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淫丧天香楼”一节中,秦可卿作为李香玉的第二化身(林黛玉为第一化身),作者所叙述的真实故事应该是,康熙为断了太子“情根”而强封李香玉(林黛玉)为嫔妃开始,到“画梁春尽落香尘”的自缢乃至秦可卿的特别葬礼。密码破解四:天香楼并非贾珍爬灰,而是秦可卿(林黛玉)的原型李香玉与太子胤礽私约相会偷情。

一、林黛玉的原型李香玉的化身在文本中由多个人物以“分身法”扮演

《红楼梦》大旨谈情,这是用“风月宝鉴”正面观之所得,而“风月宝鉴”观反面则“刀光剑影”令人血泪相触,正如林黛玉在葬花词中所说的“一年三百六十天,风霜刀剑严相逼”!

这“风霜刀剑严相逼”意味着随时有牺牲生命的危险,而且是“一年三百六十天”,就是说这种风险天天都有,时刻存在。问题来了:林黛玉自入荣府至失爱而气极身亡,那里还有个“风霜刀剑严相逼”呢?充其量也只不过失恋、失爱、爱情失败而已。

原来我们都没看到“风月宝鉴”的反面,所以对“风霜刀剑严相逼”的葬花词的理解只停留在“风月宝鉴”的正面之故。原来,原型李香玉的化身在文本中由多个人物以“分身法”扮演。林黛玉和秦可卿在同演李香玉的化身,林黛玉演前半生,秦可卿演后半生。“风霜刀剑严相逼”的真正情节藏在了秦可卿的故事中。

二、伏脉千里的“障眼法”大手笔皆为躲避政治红线

林黛玉这个女主贯穿了文本的全过程,是主线。贾宝玉的原型乃作者本人,而《红楼梦》的第一作者是废太子胤礽,林黛玉的原型李香玉和贾宝玉的原型废太子胤礽的真实故事才是《红楼梦》真正的“真事隐(甄士隐)”,这里才是“风霜刀剑严相逼”的“主战场”。

李香玉是林黛玉的原型真身,她是官拜右侍郎衔(相当于今天的副部长级)的李煦之孙女,其父乃两淮盐课李鼎。贾母原型是李煦之妹,康熙的乳母,被诰封为一品夫人,在朝廷带俸禄的人。李煦属于内务府八旗之列,所以,李鼎之女选秀入宫是八旗女必经之路。所以文本中林黛玉投亲外祖母就是由这层关系而来,外祖母家就是皇家。这样一来,林黛玉进荣府时的种种令人不解之疑问,林黛玉的身份比一般秀女身份要高的不理解等等,就迎刃而解了!

于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木石前盟”从“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开始逐步上升为难解难分的爱情关系。身为皇太子的胤礽(贾宝玉)对李香玉(林黛玉)入情过深,以至于荒废政务的地步。此时,康熙以“断其情根”为由,将李香玉(林黛玉)收封为自己的嫔妃,实则李香玉(林黛玉)太漂亮了,康熙也喜欢上她了(也许)。

从此,埋下了康熙与太子之间父子感情破裂的“祸根”,这也正是太子被真废(甄士隐,姓甄名费。脂砚斋说:“真废也”)的主要原因。所以,作者自喻的那块补天剩石被弃于“青埂峰(情根峰)”下的真正含义是,脂砚斋批注说:“妙!自谓落堕情根,故无补天之用。”脂砚斋一语道破天机,原来太子被废的真正原因就是“落堕情根”,是陷入爱河,不!是堕落于情事,因情而荒废政务,所以终被废黜。

只可怜,太子深爱的女人被自己的父皇夺去,于是在文本中宝玉与薛宝钗成婚时,宝玉显得极度无奈、无能,甚至作者以贾宝玉丢玉而落魄失魂、神志不清来搪塞;贾母也表现出无可奈何的样子,身为林黛玉的外祖母难道突然就变得对自己的亲外孙女的婚事漠不关心的样子来呢?原来皇命在此,谁敢相违啊!

