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俄羅斯世界盃:一本萬利的經濟賬,一場拉動GDP的巨大變革

  2018俄羅斯世界盃終於落下大幕,過去一個多月,在這片面積超過1709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1.5億人的熱情徹底點燃。

  如果說創紀錄地殺入八強讓俄羅斯足球和俄羅斯民衆在當下找到了快樂的足夠理由,那麼成功舉辦一屆世界盃給俄羅斯帶來的影響恐怕要更加深遠。

  俄羅斯世界盃總投入中,用於改建和擴建相應場館和訓練場的開支就超預算47%。本文圖片 視覺中國

  預算和超支

  這是一屆史上最昂貴的世界盃,在南非世界盃耗資60億美元、巴西世界盃豪擲110億美元之後,俄羅斯世界盃的總投入達到了驚人的132億美元,從莫斯科到聖彼得堡,從下諾夫哥羅德到索契……

  圍繞着11座承辦城市爲核心的世界盃相關項目達到218個,其中僅用於改建和擴建相應場館和訓練場的開支就超預算47%。

  不能不提到聖彼得堡澤尼特球場,這座爲世界盃興建的現代化體育場2017年3月份剛剛完工,耗資達到17億美元,超越了英國的新溫布利球場,成爲當世也是史上最昂貴的足球場。

  矗立在芬蘭灣邊如宇宙飛船一般的聖彼得堡球場只是俄羅斯世界盃的一個縮影,對於這樣一個無比渴望通過舉辦大型活動展示實力與形象的國度而言,投入就是關鍵詞。

  但值得一提的是,相比於索契冬奧會510億美元的投入,本屆世界盃俄羅斯已經有所調控(索契冬奧會公佈的營銷收入僅爲13億美元),而俄羅斯人舉辦世界盃的目的並不只是賺吆喝那麼簡單。

前來觀戰的外國球迷。前來觀戰的外國球迷。

  旅遊業的集中爆發

  從俄羅斯世界盃組委會發布的《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對經濟、社會和環境領域的影響》報告來看,俄羅斯世界盃承擔着提振俄羅斯經濟的重任。

  2010年之後,國際油價開始下跌,加之歐美的經濟制裁和封鎖,盧布貶值,過度依賴自然資源的俄羅斯經濟需要尋求轉型,世界盃被認爲是一個契機。

  首當其衝的是拉動消費,而世界盃起到的作用毋庸置疑。

  在世界盃的各項收入中,最直接的收入來自於旅遊業,國際足聯的報告宣稱,世界盃期間,約有60萬外國遊客湧入俄羅斯,以每名遊客平均逗留12天計算,就能給俄羅斯帶來19.49億美元的收入。

孩子們在未建成的球場工地外踢球。孩子們在未建成的球場工地外踢球。

  此間,俄羅斯旅遊局給出的入境遊客數據有較大出入,但最終的收入預測大體相似:150萬外國遊客來到俄羅斯,以每名遊客1000歐元的消費計算,就能實現大約16億美元的進賬……

  當下一系列數據統計並不完全準確,不過相關產業的短期井噴顯然是不爭的事實。

  先期收集的數據顯示,世界盃期間莫斯科的酒店預訂量同比增幅超10倍,赴俄機票訂量同比增長超400%,價碼也水漲船高,小組賽期間星級酒店單日標價增長4倍至10倍不等。

  俄餐飲業和酒店業者聯合會副會長瓦季姆·普拉索夫就曾給出過評估,俄羅斯四星或五星級酒店收入可望增長40%,三星級酒店收入增幅也可達15%。

世界盃紀念品官方商店。世界盃紀念品官方商店。

  拉動經濟,增長GDP

  除卻顯而易見的收入,一屆世界盃對國家經濟的持續正面影響更爲東道主所看重。

  主辦方透露,基於籌備世界盃的前期投資效應,世界盃已經給俄羅斯帶來了22萬個就業崗位,其中就包括建築業7.9萬人、賓館餐飲業3.8萬人、運輸和通信業1.8萬人、社會及個人服務業1.8萬人……而未來5年還將創造16萬到24萬個就業崗位。

  俄羅斯政府的一份報告也顯示,在成功申辦世界盃後的10年內,2013至2023年間,世界盃將拉動俄GDP260億至308億美元,有望佔到俄羅斯GDP總量的2%。

  這樣的判斷得到了全球知名諮詢公司麥肯錫的支持,該公司認爲2018世界盃將從整體上爲俄羅斯經濟帶來約150億美元的收益,而在未來5年,仍可帶動俄國內生產總值每年增加6億美元至10億美元。

  主辦方十分樂觀,除了已經得到的數據統計,很大程度也來自於歷史的佐證。

  從1998年開始,世界盃這項體育領域最受矚目的賽事已經成爲一個“賺錢的買賣”,1998年法國世界盃爲GDP增長貢獻了1%,2002年韓日世界盃這個數據爲0.74%,南非世界盃爲0.4%,即便是德國和巴西世界盃也能爲GDP增長貢獻0.2%。

  其中法國世界盃前國民生產總值一度爲負增長,世界盃後GDP轉負爲正,俄羅斯世界盃決賽前夕,法國經濟及財政部長勒梅爾還公開表示,即便是異地奪冠,也會對法國經濟產生積極影響,裕利安怡集團首席經濟師蘇布朗對2018年法國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預測也已由1.8%增加至1.9%。

  在南非和巴西,則分別創造了13萬和50萬的工作機會。長期來看,俄羅斯在世界盃上的巨大投入,比如建設的球場、道路、酒店、體育設施等在未來可以繼續使用,世界盃對於整個國家經濟的刺激比眼前賬面上的收入更令人期待。

陸軍工兵在比賽場館的草坪裏掃雷。陸軍工兵在比賽場館的草坪裏掃雷。

  場館投入如何回本?

  當然,當下也存在不同的聲音。

  經濟專家德米特里·庫利科夫在世界盃籌備期就認爲,在場館建設的過多投資並不明智。

  “爲賽事而建的基礎設施只有在未來得到積極使用的前提下,纔有可能爲經濟的長期增長創造價值。從這個意義上說,最主要的投入應該放在交通基礎設施上,而不是體育場館。”

  此間,穆迪投資服務公司也堅持認爲,對於一個經濟體量巨大的國家而言,一個只持續一個月的活動能夠起到的刺激和影響相當有限,而對於收入增長明顯的酒店、交通和零售業,穆迪投資坦言:

  “這些收入是一次性的,只存在於世界盃期間,之後不會有實質改變。”

  關於場館方面的投入,普京曾做過表態,“我現在想對我在這些地區的同事發表講話,請他們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讓跳蚤市場之類的東西出現在這些體育場。”

  言下之意,體育場和基礎設施不會荒廢,還將繼續使用以發揮其將潛在價值。

  而從11座世界盃賽事承辦城市的調查中獲悉,因爲籌備世界盃的刺激,參加體育運動的人數從之前的54%增長到83%。

  無論如何,俄羅斯世界盃目前給出的經濟答卷的確不錯,但能否依靠世界盃帶來交通、酒店及餐飲業等服務行業的發展,提高第三產業在俄羅斯經濟結構中的比重,依然任重道遠。

責任編輯:吳金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