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赛季中国足球联赛已经全部落幕,随之而来的并不是各级联赛的欣欣向荣,反而是有多支球队宣布解散以及转让股权,在深圳雷曼宣布退出下赛季中乙联赛之后,合肥桂冠和沈阳东进由于欠薪原因也被足协取消了下赛季注册资格,上海申梵在常规赛结束之后宣布退出中乙排位赛。而保定容大也在昨日宣布了股权转让的消息。

在不久前,深圳雷曼人人俱乐部宣布退出下赛季中乙联赛,并且对球员发出了解约函,而在深圳雷曼宣布消息不久后,12月4日,上赛季不幸降级中乙的保定容大也发出了官方公告,表示赞助商合同到期,寻求股权转让。

而在赛季结束后,银川贺兰山足球俱乐部的投资方上海山屿海投资集团宣布对外转让俱乐部全部股份。据记者了解,这家俱乐部至今还没有找到新的投资人,很可能面临跟深圳雷曼一样命运——解散。

而在12月5日晚,云南丽江足球队也发表了官方声明,希望寻求合作伙伴,可以看到在联赛结束不久已经多支中乙俱乐部宣布解散以及退出联赛的消息,而这重要的决定背后,则是如今足球投入巨大,导致众多足球队入不敷出。

据有关数据在2008赛季,中超球队山东鲁能夺得冠军时,全年投入仅8千万元,而2018赛季中超球队贵州恒丰在投入8亿元的情况下,依然难以保级,不幸降级中甲,而目前中乙足球队一年的基本投入至少3000万元以上,而有着冲击中甲目标的球队至少要投入在五千万以上,而本赛季获得中甲资格的四川安纳普尔那队,在过去3个中乙赛季,投入将近2亿元,才获得了中甲资格,而在球队冲甲成功后,安纳普尔那特意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放出信号:呼吁四川有实力的企业加入进来成为俱乐部的股东之一,一同解决下赛季的资金问题。

据有关消息,2019赛季每支中乙球队需要配备3支梯队,2020年增加到4支,而众多中乙球队目前的投入已经捉襟见肘,而在基础上再次建设梯队,这对于一些资金本就匮乏的球队而言,真的是有心无力。

而不久前中国足协也表示未来的2年时间内,规范俱乐部名称,逐步走向中性,不得带有球队广告信息,也就意味着所谓的广州恒大,上海上港,天津权健等投入巨资的球队不得不进行改名的决定,可以说目前的中超球队基本上都处于亏损状态,而球队的名称也是球队在借助中超平台展现俱乐部的一方面,而一旦取消公司化名称,那么对于常年处于亏损的俱乐部而言,可谓雪上加霜。

甚至不敢相信,未来的2年内中超球队会否出现如今中乙球队的退赛潮,目前的中国足球赛场还在一个上升期,而中超的影响力也远远没有达到亚洲第一联赛的表现,如果强制性去处公司化名称,或许真的会让许多资金不足的俱乐部望而却步。

专注中超,亚冠,国足赛事的点评与分析,想要了解更多足坛资讯,请拉到上面点击“关注”,谢谢!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