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給我依次詳細解釋說明一下各個句式的意思及用法。請舉例說明:1:使動用法2:意動用法3:名詞作狀語4:名詞用作動詞5:賓語前置6:判斷句7:被動句...

  1:使動用法
  使動用法:使動用法是指謂語動詞對賓語含有“使它怎麼樣”或“使它成爲什麼”的意味,它能讓賓語具有“使動”動詞所賦予的行爲和性狀。
  一、動詞使動用法。
  例1:行仁義而懷西戎,遂王天下。(《五蠹》
  懷:使……歸順。
  例2:直可驚天地,泣鬼神。(《〈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驚:使……震驚。
  泣:使……悲泣。

  二、名詞使動用法。
  例1: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諸侯。(《毛遂自薦》
  臣:使……稱臣。
  例2: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鴻門宴》
  王:使……爲王。

  三、形容詞使動用法。
  例1:既來之,則安之。(《季氏將伐顓臾》
  安:使……安。
  例2: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碎於柱矣!(《廉頗藺相如列傳》
  急:使……急。
  http://vvv.hcysy.yanb.cn/kan.php?id=0000139860

  2:意動用法
  所謂意動動詞,就是含有認定意義的動詞,它對賓語含有“以爲什麼”或“以爲怎樣”的意思,或者把賓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看成是什麼或看成怎樣。古漢語表示意動的動詞有“以……爲……”、“以爲”、“爲”等。如:

  市人皆以贏爲小人。(都市裏的人都認爲我侯贏是個小人。)《信陵君竊符求趙》

  皆以美於徐公。(全都認爲我比徐公美。) 《鄒忌諷齊王納諫》

  但是,在古漢語裏,可以有另外一種表示方法,它可以不用意動動詞,而用別的詞來代替意動動詞,並簡化結構,我們稱之爲意動用法。

  一、名詞用作意動動詞。

  名詞用作意動動詞,就是把名詞放在賓語前面,把賓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看成是這個名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如:

  孟嘗君客我。(孟嘗君把我當作客人。) 《馮諼客孟嘗君》

  侶魚蝦而友麋鹿。(把魚蝦當作伴侶,把麋鹿當作朋友。) 《前赤壁賦》

  二、形容詞用作意動動詞。

  形容詞用作意動動詞,就是把形容詞放在賓語前面,把賓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看成是這個形容詞所表示的看成怎樣。形容詞用作意動動詞後所構成的動賓式,所表示的內容和古漢語的“以……爲……”一樣。如:

  成然之。(成名認爲他的妻子的話很對。) 《促織》

  又安敢毒耶?(我又怎麼敢認爲這個差役痛苦呢?) 《捕蛇者說》

  吾妻之美我者。(我的妻子認爲我美。) 《鄒忌諷齊王納諫》

  吾羞。(我認爲處在藺相如的下位很羞恥。) 《廉頗藺相如列傳》
  http://blog.sina.com.cn/u/48ba0b4e0100034g

  3:名詞作狀語
  名詞作狀語

  在古代漢語中,名詞直接用作狀語。而在現代漢語中除時間名詞、方位名詞外,這種用法卻很少。

  一、一般名詞作狀語

  (一)表示比喻。這類狀語,一般可用“象……那樣地”或“跟……似的”對譯。

  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項伯也拔劍起舞,常常用身體像鳥張開翅膀那樣掩護劉邦) 《鴻門宴》

  (二)表示態度。把動詞的賓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當作用狀語的那個名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來對待。可譯成“把……當作”。

  君爲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你替我請他進來,我要像對待兄長一樣對待他。) 《鴻門宴》

  (三)表示處所。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憑秦王那樣的威風,我藺相如敢在秦的朝廷上呵斥他) 《廉頗藺相如列傳》

  (四)表示工具。

  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貴州沒有驢子,有喜歡多事的人用船把驢子運進貴州。) 《黔之驢》

  (五)表示方式。可用“按照……”、“用……”結構。

  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官吏百姓能夠當面指摘我的過錯的,得上等獎賞) 《鄒忌諷齊王納諫》

