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宜居的氣候往往是成爲人類居住地的重要條件。但世界上總有一些比較特殊村莊,建立在一些氣候十分特殊的地帶,並繁衍生息許多年,令人敬畏。坐落在俄羅斯東西伯利亞薩哈共和國境內的奧伊米亞康便是一個典型例子,這是世界上最寒冷的人類永久居住地之一,在上世紀三十年代便曾測出-71℃的極寒記錄,素有北半球“冷極”之稱。

奧伊米亞康年平均氣溫爲-16℃左右,因此極寒的氣候十分常見,幾乎沒有春夏秋的說法。如果覺得上個世紀測量的極寒記錄已經過於久遠,並沒有太強的說服力,那麼在2018年1月中旬測出-67℃的極寒天氣,讓奧伊米亞康無可爭議地成爲當今世界上氣候最寒冷的村莊,甚至放眼全球都找不到幾處這樣的人類居住地。

​奧伊米亞康爲什麼這麼冷呢?跟當地的地理位置和整體地勢有極大關係。首先,它位於俄羅斯西伯利亞因迪吉爾卡河上同名盆地的正中央,雖然沒有在北極圈內,但是也僅有350公里的距離,仍稱得上是一個極寒地帶。其次,因爲所處盆地的東、西、南三面都較高,而北面的地勢極低,使得來自北極圈的氣流暢通無阻,從而造成了當地極度嚴寒的氣候。

​因爲氣候的特殊性,使得奧伊米亞康的土地皆爲永久凍土,這也讓當地的建築與其它地方有所不同:即房屋與地面至少保留1米的間隔。因爲直接建在凍土上的話,室內保溫的熱氣會讓凍土地級存在融解隱患,有房屋倒塌的危險。此外,爲了禦寒房子也建得尤爲厚實,光門窗就要設計四到五層,不然都會存在寒氣侵入的風險。

​奧伊米亞康在俄羅斯雅庫特語中意指“不凍的水”,這裏特指的是當地多的一口溫泉。在如此嚴寒的環境裏,誕生一口溫泉可以說是極爲不易,這也吸引了許多馴鹿牧人至此歇腳休息,而隨着人流的變多,奧伊米亞康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便發展成爲了一座村莊,經過近百年的發展,如今已有500多名的村民,其中很多住戶的祖輩是早已在此定居。

​在奧伊米亞康,因爲氣候環境的特殊性,使得當地幾乎沒有現代產業,大部分居民都是以極其狩獵謀生,或者是飼養馴鹿和奶牛,生活極其原始、簡單。雖然大多家庭都擁有電腦,但網速都較慢,此外手機網絡在天氣寒冷的時候也難以使用,多少給人一種與世隔絕的感覺。

​這種與世隔絕的感覺並不只存在網絡上,在交通上亦是如此。在奧伊米亞康,目前只有一條公路通往外界。同時,因爲奧伊米亞康一年中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冰天雪地,使得外國的汽車在奧伊米亞康根本啓動不了,只有烏拉爾越野車和烏里揚諾夫斯克吉普車這兩種俄羅斯國產的汽車,方能在噴燈火焰加熱下發動起來。

​儘管生活上面臨着種種困難,但奧伊米亞康的村民卻樂在其中,非常喜歡嚴冬的日子,覺得雖然日子有些枯燥乏味,但卻擁有乾淨的空氣和食物。這種不宜居卻很鍛鍊人的環境,使得奧伊米亞康的村民大多很長壽,百歲高齡的老人不在少數,是俄羅斯有名的長壽村。最後,不知道你對奧伊米亞康這個世界上最寒冷的村莊印象如何呢?有機會的話,你會前往當地旅遊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互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