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中國人自古以來都愛玉,愛的不僅是玉石獨有的溫潤質地,更是它們背後所蘊含的寓意文化。
最爲人熟知的就是男戴觀音女戴佛,觀音的諧音“官印”,能保佑男子升官發財、前途無量;而佛的諧音爲“福”,能給女子帶來福氣、消災解難。
總之,人們大多都是抱着求取吉祥的目的而佩戴。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玉是集審美和仁德於一身的文化載體,但凡愛玉之人都有一種“謙謙君子”的高尚品質。
然而,一件玉石的美,不是從挖出來就能看到的,它的美與文化內涵離不開能工巧匠的雕琢。那麼在古代,沒有機器的幫助,古人是如何加工玉料的呢?
中國人對玉的加工,最早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那個時候還沒有金屬冶煉技術,想要切割、打磨玉石,只能採取“以石攻玉”的辦法。
利用高硬度的石頭,打鑿、刻玉、劃線、磨玉成形,這就是所謂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根據考古學研究,科學家在內蒙的紅山文化遺址發現了上古時代的析木玉文物。
這些玉器鑄造於七八千年前,製作工藝的優良程度,在今日依然令人歎爲觀止。
其中,被稱爲中華第一龍的玉豬龍,就是這批文物中的代表。
可見,我們華夏民族的先人們,早在文明曙光之初,就已經開始擁有精良的玉雕刻工藝了。
後來到了漢朝,玉器的製作工藝達到第一個黃金時期,而且從帝王將相到市井白衣都擁有玉器。而正是在那個時代,玉石被賦予了道德的象徵,即玉之五德:仁、義、智、勇、潔。
在唐宋時代,玉成爲一種士大夫階層身份的象徵,雕刻技藝達到巔峯狀態,成爲一種炫富炫身份的世俗化首飾。
明清以後玉石的雕刻成爲了一種文化,其中不乏乾隆時期著名的大型玉雕大禹治水圖玉山,以及其他玉材加工後的名品。
今天,玉雕的工藝水平已經達到了非常先進的地步,古老傳統技法結合高精度加工技術,流光溢彩,美妙絕倫。
工藝師在製作過程中,會根據不同玉料的天然顏色和自然形狀,經過精心設計、反覆琢磨,才能把玉石雕製成精美的工藝品。
當然,這期間他們還會用到各種雕刻技法,比如下面這幾種:
①圓雕
圓雕是玉雕中最基本的雕刻技法,它又叫做立體雕,方法就是從玉石的各個方位進行雕刻,所以特別注重各個角度和方位的統一、和諧與融合。
②浮雕
浮雕不只是玉雕工藝中的一個手法,這項工藝存在於世界各地,許多國家的神廟、雕塑、墓碑、洞窟中都有浮雕作品的出現。
浮雕的材質也不限於玉石,其它的如木頭、金屬等都可以進行雕刻。
浮雕的神奇之處就在於,它既可以是立體的,也可以兼備平面的形態;既可以獨立存在,也可以依附在其它載體上。浮雕通常可以分爲高浮雕、中浮雕和淺浮雕。
△淺浮雕。平面感較強,更大程度地接近於繪畫形式。
△高浮雕。立體感強,看重近景、中景、遠景的整體構圖。
③鏤雕
鏤雕,也稱透雕,也就是穿透玉料,鏤空雕刻,從而在玉件中存在許多兩面相通的空間。
小拓展
特殊的玉雕工藝
①俏色巧雕
俏色巧雕,就是利用玉的天然色澤進行雕琢的一種工藝。
因爲有些天然形成的玉料中帶有一些雜色,棄之可惜,匠人便以雜色部分的形與色爲基礎進行設計,通常以主色作底,兼色作俏,以顏色不混、不靠,物象逼真爲好。
②薄胎玉器
薄胎玉器是玉雕行業中最高深的技藝。它由古代波斯傳到中國,早期叫做“痕都斯坦式玉器”,簡稱痕玉。
乾隆本人非常酷愛這個品種,不過後來他去世後,就面臨失傳了。
薄胎器皿通常都選用碧玉、青玉,而非白玉,因爲薄胎工藝可以淡化玉的色澤,使玉質泛白,看起來更加輕巧,凸顯玉器的透度。
③壓絲嵌寶
壓絲嵌寶和我們之前常說的花絲鑲嵌有着異曲同工之妙,在玉器上壓金銀絲、鑲嵌上寶石,就是壓絲嵌寶了。
壓絲對技術的要求也很高,需要在玉器上刻上槽線,然後把金銀絲用小錘敲進槽內組成圖案,這樣才能使金銀絲和玉器在一個平面上。
④環鏈玉器
環鏈玉器又叫做鏈雕,這種雕刻方法最大的難度在於“取其材而不能離其體”。
玉石要求質細性堅,而且爲了保證環鏈的完整性,石料的體積要足夠大。
而在工藝方面,每個環節都要求精準,不能出半點岔子,如果有一個地方出錯,那就前功盡棄了。
在中國還有四大主流玉雕流派,分別爲海派、揚派、北派以及南派四大玉雕派系,經過幾千年的不斷探索與積累,四大玉雕流派風格各異,卻又殊途同歸,寶迷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
海派玉雕:以上海滬江文化爲核心的玉石雕刻藝術風格的派系。玉器(以復古青銅器款式爲主)精雕細琢;造型生動傳神,栩栩如生。
北派玉雕:以京津文化核心的雕琢風格,特點是莊重大方、古樸典雅。
揚派玉雕:以淮揚文化爲核心的玉雕工藝,講究章法和層次,工藝精湛,造型古雅秀麗,其中以巨雕、山子雕最具特色。
南派玉雕:以廣東嶺南文化爲主,由於受到竹木牙雕工藝和東南亞文化的影響,南派玉雕以立體鏤空雕刻爲最大特色,技藝精湛細膩,宛如鬼斧神工。
玉雕在設計思路方面可以大致分爲:傳統設計素材和現代設計素材。
傳統設計素材主要以古樸的瑞獸、十二生肖、神佛法相、珍奇植物。
其中的文化內核是來源於老祖宗以玉喻人,以玉明志。
現代設計素材,則是在傳統設計思路的基礎上,一方面更加精緻,以及更加符合現代審美;
另一方面也會有更多充滿時尚感的設計湧現出來,比如同時展現東方神韻與西方審美的新潮款式。
玉雕憑藉它獨特的靈犀之韻,優雅之美,可以與女人常相伴,而其中傳承了幾千年的悠久文化,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和發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