  二、時間名詞作狀語

  (一)名詞狀語和中心詞,常用“而”、“以”連接。

  長驅至齊,晨而求見。(馮諼長途不停頓地快速回到齊國,清晨就去求見孟嘗君) 《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

  (二)時的用法。

  1、上古,“時”譯爲“以時(按時)”。

  學而時習之。(學了知識又按時溫習它。) 《論語》》

  2、“時”用在句首,主語之前,譯爲“那時”、“當時”。

  時先主屯新野。(當時先主駐紮新野) 《三國志·諸葛亮傳》

  (三)“日”、“月”、“歲”的用法。

  1、放在具有行動性動詞前,表示行動的頻數和經常。

  宮中尚促織之戲,歲徵民間。(皇宮裏嗜好都蟋蟀的遊戲,每年向民間徵收。) 《促織》

  2、“日”放在表示發展變化的動詞或形容詞前面,當“一天天地”講,表示情況的逐漸發展。

  鄉鄰之生日蹙。(我同鄉的鄉鄰們,生計一天比一天窘迫。) 《捕蛇者說》

  3、“日”用在句首主語前, 當“往日”、“從前”講 。

  日衛不睦,故取其地。(從前衛國不合睦,因此奪取了它的土地。)《左傳·文公十年》
  http://blog.sina.com.cn/u/48ba0b4e0100033i

  4:名詞用作動詞
  名詞活用爲動詞

  1. 名+代

  (代詞一般不受名詞的修飾,而經常用於動詞的賓語)

  例:驢不勝怒,蹄之 用蹄子踢

  從左右,皆肘之 用胳膊肘碰

  公子怒,欲鞭之 用鞭子打他

  見白書,乃鑽火燭之 用火把照

  父曰:“履我” 穿上鞋

  買五人之 函之 用木匣裝

  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 命名

  2. 名+名

  (當兩名詞關係不是聯合,偏正或同位時,其中一個用如動詞)

  例:大楚興,陳勝王 稱王

  許子冠乎 戴帽子

  使天而雨珠 下

  雨麥於岐山之陽 下

  衣素衣而出 穿

  (有時可構成動補關係,此時後一名詞多爲方位名詞)

  例:沛公軍霸上 駐紮(在)

  欲王關中 (在關中)稱王

  晉軍函陵

  3. 副+名

  (名詞一般不受副詞修飾,副詞是經常修飾動詞的)

  例:既而彌月不雨 不(下)雨

  晉靈公不君 不(行)君道

  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不歸咎上天

  秦地可盡王也 全部統治

  子墨子不聽,遂北 就往北走了

  秦師遂東 就向東出發了

  (注意:“非”後的名詞不用如動詞,因它本來就是修飾名詞謂語的)

  例:非我即他 不是我就是他

  天又大風 (颳大風)

  皆玄衣白刃 (都穿黑衣,提着雪白的刀)

  4. 能願動詞+名詞

  例: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能游泳

  於諸侯之約,大王當王關中 應當在關中稱王

  左右欲刃相如 想要殺相如

  王曰:“吾亦欲東耳” 想向東進擊

  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識其本名

  5. 名詞+介賓

  (這個名詞又不是句子的主語或另一動詞的賓詞,用如動詞)

  例:唐浮圖慧褒舍於其址 築屋居住

  6. 介賓+名

  例:亭以雨名 西與韓境 由山以上五六里

  7. 所+名

  例:置人所罾魚腹中 (魚網 用網捕來)

  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館 (住所 住)

  館:修理客人住的地方

  8. 名+者

  例:趙王之子孫侯者 (侯爵 封侯)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雉兔者往焉 (打雞獵兔的人)

