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深改“組合拳”助新三板市場升溫 一季度融資額與日均成交環比“雙升” )

2020年一季度新三板市場運行平穩,改革效應逐步顯現。

日前,全國股轉公司發佈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市場發行融資金額56.59億元,環比去年四季度提升31%;交易基礎制度環境改善,二級市場交易便利性提升,三板做市指數與創新成指分別上漲13%、11.51%,盤中日均成交環比提升66.45%。

“今年作爲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政策紅利釋放之年,一季度的市場整體表現明顯趨暖,主要體現在五大方面。”北京南山投資創始人周運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首先表現爲三板做市指數時隔26個月後重新收復1000點基準點位,站穩並持續反彈;其次是二級市場上,集合競價撮合次數的比例大幅提高以及轉做市企業的數量增加,大幅度提升了交易頻率和成交概率;其三是新三板投資者的信心回升,開戶量上升,資金流入明顯,進而推動了新三板流動性的回暖;其四是定增和併購重組重新活躍,融資功能提升;其五是擬精選層企業已破百家,掛牌企業對改革信心滿滿。

全國股轉公司數據顯示,一季度股票定向發行融資額上升,普通股發行105次,融資56.59億元,金額環比回升31.33%;16家掛牌公司擬向超過35名新增股東發行股票,募集資金合計5.77億元,平均單次發行新增股東人數54人;一季度掛牌公司共計收購24次,涉及金額合計19.44億元,金額環比上升1.85倍。

“這表明一季度新三板市場定向發行改革初見成效,掛牌公司收購規模回升。”華財新三板研究院副院長、首席行業分析師謝彩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深改之後的新三板市場充分考慮到掛牌企業多爲民營中小企業的特徵和需求,在定向發行方面取消單次發行新增股東不得超過35人的限制,並允許企業實施自辦發行,目前超百家掛牌企業正在實施自辦發行,定向發行時長和發行費用均明顯降低。

安信證券分析師諸海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改革後新三板融資效率明顯改善,今年市場融資功能有望恢復。在併購方面,一季度新三板涉及金額合計19.44億元,其中上市公司收購掛牌公司總金額爲9.55億元;上市公司發起併購的標的均爲基礎層公司,行業集中在生物醫藥、專用設備等領域。

另外,二級市場運行質量改善,市場估值合理修復。全國股轉公司數據顯示,創新層集合競價股票日均撮合次數由2019年12月30日規則實施前兩週的1.9次提升至一季度的4.2次,基礎層由1次提升至1.7次;一季度新三板各指數呈回升態勢,股價上漲帶動市場估值水平持續提升,三板做市60日市盈率由上年末的20.30倍上升到22.25倍,創新成指相應由19.36倍上升到22.30倍。

在謝彩看來,全面深改在二級市場交易方面 “增加交易撮合頻次”“調整最小申報數量”等舉措,這一系列“組合拳”使得盤中成交活躍度明顯提升,換手率不斷提振,有效改善整個市場的流動性。

記者注意到,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效應逐步顯現,也是市場預期全面改善後各方參與者相互作用的結果。

謝彩進一步分析稱,基於市場分層展開的差異化制度安排以及轉板制度設計,爲企業鑄造了一條清晰的成長之路,讓企業和投資者都看到優質掛牌企業的未來發展潛力,因此目前價值被低估的新三板企業,不僅受到投資者的關注,還受到併購方的青睞,開啓了深改後上市公司、券商做市商、投資者“買買買”的節奏,帶動融資併購金額、發行金額、交易金額明顯增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