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这一典故在中国千古流传,至今已是耳熟能详。罗贯中在其小说《三国演义》中对这段故事进行过大笔墨的描写,然而,当年刘备有没有“三顾茅庐”,还是诸葛亮“毛遂自荐”,今天仍是一个有争议的历史疑案。


正方认为历史上刘备的确曾三次拜访诸葛亮,请他出山辅佐帝业,理由有两个。

第一 、此事被史料记载下来,有史可考,证据确凿。陈寿的《三国志》有记载“凡三往,乃见”。

诸葛亮本人在《出师表》也说过:“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荀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部,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声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对于此事,诸葛亮不可能冒君之死罪的风险,无中生有。

第二、从当时的局势来考虑,刘备正面临着曹操几十万南征大军的威胁,确实急需像诸葛亮这样的人才辅佐他走出困境。


反方的观点是刘备“三顾茅庐”是假,诸葛亮“毛遂自荐”才是真。

依《魏略》来看,刘备电兵于樊城时,曹操方已统一黄河以北,下ー步计划是攻击荆州。诸葛亮带着自己的预测,北行见刘备。刘备与诸葛亮初次相见时,看诸葛亮年纪轻轻,没有重视他,以诸生对待之。

后来,诸葛亮通过谈论对当时政局的对策,才逐步改变了刘备对自己的冷淡态度。最后,刘备才“以上客礼之”。西晋司马彪《九州春秋》也作过相同的记载。


换个角度思考,当年天子刘备三顾于茅庐之中,应算是轰动之举,各家应争相记载和“爆料”。事实上,纵览整个三国史料以及相关历史人物,除陈家外,再也没有一人提到刘备三顾于诸葛亮茅庐的事,这在现在看来是无法想象的。

还需要指出的是,陈寿的《三国志》,准确来说就是诸葛亮的《出师表》。再说,当时的诸葛亮只不过是个二十七岁的青年,正为满腹才略无用武之地忧愁。与其说刘备需要诸葛亮,还不如说诸葛亮更需要刘备。


相反,刘备则是个有声望的政治家,“天下谁人不识君”。刘备不可能去三次拜访诸葛亮,诸葛亮向刘备自我推荐倒很有可能,这符合他积极进取的性格:寒窗苦读,剖析天下之大势,待时机成熟,主动求见刘备。

《三国演义》之所以对“三顾茅庐”予以浓墨重彩,无非是为增加小说的精彩度,更多地占领市场份额罢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