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轟炸機作爲大國戰略裝備,一直處於武器裝備研發領域的金字塔頂端。直到今天,也僅有美國與俄羅斯能夠研發製造。特別是俄羅斯,儘管近年來沒有推出新型戰略轟炸機,但憑藉着“喫老本”,依然讓人不敢小覷。其中,被譽爲“紅色之熊”的圖-95戰略轟炸機儘管誕生於上世紀50年代,但歷經半個多世紀的滄桑鉅變,至今依然是俄羅斯現役三大主力戰略轟炸機之一。

這款螺旋槳式飛機除了擁有12000公里的航程、20噸的載彈量之外,也是俄羅斯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的重要一環。特別是自去年開始,俄羅斯圖波列夫飛機公司正式升級圖-95的最新型號圖-95MS戰略轟炸機,在完成新型火控系統、掛架、KH-101空射隱身巡航導彈等裝備的融入之後,這款“爺爺級”的戰機依然可以再戰20年。

誕生於冷戰是初期的圖-95,與美軍的王牌戰略轟炸機B-52齊名,並且共同見證了整個冷戰時代。與另一款蘇/俄製戰略轟炸機圖-160相比,圖-95的自重和尺寸都略小,其最大起飛重量爲188噸(圖-160最大起飛重量達到275噸)。

由於上世紀50年代,噴氣式戰機研發方興未艾,圖-95依然屬於螺旋槳戰機範疇。動力系統方面,它配備了8葉反向旋轉的NK-12渦槳發動機,最大時速爲830公里/小時。客觀來說,同擁有2馬赫時速的圖-160相比,圖-95的速度優勢並不明顯,因此在俄羅斯空天軍的作戰體系中,圖-95也很少作爲一線突防戰機使用,而是作爲第二波次的戰略打擊力量。

正是由於設計年代較爲久遠,加上蘇聯時代一直崇尚“暴力美學”,因此圖-95的工藝水平非常糟糕。除了大量採用傳統金屬材料,如鋁合金、不鏽鋼材料製造飛機蒙皮之外,機體的焊接流程也非常簡單粗暴。從俄軍公佈的圖-95高清大圖可以看到,其機體表面有不少的鉚釘,甚至各種金屬蒙皮拼接的痕跡也非常明顯。

然而,正是這樣一款簡單粗暴的圖-95熊式戰略轟炸機,自1952年首飛成功後,立刻成爲蘇聯空軍的絕對主力。此後數十年裏,圖-95及衍生型號總產量超過了500架。而在經過短暫時期的停產之後,蘇聯在1980年重啓生產線,再度生產了數百架。根據相關資料記載,目前俄羅斯空天軍現役的圖-95MS,基本上都是這個時期生產的,因此依然可以保持相當不錯的性能水平。

對於西方國家來說,圖-95最可怕的殺手鐧,就是其超強的航程優勢,以及能夠發射核導彈的打擊能力。據悉,圖-95幾乎可以兼容發射各種常規炸彈、巡航導彈、反艦導彈甚至核彈。其中,它在攜帶X-101/102戰略巡航導彈時,甚至可以將打擊範圍擴大到10000千米。簡單而言,一架全副武裝的圖-95,就足以對一座大型城市乃至一個小國家形成巨大威脅。

正是依靠強大的戰略威懾作用,近年來俄羅斯空天軍頻頻在敏感時期出動圖-95,以此來宣告武力,讓潛在敵對國家不敢輕舉妄動。特別是在敘利亞內戰以及俄烏軍事衝突中,俄羅斯與美國展開了明爭暗鬥,相互間的軍事對抗也不斷升級。 在此期間,俄羅斯也經常出動三大戰略王牌——圖-22M戰略轟炸機、圖-160戰略轟炸機和圖-95戰略轟炸機,頻頻進行攜彈戰略巡航。

據瞭解,俄羅斯空天軍現役圖-160戰略轟炸機僅有20架,輕易不會出動。因此,總數量高達60架的各型號圖-95成爲執行戰略巡航任務的絕對主力。在經過一系列升級改造後,圖-95的服役期也一再延長。按照俄羅斯軍方的計劃,圖-95在完成最新階段的改裝升級後,將會一直服役到2040年。這也意味着,這位誕生於冷戰時期的“老兵”在退役時即將年滿84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