贾宝玉(太子胤礽)却“落堕情根”无法自拔,依然与已经被封妃的林黛玉(李香玉)相约私会,终“有了身孕”,康熙得知后实在无法容忍而愤然废黜太子。

三、李香玉(林黛玉)被康熙收封为嫔妃后的真实故事由秦可卿扮演

李香玉(林黛玉)被康熙收封为嫔妃后的真实故事由于太过敏感,林黛玉再也无法演下去了,再演就露馅了,于是作者安排林黛玉在宝玉与宝钗的大婚之夜,失爱而气极而亡。这段情节充满了荒唐与不合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那么林黛玉(李香玉)究竟是怎么死的呢?被封妃后太子与李香玉(林黛玉)是怎么私约相会,又是怎么“有了身孕”如何处理的呢?这些十分敏感的话题作者巧妙地安排到秦可卿名下了。

四、秦可卿的判词与结局不一致有何玄机?

第五回,从秦可卿的判词“画梁春尽落香尘”和图谶中“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尽”来看,秦可卿的结局被改写了。脂砚批注提示我们:从自缢的“淫丧天香楼”改写成了病逝的“死封龙禁尉”。第十三回脂砚斋还有更详细的批语:“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嫡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处。其事虽未漏,其言其意则令人悲切感服。故赦之,因命芹溪删去‘遗簪’、‘更衣’诸文。是以此回只十页,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却四、五页也。”

密码破解一:改写秦可卿的结局其主要原因就是写得太真实了以防踩了政治红线

从秦可卿的判词与图谶到脂砚斋的批注可以肯定,其结局改写了。但是,因何从自缢的“淫丧天香楼”改写成了病逝的“死封龙禁尉”呢?其中大有玄机。因为秦可卿是在演绎林黛玉的原型李香玉的后半生,也就是说作者通过李香玉的第二个化身秦可卿来叙述林黛玉的最隐秘的不可明说的真实生活部分。

这部分内容是在讲康熙为断了太子胤礽的“情根”而收封李香玉(林黛玉)为嫔妃开始到“画梁春尽落香尘”的结局一直到秦可卿的葬礼。虽然叙述方式巧妙地采用了人物“分身法”,但由于写得过于真实,就如脂砚斋所说“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所谓史笔就是对发生的事情以真实的记录。所以,依然存在被看破的风险,一旦看破就等于踩上了政治红线。这就是改写的根本原因。

密码破解二:脂砚斋说了谎,“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被改写的真实原因并非“托梦”一事

脂砚斋说:“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嫡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处。其事虽未漏,其言其意则令人悲切感服,故赦之,因命芹溪删去‘遗簪’、‘更衣’诸文。”

试想,作者本来写的是“淫丧天香楼”,丧的方式是自缢,但一下就改成了了病逝的“死封龙禁尉”,如此面目全非的改变就文本而言那是伤筋动骨的大事,动如此大的干戈,其理由只是个轻描淡写的“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你信吗?还不是临终遗言,而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托梦”。就连小学生也能看得出来,是假的!是脂砚斋说了谎,说谎的原因是这段故事情节太过敏感,一旦说破改写的真正动机,就等于核心密码告破,太危险了,是故。

密码破解三:还原“淫丧天香楼”的真实面貌

“淫丧天香楼”一节中,秦可卿作为李香玉的第二化身(林黛玉为第一化身),作者所叙述的真实故事应该是,康熙为断了太子“情根”而强封李香玉(林黛玉)为嫔妃开始,到“画梁春尽落香尘”的自缢乃至秦可卿的特别葬礼。

但这段真实故事已被删去无法看到原文。历来红学家们用贾府老奴焦大所说的“爬灰的爬灰”一句话作为铁证,然后往脂砚斋提供的被删改了的原有回目“淫丧天香楼”里面去对接、去套用加上推理,最后确定为贾珍爬灰导致“淫丧天香楼”的悲惨结局。并且焦点集中在了“究竟贾珍强迫还是秦可卿勾引”的荒唐的问题讨论上。

试想,秦可卿是作者要极力刻画的“十二钗”形象之一,上得了“金陵十二钗正册”的女子那都是作者一生中极为重要的人物,给秦可卿取乳名叫兼美,这是作者对这个人物的最高赞美。秦可卿的美有多么得眩惑、惊艳、震撼!文本中褒赞她“生的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乃重孙媳妇中第一得意之人!”

