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胎教對胎兒確實會有很好的效果,一些寶寶在出生後,就會表現出一些音樂方面的天賦。身爲爸爸媽媽,也可以採用胎教的方式,多與胎兒進行交流,講一些溫情的話語,與寶寶建立良好的感情紐帶,這對寶寶出生以後的教育也有很大的好處。

文/暮沐媽咪(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每一個寶寶都是天使賜予媽媽的寶貝。十月懷胎的辛苦,抵不過嬰兒呱呱落地那一刻的喜悅。不管孕期有再多的苦難,爲了寶寶,媽媽都可以變得堅強起來。爲母則強是永恆不變的真理。

母子之間的關係,是一種妙不可言的緣分。當寶寶出生以後,與媽媽的感情最爲深厚,關係也最爲親密。

“我記得臍帶軟軟的”,寶寶講述“宮內記憶”,媽媽聽完有點怕

美樂不相信玄學,也不迷信。“宮內記憶”一說,美樂一直都是將信將疑。但她曾經在玩遊戲的過程中,隨口問過六歲的兒子小可,還記不記得在媽媽肚子裏是什麼樣的?小可說:“記得啊,我記得臍帶軟軟的,肚子裏黑黑的,但是我能聽到媽媽的聲音,很溫暖。”


美樂嚇了一跳,內心很害怕,甚至覺得不可思議。兒子真的記得出生前的事情嗎?

她在網上搜索有關“宮內記憶”的話題,看到不少網友的回答。

藍思小狐:三歲的女兒悄悄告訴我,她在我肚子裏睡得好好的,忽然就看到一束光線照進來,然後她就出生了。不會是真的有“宮內記憶”吧?突然覺得好可怕。

月亮彎彎:我兒子從小就不愛穿高領毛衣,也不喜歡帶圍巾,我問他原因,他說在出生前差點被勒死了。我內心忽然就相信了“宮內記憶”的說法。我生我兒子時,就是孕檢發現臍帶繞頸三週,害怕引起胎兒窒息,纔不得不提前進行剖腹產。

網友衆說紛紜,各抒己見。但是表示有“宮內記憶”者,大有人在。那麼宮內記憶真的存在嗎?

雖然對“宮內記憶”一說並不能完全肯定,但是也無法完全否定。畢竟,胎教在孕期一直比較受重視。許多懷孕女性在孕期都會給寶寶聽音樂、講故事等。

千潯是一個舞蹈愛好者,即便在孕期,也時時在堅持練習舞蹈。她的舞蹈因子在女兒果果身上也是體現得淋漓盡致,小果果從小就很有舞蹈天分,一聽到音樂,就會不由自主扭動身子跳起來。三歲時,她就讓媽媽幫她報了舞蹈班,在同齡寶寶中,跳得非常出色。

通過一項調查數據顯示,大約有三成的寶寶都會有“宮內記憶”。由此可見,“宮內記憶”的說法還是有一定可能的。因此,現代人這麼重視胎教,也是有原因的。


那麼既然宮內記憶真實存在,孕期準媽媽們可別嚇着孃胎寶寶,孕期該怎樣呵護呢?

1、撫摸胎教

在孕期,媽媽用手輕柔地撫摸自己的肚子,養成規律,其實就是很好的胎教方式。逐漸發育長大的胎兒在感受到媽媽的撫摸時,肢體就會受到刺激,與媽媽產生互動。這種胎教方式也是寶寶與媽媽聯繫感情的最好紐帶。

媽媽還可以輕輕地拍自己的肚子,但是一定要注意,不可過於用力,避免胎兒反應過大。如果胎兒反應激烈,就要停止這種拍打的動作了。

2、音樂胎教

想要培養寶寶的音樂細胞,就從胎兒時期做起。不少孕媽非常重視寶寶的音樂胎教,從胎兒三四個月時,就開始給寶寶放一些古典音樂或者節奏輕緩的音樂,讓寶寶從胎兒時期就受到音樂藝術的薰陶。

音樂胎教對胎兒確實會有很好的效果,一些寶寶在出生後,就會表現出一些音樂方面的天賦。


3、語言胎教

語言胎教的作用還是比較大的。愛學習的媽媽,如果在懷孕階段還在看書學習,或者備考,胎兒也會遺傳到媽媽的勤奮和智商,在某些方面也會表現出不一樣的天賦。

阿梅在孕期備考會計師,而且還順利通過了中級會計師職稱。兒子宣萱出生後,就表現得特別聰明。

還有一些孕媽非常重視國學教育,在孕期經常聽一些國學的知識,或者放一些關於國學的幼兒視頻,使寶寶在胎兒時期就受到國學的文化薰陶,以期提高寶寶的國學素養。

身爲爸爸媽媽,也可以採用胎教的方式,多與胎兒進行交流,講一些溫情的話語,與寶寶建立良好的感情紐帶,這對寶寶出生以後的教育也有很大的好處。

“宮內記憶”雖然給人一種玄學的感覺,但是也不能完全不信。想要寶寶聰明、優秀,不僅要重視寶寶出生後的教育,也要重視胎教的作用。在懷孕時期,可以多聽聽音樂,看一些好書,和胎兒多一些互動,都是比較不錯的胎教哦。


今日話題:你知道關於“宮內記憶”的說法嗎?你是如何看待“宮內記憶”的呢?你對胎教又是如何做的呢?如果你有更好的胎教方式,歡迎來與我們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