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的人都知道,農村的空地特別的多,有一些是不適合種植各種農作物的,這時候農民就會想辦法種植一些其它的東西,有時候就連亂石頭堆都不放過,會在上面種植一些糉葉之類的,雖然不是經常用到,但是要用的時候還是很方便的,還有的人會在這些空地上種植一些生長週期比較長的作物,一個是因爲它不佔用有用的土地,第二是也不會浪費。今天咱們就來認識一種這樣的植物,要是10歲種植它,要等到40歲才能見它結果,異常珍貴堪稱奇珍。

這植物就是酸角,是一種常綠喬木,原產於非洲的熱帶草原,古代的阿拉伯人將它引入到亞洲,後來經過印度傳入了我國,這樹木的高度可以達到十幾米,樹皮是暗灰色的,不規則縱裂。這樹木屬於深根性樹種,根系十分的發達,比較適合在乾旱熱帶的草原以及排水良好的季風區生長。主要分佈在我國的福建、兩廣、雲南、四川以及臺灣、海南等地區。

這酸角,種植的人們會選擇把它種植在一些不能種植農作物的地方,要是誰把它種植在可以種植農作物的土地上,肯定會被人批評的,這是爲什麼呢,因爲老人說,要是你10歲的時候種植它,要等到40歲才能等它第一次結果,這麼漫長的過程,要是種植在良好的土地上,豈不是特別的浪費。原來是這酸角種植之後,需要十年的時間生長,再需要十年的時間開花,最後還需要十年的時間來結果,可謂是奇珍異果,真是漫漫結果路。這麼長時間纔有的果實,價值也是特別的高,這果實外用可以防止紫外線對於皮膚的有害輻射,保護皮膚。酸角的果肉有豐富的糖類以及各種的礦物質,芳香物質,可以直接生喫,還可以做成各種的高級飲料和食品。當然它也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有止渴消熱、消食等作用。喫過它的人都說它清涼爽口、回味無窮。

雖然種植後需要很多年纔開始有結果,但是後面的產量還是十分的可期待的,加上市場上對於酸角的開發的前景還是十分的看好的,所以很多人戲稱,這樣的樹木可以當作傳家寶來傳給下一代了。您有見過這酸角嗎?一起來交流評論下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