写这个诗的时候,有一个奇妙的爱情故事,那一天他在明月桥边邂逅了一位名门闺秀,叫做辛夷,两人一见钟情,互寄余生,正好是上元节,是牛头马面出门寻鬼魂的日子,错将张若虚捉回了地府,可是张若虚却坚决不肯投胎,一定要和辛夷见面,最终他感动了曹娥,帮他了却了心愿,于是27岁的张若虚,终于能够重见天日,回到人间和66岁辛夷又再一次在明月桥相见了,张若虚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