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熙來攘往的街頭,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騎着一輛老式三輪車,走進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古林鎮禮嘉橋警務室,他顫巍巍地從兜裏掏出1萬元愛心款,小心拜託民警轉捐給慈善機構後,只默默留下“愛心老人”的名字。

圖爲“愛心老人”姜善庭。寧波宣傳部供圖

耄耋老人步履蹣跚的身影,讓許多人動容淚目。而此次1萬元“鉅款”,只是這位“愛心老人”多年來衆多捐款中的一次。10餘年來,他揣着節儉和拾荒所得的積蓄,一路行善,讓汩汩暖流溫潤人心。

圖爲姜善庭所捐善款。寧波宣傳部供圖

“愛心老人”名叫姜善庭,今年88歲,曾是寧波村裏一所學校的代課老師。走進老人位於海曙區藕池村的家,家中的裝修極爲簡單,甚至角落裏還堆放了不少撿來的廢品,這與他一捐就是上萬元的“大方”形成了鮮明對比。

姜善庭的鄰居表示,姜老師每月的退休金有1200餘元,但還是每天騎着三輪車去拾荒,家人和鄰居曾多次勸他,“退休金完全可以維持生活,不必再去撿廢品了。”

圖爲“愛心老人”捐贈證書。寧波宣傳部供圖

但姜善庭卻始終認爲,既然想真心幫助別人,就應該用自己所賺的勞動所得援助。

以吾所能,給爾所需。正是堅守着這一素樸的做人道理,10多年來,這位老人只要身體條件允許,就每天騎着一輛小小的舊三輪車出門撿廢品,廢舊硬紙板、塑料瓶等都是他的“目標”。當三輪車裝滿廢品後,他便拉到家中,達到一定數量後再統一賣給回收站,再將這些錢用於資助困難家庭。

而爲了儘可能積攢捐款,老人更是在生活開銷上一再“節流”,經常每頓只喫素菜,有時一個麪包就可以抵一餐,除了每月喫藥看病外,剩下的錢他都存起來,一月平均能攢800元左右。

圖爲“愛心老人”捐款票據。寧波宣傳部供圖

有一次,姜善庭從新聞上看到寧波鄞州橫溪鎮有個困難家庭,孩子因家貧讀不起書。隨後,姜善庭不顧自己年事已高,坐着公交車,懷揣着4000元愛心款,專程趕到學校,將善款交給孩子老師手中,還買了生活用品送到學生家裏。

這樣的溫情故事不勝枚舉。有一年冬天,寧波集士港鎮一村民的女兒得了白血病。老人知道後,又將自己省下的3000元送到這戶家庭,獻完愛心便蹣跚離開了,沒有留下姓名。

雖然拾荒獲得的收入只是“螢火微光”,但姜善庭依舊將其匯聚起愛的暖流。

今年8月,姜善庭來到海曙區慈善總會,將自己拾荒以及平時省喫儉用積攢下來的5萬元捐至慈善總會,用於資助困難家庭。在他的再三要求下,捐贈證書上只留下了“愛心老人”四個字。

對於這些年資助了多少人、捐贈了多少錢,姜善庭已經模糊,只知道這條行善之路已持續了十來年。“我都一把年紀了,錢對我來說已經不重要了,能幫到有困難的人就是我最大的心願!”肩背微弓、滿面風霜的姜善庭說。

循着這一簡單樸素的願望,我們彷彿能看到這一畫面:十餘年間,無論風霜雨雪,或是酷暑嚴寒,在一條條街道上、在一個個垃圾桶旁,有一位日暮之年的老人步履蹣跚的身影,雖發出微弱的光,卻寫下了博大的愛。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