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時,在太倉縣有兩位同窗的秀才,名叫陳福興和胡俊。

  兩人從小就一同在私塾讀書,後來還一同參加鄉試,都考中了秀才。

  陳秀才爲人厚道,心胸坦蕩,博學而且文章寫得好;胡秀才爲人精明,卻有些小心眼兒。

  這一年到了省試,兩人就約定在寫完考卷出了號房(古代科舉編號的考試的房間,按照《千字文》排列順序)之後相互檢查一下有什麼紕漏,然後再上交。

  (網絡圖片:科舉試卷)

  當時胡俊拿着陳福興的考卷一看,只覺得他寫的文章行雲流水,文采非凡,再和自己寫的文章一對比,水平不在一個層次,自己寫得那些文字簡直不堪一提,於是心生嫉妒,害怕如果陳福興考中了舉人,兩人一同回鄉後被嘲笑,於是就悄悄的想了個計謀。

  當時考試的時辰到了,胡俊先是表面讚揚了一番陳福興文字寫的妙筆生花,說自己替他去交卷子,於是趁着衆多考生擁擠的時候就鑽進了人羣,趁亂將陳福興的試卷扔在了地上,只將自己的試卷交了上去。

  回來之後,胡俊還假裝摔倒,弄得身上都是塵土,哭着騙陳福興說自己被別的書生推倒在地,卷子掉在地上,一轉眼就找不到了!

  陳秀才聽了之後大驚失色,隨後大哭着瘋了一般的在人羣中尋找。

  找了片刻,遇到一個巡守的兵丁,他上來詢問:“秀才你這是怎麼了?丟了魂一般?”

  (網絡圖片:兵丁)

  陳秀才回答說,自己的試卷在剛纔的人流中失手掉落了!

  巡守的兵丁於是問了他的姓名和號房,隨後從懷中取出來一張試卷交給他:“秀才,你看這張可是你的試卷?我方纔巡邏,見某人扔在了別人腳下,幸好我撿起來的早,纔沒被污損!”

  陳福興接過來一看,正是自己的那張卷子,對兵丁千恩萬謝一番,隨後記下他姓名,準備日後報答。

  等到一個月後發榜,陳福興果然考中了舉人,轉年到京城又考中了進士。

  胡俊卻連舉人都沒考上,後來總是被鄉里人嘲笑,一輩子窮困潦倒,鬱鬱而終。

  (網絡圖片:進士)

  後記:生活中,我們周圍往往有人的能力是超過我們的,我們應該靠自己的努力去超越,所謂“見賢思齊”,而嫉妒心理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把這樣的心思用在算計他人,不過是害人不成終害己,引以爲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