  9. 連詞“而”前後的名詞在一定條件下用如動詞

  例:項王雖霸天下而臣諸侯,不居關中而都彭城。臣:使……臣服 都:定都

  不耕而食,不蠶而衣 蠶:養蠶 衣:穿衣

  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 縉紳:做官

  項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 西:向西進軍

  去今之墓而葬焉

  凡富貴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

  緹騎按劍而前

  進城梯而下之 梯:放上梯子 下:使動

  (當這個名詞前雖無動詞,但可以和“而”後動詞構成主謂關係時,不爲動詞,如“人而無信”。所以只有當“而”前的名詞既非主語又非賓語時,此名詞才用如動詞)
  http://blog.shbbs.cn/user1/391/archives/2005/1431.html

  5:賓語前置
  賓語本來應該放在動詞後邊
  有的需要放前邊
  所以就前置了
  條件是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
  倒裝句(賓語前置;狀語後置;定語後置;主語後置)
  賓語前置
  1、 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這類賓語前置,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賓語必須是代詞;二是必須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詞表示。在這種情況下,代詞賓語要放在動詞之前和否定詞之後。例如:
  《碩鼠》:“三歲貫汝,莫我肯顧。”“莫我肯顧”應理解成“莫肯顧我”。
  忌不自信《鄒忌諷齊王納諫》〈戰國策〉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於國也》〈孟子〉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否)焉。(之,賓語提前的標誌) 《師說》
  古之人不餘欺也! 《石鐘山記》蘇軾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餘情其信芳(美好)。 《離騷》屈原
  東望愁泣,若不自勝。 《柳毅傳》李朝威
  見大王愛女牧羊於野,所(代詞,“之人”)不忍視。 《柳毅傳》李朝威
  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 《齊桓晉文之事》〈孟子〉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齊桓晉文之事》〈孟子〉
  而良人未之知也。 《齊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2、疑問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問代詞“誰”、“何”、“奚”、“安”等做賓語時往往放在動詞的前面。
  例如:《鴻門宴》:“良問曰:‘大王來何操?’”“何操”應理解爲“操何”
  吾孰與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戰國策〉
  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寡人之於國也》〈孟子〉
  彼且奚適也? 《逍遙遊》〈莊子〉
  彼且惡(何)乎待哉? 《逍遙遊》〈莊子〉
  沛公安在? 《鴻門宴》〈史記〉
  夫晉,何厭之有?(之,賓語提前的標誌) 《燭之武退秦師》〈左傳〉
  吾實爲之,其又何尤(怨)? 《祭十二郎文》韓愈
  洞庭君安在哉? 《柳毅傳》李朝威
  無情郎安在? 《柳毅傳》李朝威

  3、介詞賓語提前: 在現代漢語中,介詞後面跟着賓語,組成介賓結構,用來修飾動詞謂語。在文言文中,介詞賓語往往置與介詞之前,形成一種倒置的現象。例如:

  《岳陽樓記》:“臆!微斯人吾誰與歸?”“誰與歸”應理解爲“與誰歸”。

  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託於趙? 《觸龍說趙太后》〈戰國策〉
  不爲者與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異? 《齊桓晉文之事》〈孟子〉
  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何以能田(畋)獵也? 《莊暴見孟子》〈孟子〉
  不然,籍何以至此? 《鴻門宴》〈史記〉
  餘是以記之。 《石鐘山記》蘇軾
  將子無怒,秋以爲期。 《衛風•氓》〈詩經〉
  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陳情表》李密
  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齊桓晉文之事》〈孟子〉
  奚以知其然也? 《逍遙遊》〈莊子〉

  4、特殊結構:用"之"、"是"將賓語提前。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個古代)

  宋何罪之有?(宋國有什麼罪過?)
  惟命是聽 (成語)
  惟利是圖 (成語)
  惟馬首是瞻 《馮婉貞》
  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韓愈

  惟你是問。

  5、普通賓語前置
  在一般性的賓語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語感。

  賓語前置總結

  文言文中,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一般置於動詞或介詞之後,但在一定條件下,賓語會前置,其條件是:

