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與前10艘蒼龍級不同,凰龍號改變了“柴油發電機+斯特林發動機+鉛酸蓄電池”的傳統推進方式,將斯特林發動機和鉛酸蓄電池直接改爲鋰電池模塊,在水下航行時完全依賴鋰電池成爲“純電動潛艇”。鉛酸蓄電池被裝在潛艇上使用已有100多年曆史,發展到現在,性能非常可靠。

3月5日上午,海上自衛隊蒼龍級潛艇第11號艇“凰龍”號(JS Oryu, SS-511)在三菱重工業株式會社神戶造船所舉行“引渡式?自衛艦旗授與式”,正式加入戰鬥序列。


與前10艘蒼龍級不同,凰龍號改變了“柴油發電機+斯特林發動機+鉛酸蓄電池”的傳統推進方式,將斯特林發動機和鉛酸蓄電池直接改爲鋰電池模塊,在水下航行時完全依賴鋰電池成爲“純電動潛艇”。



電池是常規潛艇的核心部件,直接決定潛艇的主要性能。目前,各國常規潛艇基本都是採用鉛酸蓄電池。鉛酸蓄電池被裝在潛艇上使用已有100多年曆史,發展到現在,性能非常可靠。不過,鉛酸蓄電池自身也存在許多缺陷。首先就是體積較大能量密度較低。其次鉛酸蓄電池的容量有使用限制,在高功率和低功率大小電流放電的狀態下容量能差到一倍以上。另外大容量的鉛酸電池組還需要很複雜的輔助系統支持。



現在,海自首次使用鋰電池作爲潛艇的動力系統,是潛艇技術的劃時代革命,在全世界是第一家。鋰離子蓄電池的體積小容量大,能量密度比傳統鉛酸蓄電池高得多,能量輸出比功率較小的斯特林熱力機更強,靜音性能也有大幅提升。當然,大家都知道鋰離子電池的穩定性不如鉛酸電池,安全性能有點讓人懷疑。想必海自自有打算,畢竟日本在電力驅動方面的技術是世界一流的。



可以確定的是,凰龍號潛艇的動力系統由柴油機+發電機+鋰電池+驅動電機組成。這種驅動模式與油電混動汽車非常類似。據日本《世界艦船》雜誌分析,認爲凰龍號潛艇採用的是錳酸鋰電池。電池模組單體長444毫米、寬431毫米、高1647毫米,自重770公斤。整個潛艇約搭載了數百個這樣的電池模組,總重約500到800噸。


目前,蒼龍級還有最後一艘“登龍”號,該艇已於2019年11月6日下水,預計將於明年這個時間段服役,自此,蒼龍級潛艇全部建造服役完畢。下一步,海自將繼續建造新一代“3000噸型潛水艦”,首艇29SS已於2017年12月開工,預計今年下水,2022年服役,該型艇將繼續採用蒼龍的鋰電池驅動技術,服役速度和現在大體一致,每年更新一艘。


說的這裏,估計不少網友都在着急,中國海軍的新一代常規潛艇與蒼龍級比起來怎麼樣?其實,海自因爲無法裝備核潛艇,所以纔對常規潛艇玩命地改進。中國海軍採取的是常規與核動力齊頭並進的發展模式,常規潛艇已有最新的039C型,核潛艇海自也沒法比,因此大家不必太過焦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