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開發首部華人英雄電影,反派傅滿洲涉嫌歧視?

2017年我國全年電影票房558.21億元,同比增加22.9%。以電影票房收入衡量,我國電影市場已經成爲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2017年全國新增銀幕9597塊,銀幕總數已達到50776塊,穩居世界電影銀幕數量第一位,有望在2019年躍居全球第一大票倉,也逐漸成爲世界電影產業關注的重點陣地。

《多啦A夢:伴我同行》拉到國內冷飯炒到5.3億元震驚日本業界,此後日本動畫頻頻拉到國內上映;印度的三汗來了兩個,逐漸成爲觀衆心中影片質量的保證;全球影史票房榜前10名中有四部出自漫威,其中中國影迷貢獻了很大力量。前幾天上映的《毒液》,國內票房約18.25億,約合2.66億美元,在海外總票房中佔比42.15%之高。

漫威開發首部華人英雄電影,反派傅滿洲涉嫌歧視?

美國大片來華的排場也是一次比一次大,請明星熟臉客串、配音,當紅鮮肉做大使,上線中文推廣曲,主演齊聚首映會等等,開畫時間也逐漸和北美同步。而這次迪士尼和漫威選擇玩個大的,着手開發首部以華人爲主角的英雄電影,還請了《神奇女俠1984》的美籍華裔編劇達夫·卡拉漢姆做編劇,招募亞洲製作團隊。消息一經發布就在網上掀起軒然大波,微博熱搜榜前十妥妥的。

漫威開發首部華人英雄電影,反派傅滿洲涉嫌歧視?

這位華人英雄名字叫做“Shang qi”,由Steve Engleheart與吉姆·斯特林共同創造,最初的靈感來源是李小龍1973年主演的電影《龍爭虎鬥》和功夫電影在美國的流行。Shang-Chi又稱“功夫大師”,首次在漫畫中出現是1973年12月,設定是一位頂尖的武術高手,善用十八般兵器,沒有超能力,卻能與惡勢力抗衡,後來還成了“復仇者聯盟”與“僱用英雄”的成員。

說實話我真的有點好奇肉體凡胎是怎樣才能和滅霸之類超越核武器級別的復聯反派抗衡的。而且鑑於歐美市場深刻的李小龍情結,漫威難道要從特效大片變身邵氏功夫片麼?

不過這部影片剛剛出現一點路透就長掛熱搜前十顯然不只是因爲漫威的影響力,而是因爲影片中的反派“傅滿洲”,這個角色正是男主角Shang qi的父親,也是漫畫中的大反派。

漫威開發首部華人英雄電影,反派傅滿洲涉嫌歧視?

傅滿洲的形象源自英國小說家薩克斯·儒默1913年在小說《傅滿洲博士之迷》中創造的反派。外表是當時典型的滿清官員形象,瘦高禿頭、面目陰險、表情陰鷙,是歐洲三所知名大學的博士,是擅長醫學,精通各種語言和東方古代妖術的天才,由他衍生出的小說和電影有十幾部。

傅滿洲人物形象醜陋,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被西方視爲“黃禍”的擬人化形象,被稱爲“史上最邪惡的亞洲人”,是中國人奸詐取巧的象徵,也被視爲“辱華觀念”中典型的“東方歹徒形象”,直到現在,西方仍沒有完全擺脫由傅滿洲帶來的刻板印象。

雖然在漫畫中,Shang qi在戰鬥中逐漸與蜘蛛俠、奇異博士、X教授等正面角色接觸,知道了他一直尊敬的父親其實非常邪惡,於是選擇大義滅親,消滅了傅滿洲,也有人做出了Shang qi戰勝傅滿洲是指新中國戰勝舊中國,打破對中國的歧視和偏見等解讀。但這依然無法避免“傅滿洲”這一人物本身所蘊含的濃厚的歧視意味,也在國內互聯網上引發了一系列討論。有人認爲這就是歧視要堅決抵制,也有人大家不必太過敏感。

漫威開發首部華人英雄電影,反派傅滿洲涉嫌歧視?

在前一陣的D&G歧視事件中,有博主曾經探討過關於國外時尚大牌失敗的“中國化”和“中國風”。隨着國人購買力的進一步提升,國內市場潛力巨大,外國企業虎視眈眈想要切入。他們雖然重視中國市場,卻沒有給中國市場足夠的尊重,鮮有企業認真研究國人的消費需求,只是粗暴的按照自己的理解推出各種想當然的產品。

所謂“中國風”不是按把設計難看生肖圖案糊到包裝盒上,不是在鞋子上紅色刺繡的“發”、“福”,當然也不是單純的用一羣亞裔面孔和中國功夫做噱頭,我們有自己的審美需求和藝術品位,我們可以發聲,我們會用手中的錢來投票,告訴世界我們不需要哪種產品。

漫威開發首部華人英雄電影,反派傅滿洲涉嫌歧視?

目前關於這部影片透露出的信息並不多,也有說明劇本會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造以避免刻板印象。在好萊塢政治正確大風向不變,迪士尼拍個胡桃夾子都要弄個黑人男主的情況下,我們大概不需要提早對影片做太多判斷,畢竟最近流行“救世主型反派”,沒準又出現一個要消滅四分之一人類維繫可持續發展的人呢。

漫威開發首部華人英雄電影,反派傅滿洲涉嫌歧視?

END

*“動畫學術聯盟”開放約稿,如有專訪、發稿、新片上線及其他商務方面事務請聯繫下圖相關負責人,非常感謝。

學術聯盟祕書處

商務部 : 康女士

運營部:林女士

漫威開發首部華人英雄電影,反派傅滿洲涉嫌歧視?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