  第一、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介詞的賓語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記.項羽本記》)這種類型的句子關鍵是作賓語的疑問代詞(像:誰、何、奚、曷、胡、惡、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詞“以”的賓語比較活躍,即使不是疑問代詞,也可以前置。如:“餘是以記之,以俟觀人風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說》)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詞,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有兩點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須有“不”、“未”“毋”、“無”、“莫”等否定詞);二是代詞作賓語。如:“時人莫之許也。”(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正常語序應該是“時人莫許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前取動詞前,以突出強調賓語。這時的“之”只是賓語前置的標誌,沒有什麼實在意義。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韓愈《師說》)有時,還可以在前置的賓語前加上一個範圍副詞“唯”,構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圖”、“唯命是從”等。

  第四、介詞賓語前置的情況除了第一種情況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方位詞、時間詞作賓語時,有時也前置;例如:“業文南向坐。”(《史記.項羽本記》)意思是“業文面向南坐。”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8306773.html
  6:判斷句
  一、判斷句的定義:

  判斷句是根據謂語的性質給句子分類得出的一種句型,一般是用名詞或名詞性詞組作謂語,對事物的屬性作出判斷,即說明某事物是什麼,或不是什麼。

  理解判斷句需要注意以下兩點:

  1、 動詞謂語句不是判斷句

  尤其是用“爲”構成的句子有時與判斷句十分相似。例如:
  “潁考叔爲潁谷封人。”
  “夫執輿者爲誰?”
  這兩句中的“爲”似乎都可以譯成“是”,因此有人把這樣的句子理解成判斷句。這是一種誤解。需要指出的是,在古代漢語裏,“爲”是一個意義十分廣泛的及物動詞,對它的解釋應該根據文意而定。用“爲”的句子屬於敘述句。有些意思上很像是判斷句的“爲”字句,如上面所列例句,其實都還是敘述句。
  2、 語義上不表示判斷的句子不是判斷句

  例如下面的文句: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
  “蟹六跪而二螯。”
  這兩句都是名詞充當謂語的句子。但是很顯然,這兩句的意思並不表示判斷,而是進行描寫。因此儘管它們是名詞謂語句,但卻不是判斷句。
  二、古代漢語判斷句的特點

  古代漢語的判斷句和現代漢語 不同,一般不用系詞“是”,而是用名詞性謂語直接表示判斷。在句子的末尾,常常可以加上語氣詞“也”加強判斷句的肯定確認語氣。

  例如:
  “南冥者,天池也。”
  “是社稷之臣也。”
  後句的“是”是句子的主語,而不是判斷詞。
  “是”在古代漢語裏本是一個指示代詞,它的基本意思是“此”(這)。可以充當句子的主語、謂語、定語等。

  “是”充當主語的如上句。
  “是”充當謂語的如:
  “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是”的意思是“認爲……是對的”,即認爲汲黯的意見是對的。
  “是”充當定語的如:
  “是歲,元和四年也。”
  作爲系詞的“是”,是後來發展而成的。判斷“是”成爲系詞的標準是,在“是”的前面另有名詞性(或代詞)成分存在。

  “此是何種也?”(《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這是戰國時期的用例。
  “是是帚彗,有內兵,年大孰。”(《馬王堆三號漢墓帛書》)這是漢代的用例。
  很顯然,這兩句的“是”已經成爲系詞。
  三、古代漢語判斷句的基本形式

  構成古代漢語判斷句的基本條件是名詞性詞語直接充當謂語。並且,可以在謂語後面用語氣詞“也”加強判斷語氣。還可以在主語後面用代詞“者”復指主語。 這樣,根據用不用“者”、“也”的各種情況來看,古代漢語的判斷句共有四種基本形式。

  1、 主語,謂語+“也”。(“制,巖邑也。”)
  2、 主語+“者”,謂語+“也”。(“兵者,兇器也。”)
  3、 主語+“者”,謂語。(“兵者,兇器。”)
  4、 主語,謂語。(“兵,兇器。”)
  在判斷句的主謂語之間還經常出現副詞充當狀語。例如,用副詞“非”表示否定判斷。

  否定判斷例如:“身非草木”;“是非君子之言也”。這裏的“非”雖然可以譯作“不是”,但它的詞性爲副詞,而不是系詞。
  又如用語氣副詞“則”、“即”、“誠”、“乃”等加強判斷語氣,用範圍副詞“皆”表示判斷的範圍等,也是判斷句常見的情況。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梁父即楚將項燕。”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吾乃梁人也。”
  “是皆秦之罪也。”
  有個別帶動詞“爲”的句子也表判斷,如:“餘爲伯儵”

