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用手“跑”馬拉松!這幾個來賓人你不得不服

因爲脊柱損傷,他們的後半生只能與輪椅爲伴,但是他們都有一顆奔跑的心,所以腳步沒有被禁錮在輪椅之上。10月24日,記者在市區綠源路採訪到了一羣坐着輪椅的特殊跑步愛好者。他們就是來自“來賓希望之家輪跑團”的五位成員——謝宗武、李聲聚、張新喜、盧大弟、李秉蓮。

用手“跑”馬拉松!這幾個來賓人你不得不服

“來賓希望之家輪跑團”的五位成員合影。

“我們沒有腳力,

卻有強大的心力。”

10月19日,他們剛參加完2019“奔跑吧廣西”生態馬拉松系列賽(來賓站),還沒來得及修整,就立馬投入訓練,開始備戰11月10日在桂林舉辦的一場馬拉松比賽。

“那一天,我們所有人都是驕傲的飛鳥。”當天,在2019“奔跑吧廣西”生態馬拉松系列賽(來賓站)的起跑點,只有5位輪椅參賽者組成的輪跑團特別引人注目。輪跑團團長謝宗武說,平時訓練,他的輪跑速度爲1小時10公里,而當天10公里只用時54分鐘,衝向終點得知成績時,他非常興奮。

用手“跑”馬拉松!這幾個來賓人你不得不服

輪跑團團長謝宗武在比賽中。

“主要是好強,不甘被身體殘疾束縛,‘跑’習慣了就能克服所有的困難了。”謝宗武說。今年42歲的他,於1999年發生車禍導致脊柱損傷,下身癱瘓。這幾年,他每天早上7點起來,晚上7點都會準時從家裏出發,沿着市區桂中水城進行一次系統練習。偶爾碰上惡劣天氣,他就在小區附近鍛鍊。

“在此之前,我已經去其它地方參加過4次比賽。”謝宗武說,通過訓練,輪椅跑手可以在健康跑中達到健康選手的中等成績。儘管坐在輪椅上沒了健全人的好腳力,但他們卻有着強大的心力。

“謝謝你們的好意,

但我們還有更長的路要自己走。”

“有人見我們用輪椅滑太辛苦了,想推着我們跑。”與謝宗武不同的是,另外四位團員李聲聚、張新喜、盧大弟、李秉蓮都是第一次參加馬拉松賽。對於比賽,他們收穫更多的是健全人對他們的關愛和隨之帶來的感動。

用手“跑”馬拉松!這幾個來賓人你不得不服

“來賓希望之家輪跑團”獲得市民點贊。

“幫得了一次,沒有人能幫我們一輩子。所以,我們要自己強大起來。”李秉蓮回憶起比賽時的一個場景說道,在靠近火炬標誌建築的那一段盤坡路,因爲坡度高、路面傾斜度大及路面有設置防滑帶,給她帶來了巨大困難。當時,很多健全人都願意提供善意的幫助,但都被她一一婉言謝絕了。

“每當體能來到臨界點時,每當手臂腫痛難忍、磨出滿手血泡時,我還是不斷地告訴自己‘我能行’。”李秉蓮說,包括家人在內的許多人都不理解她的堅持,但她深深感到,是馬拉松讓她變得更加自信和樂觀。

“人生因爲自信而美麗,

世界因爲友善而美好。”

“不爲別的,就爲了活得更精彩。”謝宗武坦言說,自己最初只是喜歡跑,但漸漸覺得馬拉松的影響力很大,通過跑馬來展示殘障羣體的一種生活態度,坐着輪椅一樣可以跑馬拉松,從而影響帶動更多殘障人羣走出家門,融入社會,積極參加各項社會活動,讓運動鍛鍊成爲生活中的一部分。

用手“跑”馬拉松!這幾個來賓人你不得不服

“來賓希望之家輪跑團”的五位成員很堅強很樂觀。

“因爲去外地跑馬拉松,喫住行都需要錢,開支蠻大。這次能在家門口比賽很方便。”對於能參加這次比賽,謝宗武說,他們非常感謝市殘聯和市教育體育局。雖然因爲公益名額有限,團員李秉蓮需要自費報名外,其他四名團員在市殘聯和市教育體育局的協調下,獲得免費報名參賽。

“人有奔跑的本能,馬拉松讓我真正迴歸天性,讓我們感到自己與他人無異,被社會接納。”

“若全社會都能做到無障礙出行,我們這些人就再也不需他人的幫助了。”

“我們參加比賽,不僅希望能感染更多殘障人士,也希望能推進全社會健全無障礙環境。”

“雖然今天天氣有點冷,但是我們的熱情一點也不會減少!”結束採訪時,輪跑團五位成員不約而同地說。因爲,他們還要爲11月10日在桂林舉辦的一場馬拉松賽做準備。

來源:來賓日報融媒體記者 唐毅/文 受訪者 供圖

編委:張國鋒 編輯:陸娜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