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趣鏈科技官網介紹,該公司成立於2016年,專注於區塊鏈技術產品與應用解決方案,由陳純院士擔任董事長,浙大計算機和軟件學院7位老師爲聯合創始人。值得注意的是,浙大網新投資了一家區塊鏈企業——杭州趣鏈科技有限公司,陳純爲該公司董事長。

原標題:爲政治局講課的院士,還是區塊鏈公司董事長

旗下公司已是“準獨角獸”

中國工程院官網顯示,陳純1955年12月11日出生於浙江象山,1982年畢業於廈門大學數學系,1990年獲浙江大學計算機應用專業博士學位,2015年當選爲中國工程院院士。

陳純常年在浙江大學工作,曾任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軟件學院院長,現爲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

陳純曾在浙江大學旗下上市公司——浙大網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任職。2001年9月,天然科技公司更名爲浙大網新公司,陳純出任總裁兼CEO;2002年8月至2010年4月,他擔任浙大網新的董事長;此後到2014年4月,他爲浙大網新名譽董事長。

值得注意的是,浙大網新投資了一家區塊鏈企業——杭州趣鏈科技有限公司,陳純爲該公司董事長。

2018年6月,趣鏈科技完成12億元B輪融資,創國內區塊鏈領域最大單筆融資紀錄,投後估值約30億元,成爲區塊鏈行業的第一個準獨角獸企業。

陳純

據趣鏈科技官網介紹,該公司成立於2016年,專注於區塊鏈技術產品與應用解決方案,由陳純院士擔任董事長,浙大計算機和軟件學院7位老師爲聯合創始人。

截至2019年9月,趣鏈科技已申請專利109項,獲得軟件著作權40餘項,獲得授權專利2項,並在2017年公佈的全球區塊鏈專利榜中排名世界11,中國第8。

目前,趣鏈科技的合作伙伴包括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聯、上海證券交易所、光大銀行、興業銀行、浙商銀行、北京銀行、德邦證券等。

第一次坐火車進杭州,他熱淚盈眶

據《都市快報》報道,陳純出生於浙江象山石浦,以前這裏是個偏僻的漁港古鎮。1974年,高中畢業的陳純插隊落戶在東海上的一個叫高塘的海島,沒電又缺水,條件十分艱苦。

由於表現突出,1976年初夏,陳純作爲知青代表出席浙江省首屆上山下鄉知識青年代表大會,21歲的他第一次坐汽車到寧波,第一次坐火車到了省城杭州。當火車鳴着汽笛嗚嗚地通過錢塘江大橋時,陳純激動得熱淚盈眶。

在杭州的六天,用陳純的話說,“真有泥腿子一下步入人間天堂的感覺”。自那以後,陳純愛上了杭州。在離開杭州的火車上,陳純在日記中寫道:“回去後一定要更加努力幹活,當好新一代的農民,爭取每年能來杭州開會……”

1977年,陳純參加了“文革”後的首次高考。因爲從小喜歡看書,他的語文考得特別好,有道試題,因爲答得太出色還額外加了分。但陳純最終沒有報考文科,而是選擇了廈門大學數學系。

陳純說,當時看了徐遲的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爲之着迷。數學家陳景潤畢業於廈大數學系,陳純就報考了廈大數學系,因爲成績優秀如願被錄取。

大三時,陳純在圖書館偶然看到了《the 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計算機程序設計藝術)》一書。作者高德納(Donald Ervin Knuth)是美國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系教授,世界著名計算機科學家,他因該書獲得1974年的圖靈獎。

受此影響,陳純喜歡上了軟件編程,自學了計算機專業多門課程。

“爭取常來杭州”的願望,陳純一直沒有忘記。1981年廈大數學系本科畢業時,陳純跨專業報考了浙大計算機專業研究生。1984年碩士畢業後,他選擇留校任教。

致力於將研究與產業應用相結合

1985年,陳純開始在職讀博,主要工作是完成國家經貿委和浙江省計委下達的“計算機絲綢花樣設計、分色處理和製版自動化系統”的攻關項目。

經過4年多一千多個日夜的刻苦攻關,項目於1989年完成,在全行業全面推廣應用後,創造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上世紀90年代初,陳純因此榮獲浙江省十大科技新星和第三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還得到了杭州市的重獎。

陳純長期從事計算機應用領域的前沿研究工作,在著名國際學術期刊和會議發表論文近200篇,出版著作3部,授權發明專利60多項;現爲國家數碼噴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國家列車智能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

他致力於將高水平的研究與產業應用相結合,除了前述的“計算機絲綢印染花樣設計分色處理及製版自動化系統”,還主持研製完成了“紡織品數碼噴印系統”等多個工程系統,得到了廣泛推廣應用,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學技術一等獎6項。

近年來,陳純率領團隊對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和系統開展了重點研發,開發了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大數據實時智能分析處理平臺“流立方”,在相關應用領域得到了全面推廣。

陳純院士談區塊鏈

——區塊鏈是分佈式數據存儲、多中心的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在互聯網時代的創新應用模式。

——“區塊鏈”本質上是一個多中心的分佈式賬本。多中心化即所有的交易都是點對點發生的,不依賴於單一信用中介;分佈式賬本意味着當交易發生時,鏈上的所有參與者都會收到交易信息。

——區塊鏈上的所有交易記錄都是完全公開,不可篡改的。

——因其不可篡改、分佈式超級賬本、去中心化等功能特性,區塊鏈近來在金融交易、能源管理等領域受到廣泛的關注,區塊鏈將對金融業、社會生活、政府管理等各方面帶來變化。

——中國區塊鏈仍然處於發展初期,大家對區塊鏈技術仍處於一頭霧水的狀態,要讓大衆接受區塊鏈,要使區塊鏈行業轉向更深層次的應用,行業標準、技術標準的制定是重中之重。

——區塊鏈的最核心價值就在於其技術特徵本身,即多中心的點對點傳輸。使得所有參與者都擁有完整的、公開的、不可篡改的交易信息,解決了中介信用問題。

——區塊鏈是一個通過技術手段低成本地建立信用中介的平臺,同時將數據的控制權共享在所有的參與者之中。

資料來源:新華社、新聞聯播、《現代快報》、中國工程院官網、浙江大學官網、浙大網新官網、趣鏈科技官網、《高科技與產業化》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