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古老的绿色健康饮品,在中华大地上是枝叶繁茂,种类众多,人人皆知,老少皆宜。

经过岁月的洗礼,千年的历练其自身已被人们赋予了种种人文现象与风情,茶道,茶艺,茶文化应运而生,与时俱进。

茶道、茶艺、茶德,是茶文化的三大核心点。

茶道并不复杂,一语言之,品饮者对茶的感悟称为茶道。

具体形式由茶礼、茶规、茶法、茶技、茶艺、茶心构成,统称茶道六事。修习茶道就是通过对六事的亲力亲为来证悟其中的一种精神,重点在于心而不在于技。

由于我国历史发展方面的某些断层,特别是元朝的出现,使得茶道的发展延续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而在近邻日本却被发扬光大,世界知名,成为日本文化的一种代表和象征。为了与日本茶道有所区分,我国致力于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有识之士,以台湾民俗学会理事长娄子匡教授为代表的一批茶的爱好者们,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立了“茶艺”这个词来代表传统的茶道。另外,也因“茶道”一词过于严肃,中国人对“道”都特别敬重,感觉高高在上,不易接受也不易推广。

现代的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中和了茶道的精神内涵,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而有艺却无道则无精无神。这里所讲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所谓的“道”是在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

茶文化,是人们在饮茶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了茶道、茶艺、茶德、茶联、茶诗、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歌、茶规、茶技、茶精神、茶故事,等等。最早起源于中国。属“中介”文化以茶为载体,体现了东方国家的传统思想道德以及人文精神,广泛地涉及到建筑、音乐、舞蹈、绘画、戏剧、服饰、饮食、医药等诸多领域。

总而言之——

茶道是人的一种艺术修养,

茶艺是让人看的一种表演。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