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Ramy Assaf 設計的社交電商解決方案中,最重要的就是支付環節,以至於很多人認爲 Zbooni 就是一家支付公司。社交媒體賣家可以在應用商店下載 Zbooni ,進行一系列的設置,主要是地址和支付方式。

中國的拼多多和雲集相繼上市、印度的 Meesho 自2018年底以來融資超過2億美金。在社交媒體上,關注、分享、互動之間,在對話框裏就能完成一筆筆交易,這種新的零售模式有着病毒般的傳染性,規模增速比傳統電商零售快得多。

在中東,也陸續有多家社交電商出現。比如我們之前介紹過的 Boutiqaat,2018年融資4500萬美元,估值接近5億。

除了 Boutiqaat,還有另外一家社交電商 Zbooni,最近也表現得比較活躍,而且有自己獨特的發展路徑。

Zbooni 的來歷

Zbooni 創立於2017年,創始人 Ramy Assaf 和 Ashraf Atia 都在美國出生並長大,但主要的職業生涯都在中東。

去年,Zbooni 在美國加州的 Facebook 孵化了五個月,是中東地區唯一一家受邀參加FB Start 2.0的加速器計劃的公司;今年6月,Zbooni 獲得110 萬美金融資,投資方是總部位於阿聯酋的奢侈品零售商 Chalhoub Gorup 和黎巴嫩風險投資公司 B&Y Venture Partners。

和其他互聯網公司一樣,Zbooni 創辦的背後也有個故事:

2016年,Ramy Assaf 的妻子開始在社交媒體上賣帽子,模式很簡單,就是在 Instagram 上發佈信息,然後留下自己的 WhatsApp 號碼讓客戶聯繫自己。帽子業務越做越大,從一週五頂、十頂到一週一百頂,這個時候,支付和物流就成爲很大的問題。

Ramy Assaf 當時正在創業,建立了一個信息解決方案公司,他發現妻子微商業務的痛點之後,決定將公司的業務轉型,做一個社交電商的解決方案。

支付是核心

Ramy Assaf 設計的社交電商解決方案中,最重要的就是支付環節,以至於很多人認爲 Zbooni 就是一家支付公司。

社交媒體賣家可以在應用商店下載 Zbooni ,進行一系列的設置,主要是地址和支付方式。在地址一欄,賣家選擇自己的地址,當交易達成後,Zbooni 平臺的物流商會上門取貨;

在支付一欄,賣家可以選擇在線支付和貨到付款(COD),線上支付是和支付網關 PayFort 合作。每完成一筆交易,Zbooni 收取 3.5% 的服務費。

完成設置後,賣家可以很方便地在 Facebook Messenger,WhatsApp 或 Instagram 上分享商品鏈接。

在客戶一端,看到的就是對話形式的鏈接,無需下載任何應用。客戶可以查看商品和價格,可以討價還價,並直接支付。

支付時,付款頁面將在客戶的瀏覽器中打開,付款完成後,商家和客戶將自動收到交易憑證。

這樣的解決方案聽起來並不複雜,在美國有 Stripe,Shopify 和 Square,在中國有支付寶和微信,但是在整個中東,線上支付還處於非常初級的階段。中東本土的 Tap payment 和 PayPort 對於小企業或者個體商戶來說,也是有一定的接入門檻的。

體驗下來,Zbooni 還是很友好的,軟件很輕便簡單,客戶也可以輕易地使用支付網關。

根據 Zbooni 公佈的數據,“傳統電商網站的轉化率通常約爲2%,但是,對於Zbooni,因爲商家和客戶總是通過他們喜歡的消息與應用程序連接,一旦購物應用與客戶共享,轉化率會高達 8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