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剛入朝爲官時,在沿江、京湖、等地也確實在抗擊蒙古軍隊的戰事上做出過些許成績,甚至,還得到過蒙古方的首腦忽必烈的讚賞:“賈似道這樣的人,若是能夠爲我所用就好了”。在賈似道入朝之時,不但可以不拜,而且,退朝之時,宋度宗總是站起來目送他出殿爲止。

大家都知道,宋朝是宋太祖通過陳橋兵變上位建立起來的,然後,再通過杯酒釋兵權鞏固了皇權,從而,使得自北宋乃至到南宋的歷代君王都奉行“重文抑武”。此種國策的奉行,導致宋朝在對外敵的戰爭中經常處於弱勢狀態,而朝堂內經常是權臣當道,甚至,是奸臣權相!
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遺臭萬年的秦檜,而南宋後期就出現了一位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大權臣—賈似道。

賈似道出身於名門,其家族乃是西漢名臣賈誼之後,祖父賈偉做過地市級的官員。而他的父親賈涉先從一個基層的小官吏高郵尉做起,之後,因自己的努力屢建軍功,做到了軍區司令一級的大官。據記載,賈涉爲官期間,數次擊退金國的進犯。
如:招撫山東義軍並將其安置於淮北等地抗金,此舉不僅節約了軍費,還增強了民族凝聚力。他軍紀嚴明,斬殺臨陣逃脫的將領徐暉,使得當時軍心大震,無不聽從其指揮。即使自己身患重病,當邊境有金國軍隊來犯,他也會帶着病身投入戰鬥,以擊退來犯之敵!
最後,他更是弄得自己是油盡燈枯,在班師回朝路上就去世了。

賈涉之死,感動的當時的宋朝皇帝宋寧宗大哭,追贈賈涉爲龍圖閣學士、光祿大夫。之後,賈涉的女兒被選入宮中,成爲宋理宗的愛妃。話說,虎父無犬子,賈似道憑藉着這樣的家世入朝爲官,仕途上確實是平步青雲,但是,和他的父親賈涉比起來,他在朝爲官可就是混蛋多了。
年少之時,賈似道就喜歡混跡於市井酒館之中,並且,喜歡亂賭。剛入朝爲官時,在沿江、京湖、等地也確實在抗擊蒙古軍隊的戰事上做出過些許成績,甚至,還得到過蒙古方的首腦忽必烈的讚賞:“賈似道這樣的人,若是能夠爲我所用就好了”。
而他卻極力的誇大自己的成績,藉此來成爲壟斷專權的資本。如有一次,元世祖忽必烈要回國都去奪取大汗之位,趁着蒙古軍隊撤走之時,他殺了一百多個蒙古士兵,便趕緊跑到宋理宗面前喊大捷:“各路都大捷,敵人的大軍包圍也被打破了,邊境的敵人已經被幾乎消滅乾淨了”

當權時期,他經常壓制同僚,打擊不順從自己的官員勢力。如:把吳潛一貶再貶,流放到當時的極其落後的廣東龍川,一直到死也未啓用。妒忌賢能,把對自個不滿的武將如:高達、趙葵、曹世雄、杜庶等名將安上貪污嫌疑的帽子,列爲打擊對象。
這使得當時的宋朝軍隊里人心惶惶,將士離心無法守好邊塞,乃至逼得潼川路安撫副使劉整叛國投敵!宋理宗死後,上位的卻是一個大腦發育遲緩,身體多病的宋度宗。這位宋度宗呢?對人是一個智障兒,但是,當上皇帝后什麼廣納嬪妃,縱情聲色,踢球喝酒卻門清的很!
自然,這也就爲賈似道日後繼續專權當政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宋度宗因爲沉迷於享樂,對於朝政大事煩心的很,什麼大臣奏章竟全部交付於自己的一些個妃嬪去做,而朝政處理事宜,全都委託給了賈似道打理,對賈似道更是言聽計從。並且,對他的官位和恩寵也是一加再加:先拜賈似道爲太師,再拜他爲平章軍國重事。

皇帝先允許他三天上一次朝,後來,甚至允許到十天才上一次。而賈似道在政治上更是延續了宋理宗時期的一貫方針,更是變本加厲。程元鳳、葉夢鼎、江萬里等人,前後好幾位都是經過賈似道推薦才當上宰相的,當上後,他們還必須對賈似道惟命是從,做好他的牽線木偶。
如:葉夢鼎爲一個官吏平了反,賈似道卻認爲,對於這個官吏的恩德卻不是出自本人之手,所以,認爲是葉夢鼎在收買人心,於是,便罷免了葉夢鼎屬下的好幾位官員,並且,張榜於朝堂以儆效尤,氣的葉夢鼎要立即辭掉宰相之位。
這事最終讓賈似道母親知道了,她都說:“兒子,你做的太過分了。”賈似道這才特別破例不再繼續追究下去。並且,賈似道的專權和專橫還體現在與宋度宗的關係上。在賈似道入朝之時,不但可以不拜,而且,退朝之時,宋度宗總是站起來目送他出殿爲止。

宋度宗還稱其爲“師臣”而不直呼其名,大臣們更是尊稱他爲“周公”。但是,即使到了如此程度,賈似道爲了鞏固和繼續提升自個的權利,時不時的還撂個挑子嚇一嚇宋度宗,以此,來顯示自己的重要性。
如:在鹹淳二年,賈似道再次辭相,並且,態度堅決的很。這下把宋度宗急的哇哇大哭,並且,要跪下來拜求賈似道留任。當時的執政江萬里,認爲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自古哪有君王跪拜大臣的道理?便趕緊勸說兩人:“陛下您不能夠拜下去,太師您也不要再說辭職了。”
賈似道這才收起了這出貽笑千古的醜戲。

事後,賈似道爲了拉攏還江萬里,惺惺作態的說:“多虧你把皇帝攔下了,不然,我就這就是千古罪人了。”江萬里因不屑與賈似道這等小人爲伍,所以,不願多做理睬。而賈似道則認爲他這是不識抬舉,立即想法將他貶官處理了。
賈似道倒臺後的下場也很難堪,宋度宗去世後,不久他也失勢。謝太皇太后本是隻將他免職貶官到了廣東邊遠一帶,在被押送的路上,他卻死在一個押送自個的小官鄭虎臣手上。這位押送官鄭虎臣如此說道:“我爲天下殺賈,身被刑罰無悔。”
看來,賈似道真到了千夫所指,人神共憤的程度。

明朝抗倭名將俞大猷在木棉庵前的石亭中立下石碑,並親書“宋鄭虎臣誅賈似道於此”。清乾隆年間的龍溪知縣袁本濂,又用一塊石碑將這十個大字重述一遍。旁邊有1936年諸暨人陳琪撰文、漢壽人朱熙寫的《木棉亭記》碑刻。
賈似道在當政時沒有什麼大的作爲,然而,他本人卻是一位極富修養的藝術鑑賞家。他收藏了不少宋朝以前如:王羲之、展子虔等人的名書畫。並且,賈似道頗有才,號稱蟋蟀宰相的他,甚至,還著有一部《促織經》,是世界上最早研究蟋蟀的專著。
參考資料:
【《宋史·賈似道傳》周密《癸辛雜識》、《齊東野語》、劉一清《錢塘遺事》、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