可以这样说,秦可卿身上凝聚着作者全部的爱与情!假如她仅仅是那个从养生堂抱来的弃婴,与贾珍爬灰的贾蓉媳妇的话,能进得了作者的“金陵十二钗正册”吗?贾母会说她是“重孙媳妇中第一得意之人”吗?死后的葬礼级别会那么高吗?宝玉因她的死而会“吐血”吗?

因为秦可卿是李香玉的第二个化身,她就是“小耗子偷香芋”的故事里面说的“盐课林老爷的小姐才是真正的香玉”的那个“分身法”分出来的林黛玉。文本中作者对林黛玉的描写没有丝毫的贬损之笔,既然秦可卿就是林黛玉“分身法”分出来的化身,那自然也就褒而不贬,这是铁定的!

密码破解四:天香楼并非贾珍爬灰,而是秦可卿(林黛玉)的原型李香玉与太子胤礽私约相会偷情

“淫丧天香楼”的真实内容绝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贾珍爬灰犯淫而自缢天香楼。那么“淫丧天香楼”的真正内幕是什么呢?原来,天香楼与秦可卿偷情的并非其公公贾珍,而是贾宝玉的原型皇太子胤礽。天香楼所透露的正是林黛玉的原型李香玉被康熙强纳为嫔妃后,入情太深的皇太子胤礽依然与李香玉(林黛玉)相约私会的真实情结。

请看第五回秦可卿的判词:“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孽开端实在宁。”这判词前两句中用“情”字叠用的笔法叠出四个“情”字,表达了作者与李香玉在文本中的第二化身秦可卿(林黛玉)的爱情大如天深似海,犹如着了魔一般的情爱自然未能逃脱“淫”的本真,终导致“画梁春尽落香尘”的悲惨结局。

这就是康熙朝“太子与母妃乱伦”事件的真相。康熙为了保住皇家颜面未公开此事,只是对李香玉的父母即两淮盐课李鼎夫妇赐死。所以身为两淮盐课的李鼎的相关资料到雍正朝时什么也找不到,好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文本中林如海的死扑朔迷离含含糊糊的真实原因是不可明说。这就是证据!

对身怀有孕的李香玉(秦可卿即林黛玉)只命打掉孩子未要性命,一是保皇家颜面,二是旧情未灭。最终李香玉(秦可卿即林黛玉)为了保护太子胤礽而选择了“天香楼”自缢。秦可卿死后依然用皇家嫔妃礼仪举办了葬礼。这就是秦可卿葬礼级别极高的真相

密码破解五:林黛玉的化身秦可卿为保护太子而选择自缢

此乃康熙朝最大的丑闻,正史只字未提,只有野史传说,我们只能从文本中寻找证据。回头我们再看看秦可卿(林黛玉)的判词:“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孽开端实在宁”的真正含义。甲戌本此处有黑笔眉批:“判中才是秦可卿真正死因,真正事实。书中掩护真面,却于此处逶迤”。看看,说得多清楚啊!他在说:秦可卿(林黛玉)的真正死因并非与贾珍乱伦而死,而是与贾宝玉的原型皇太子胤礽相约私会败露,终为保护太子而自缢身亡。

判词后两句“漫言不肖皆荣出,造孽开端实在宁”的意思是:因自己的不肖“落堕情根”而“故无补天之用”的“罪人”是出自荣国府的我贾宝玉(胤礽),但这造孽的祸根开端实则出自于宁国府的你即贾敬。此处贾敬隐射自己的父皇康熙。是在责怪康熙如果你先不强纳李香玉(秦可卿即林黛玉)为嫔妃而埋下祸根,也就没有我胤礽“落堕情根”一错再错,也没有我心爱的人“淫丧天香楼”的悲催结局,更没有我终被废黜的悲号惭愧!这才是“书中掩护真面,却于此处逶迤(逶迤即蜿蜒曲折,拐来拐去之意。)”的全部密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