  四、古代漢語判斷句的表達功能

  1、 表示類屬關係。

  “滕,小國也。”
  2、 表示等同關係。

  “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紂之三公也。”
  3、 表示比喻。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4、 表示主語同謂語之間有某種邏輯關係。

  “夫戰,勇氣也。”“曹公,豺虎也。”
  5、 表示造成某種結果的原因。

  “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4153560.html

  7:被動句
  什麼是被動句? 所謂被動,是指主語與位於之間的關係是被動關係,也就是說,主語是位於動詞所表示的行爲的被動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動者、實施者。

  用“爲”表被動

  “身死人手,爲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用“被”表被動

  “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忠心卻被別人誹謗,能不怨恨嗎?)

  用“見”表被動

  “……徒見欺”(……白白地被欺騙)

  用“於”表被動

  “受制於人”(被人控制)
  “不能容於遠近。”(不能被鄰里所容)

  文言文中,被動句的主語是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爲被動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動者,施事者。在古漢語中,在古漢語中,被動句主要有兩大類型:一是在標誌的被動句,即藉助一些被動詞來表示,二是無標誌的被動句,又叫意念被動句。
  有標誌的被動句,大體有以下幾種形式:
  動詞後用介詞“於”表被動,“於”起介紹引進動作行爲的主動者的作用。如:“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史記.屈原列傳》)這裏“惑”、“欺”的動作是由“於”後的“鄭袖”、“張儀”發出來的。
  有時也在介詞“於”或動詞前加“受”,形成“受......於......。”的形式表被動。如:“吾不能舉金吳之地,十萬之從,受制於人。”(《資治通鑑》)
  用“見”、“於”,“見......於......。”表被動。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同上)“暴見於王。”(《孟子.梁惠王下》)
  “見”有一種特殊用法和表被動的“見”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實或見怒也。”(《答司馬諫議書》)這裏的“見”不表被動,它是放豐動詞前,表示對自己怎麼樣的客氣說法,像現代漢語中的“見諒”等那爲此種用法。用“爲”,“爲......所.....。”表被動。如:“(巨)偏在遠郡, 行將爲人所並。”(《資治通鑑》)
  用“被”表被動。如:“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張溥《五人墓碑記》)無標誌的被動句,這種情況是指沒有被動詞的被動句。如:“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資治通鑑》)這裏的“逼兵勢”是“被兵勢所逼”的意思。

  被動句
  被動句是表示被動意義的句子。文言中,常常藉助一些介詞表示被動。
  1.用介詞“於”“受……於……”表被動(“於”引出動作的主動者)。例如:
  則今之高爵顯位,一旦抵罪,或脫身以逃,不能容於遠近。(張溥《五人墓碑記》)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餘。(韓愈《師說》)
  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衆,受制於人。(司馬光《赤壁之戰》)
  2.用“爲”“爲……所……”(“爲”引出動作的主動者)或“……爲所……”表被動。
  例如:
  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爲天下笑。(歐陽修《伶官傳序》)
  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爲用者。(司馬遷《陳涉世家》)
  今不速往,恐爲操所先。(司馬光《赤壁之戰》)
  有如此之勢,而爲秦人積威之所劫。(蘇洵《六國論》)
  不者,若屬皆且爲所虜。(司馬遷《鴻門宴》)
  3.用“見”“見……於……”表被動(“於”引出動作的主動者)。例如:
  動見瞻觀,何時易乎? (曹丕《與吳質書》)
  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莊子·秋水》)
  4.用介詞“被”表被動。例如:
  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張溥《五人墓碑記》)
  參佐無不被系束。(《世說新語·桓南郡好獵》)
  5.動詞本身表被動。這是意念上的被動句,需要根據上下文來判別。例如:
  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 (《左傳·鄭伯克段於鄢》)
  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