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寧12月5日電 (陳秋霞 郭霞)12月5日,中國古代科技展廣西巡展在廣西科技館開幕,爲公衆獻上一場回味無窮的“古典科技盛會”。

圖爲學生們在觀展。 陳秋霞 攝

此次廣西巡展共精選68件套展品,分爲天文、機械、建築、軍事、井鹽開採及科普活動六大展區,通過模型、實物、圖片陳列和現場科普體驗活動等方式,系統介紹了中華民族數千年文明中的科技發展歷史,向觀衆展示古代中國在科學技術和工藝方面的卓越成就,以及科技人物典籍和科技思想方法。

展品中,既有曾經領先世界300餘年的天文裝置——簡儀,也有“開創了世界機械鑽井先河”的井鹽開採機械,還有中國火箭武器“一窩蜂”等。

圖爲學生們體驗印刷術。 陳秋霞 攝

“在沒有GPS的古代,人們發明了指南車。指南車利用了機械傳動的自動控制裝置指示方向,古代帝王出行時就靠它‘導航’。”專家志願者代表羅裏熊在接受採訪時說,此次展出的古代科技成果凝聚了中華民族智慧,體現了古人的創新精神,對激發青少年的科技興趣有很大幫助。

圖爲展出的指南車,這是古代一種能夠指示方向的車子。 陳秋霞 攝

羅裏熊介紹,中國自古以農業立國,本次展出的農業機械的種類繁多、構思巧妙、工藝精湛,有些沿用至今,如扇車、手搖翻車和榨油機等。

學生梁春月在參觀古代科技展覽後,對古人的智慧表示讚歎,“井鹽開採機械太精妙了,古人發明的溼度計也很贊。他們用羽毛、木炭測量空氣溼度,太聰明瞭。”

圖爲展出的地動儀。 陳秋霞 攝

本次展覽由中國科學技術館、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共同主辦,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學技術館、廣西青少年科技中心、廣西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廣西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聯合承辦,將持續到2019年3月10日。(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