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以這就是爲什麼有的再婚家庭生活美滿幸福,而有的父母離婚後,孩子到成年後心理依然無法釋懷的原因。對於一些年齡比較小的孩子,因爲受到了外界的的影響,很容易會認爲父母離婚了,就是不要自己了。

“大風車吱呀吱扭扭地轉……”聽到這個旋律,瞬時就會想起伴隨着80、90後成長的《大風車》欄目。而鞠萍作爲《大風車》節目的主持人之一,因爲極具親和力,被稱爲“鞠萍姐姐”。

隨着時光的流逝,鞠萍也慢慢老去,在參加某部電影首映會時,就因爲身材發胖而被羣嘲。

由“姐姐”變成“大娘”,也許很多人都接受不了,但是鞠萍卻是真正的人生贏家,對於鞠萍來說,現在家庭幸福,事業又非常成功,而變老也只是順從自然規律而已。

雖然她曾經有一次離異的經歷,後來又帶着兒子蔣翼遙再婚。但是現任老公卻對母子非常好。

現在蔣翼遙不僅性格開朗,興趣廣泛,而且還講義氣。他能夠如此優秀,鞠萍顯然也是位非常負責任的母親,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鞠萍非常主張順其自然,快樂成長。畢竟鞠萍很多年前她就在和孩子打交道,會很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

其實,大部分父母感情破裂後,主要的問題就是無法面對孩子,爲了孩子將就婚姻,甚至鬧得雞犬不寧,讓家裏每天蒙上一層陰鬱的氛圍,也是對孩子不負責任。

而父母從婚姻中解脫出來後,不去關注孩子的情緒和心理,孩子的思想也會偏激和反常。很多成年人表示,因爲父母感情破裂,心裏會沒有安全感,還會恐懼婚姻。

所以父母選擇分開時,不想對孩子造成傷害,儘量都要和孩子溝通交流。

1告知孩子分開的原因。

孩子是家庭的一份子,應該享有家庭的一切權利。

很多父母也許怕孩子受到傷害,怕孩子接受不了等等原因,隱瞞離婚的事實。有時甚至做出家庭依然幸福的表象。所以經常有人調侃,高考後,也是離婚的旺季。

其實,當孩子在得知父母離婚後,情緒過激,最主要是原因也是接受不了父母的欺騙。

他們接受不了每天教育自己“不要欺騙別人”的父母,有一天卻來欺騙自己。

所以父母無論做了什麼樣的決定,都應該讓孩子有知情權。尤其不能以“愛孩子”的名義進行欺騙。

2以平和的心態和孩子解釋。

有些父母離婚後,面對情緒波動比較大的孩子,不僅不會給予解釋,反而言辭過於激烈甚至把怒氣撒在孩子身上。

這也是很多單親家庭的孩子心理出現問題原因之一,沒有解釋,孩子心中自然無法接受。

其實既然父母選擇分開,就“各自安好“,所有的矛盾和糾結就都讓它過去。

和孩子談起時,儘量是能發自內心地和孩子交流,無需在孩子面前爭辯誰對誰錯。也不要把責任歸咎於對方,更不要歸咎孩子。

3告訴孩子父母的愛依然在。

對於一些年齡比較小的孩子,因爲受到了外界的的影響,很容易會認爲父母離婚了,就是不要自己了。父母的愛就會失去。

所以,在孩子心中,父母離婚是失去了安全感和對父母的信任。這時父母要讓孩子知道,父母的愛依然像從前一樣,無論以後父母選擇什麼樣的生活,也一直會愛着他。

對父母來說,如果真得無法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就要把傷害降到最低。

那麼父母在離婚後如何維護孩子的身心發展呢?

1關注孩子的情緒。

在孩子心中,父母就是他的整個世界,如果孩子一時無法接受孩子離婚的事實,也是正常的,父母站在理解的角度,給他發泄的機會。多關注孩子的情緒,傾聽孩子心中的想法,讓他有個慢慢接受的過程。

只是,父母也不要因爲離婚就有一種負罪之感,過度的寵溺孩子,這樣反而會害了孩子。

真正的愛孩子是引導孩子從受傷中走出來,而不是縱容孩子。

2家長用自己的生活態度影響孩子。

“身教大於言傳”,孩子會從父母的表現捕捉到一切信息,積極樂觀的父母不會影響出悲天憫人的孩子,也不會在分開後仍然繼續詆譭雙方。

孩子從父母身上,也會學到對生活的豁達。

如果暫時孩子情緒無法調整,父母可以用一些興趣愛好來引導,讓孩子的內心生活變得更加豐富,讓孩子多體會外界帶來的關愛和美好,也會提高孩子的安全感。

3給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婚姻觀。

父母婚姻失敗,如果不給予正確的引導,以後對孩子的戀愛觀,婚姻觀都會產生影響。

所以父母離婚後,首先自己不要有消極心理,在孩子面前,也要對過去予以肯定,讓孩子知道父母離婚了也會互相祝福。依舊不會對婚姻失望。

很多夫妻離婚後,仍然互相攻擊,纔會讓孩子陷於一些誤區,甚至心理上排斥婚姻。

其實父母離婚後,孩子是身心是否可以健康發展完全取決於父母怎樣疏導孩子的心理。所以這就是爲什麼有的再婚家庭生活美滿幸福,而有的父母離婚後,孩子到成年後心理依然無法釋懷的原因。

每對父母都願意給孩子一個完整幸福的家庭,而有時候因爲各種因素,又不得不做出這樣的決定。既然無法改變,就在孩子的心理上多關注一些,相信在父母的呵護和正確的引導下,將來孩子一定會積極樂觀的面對生活。

父母離婚後,如何維護孩子的身心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