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草原象是非洲象属下体型最大的一种,比非洲森林象要大20%左右,比亚洲象更是大了30%左右。作为陆地上体型最大的哺乳动物,非洲草原象在其生存的领域中没有天敌。那么,没有天敌就代表无敌吗?它在食物链中处于什么位置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非洲草原象在食物链中的位置
食物链就是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因为食物而形成的一种联系,简单的说就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游戏”。在食物链中,植物是最底层的,它们有着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能力,而且为食草动物的生存提供了必须的营养物质,因此,植物在食物链中被称为“初级生产者”,而以植物为食的动物是食物链中地位相对较高的存在,它们就是食草动物,在食物链中,它们被称为“第一级消费者”,这一阶层的动物除了都是食草动物外,相差甚远,小到我们常见的蝗虫,大到大象。
以食草动物为食的当然就是食肉动物了。而非洲草原象是纯正的食草动物,因此,它在食物链中属于“第一级消费者”。
但是,一级消费者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它们构成了二、三级的消费者的食物。从这一点上看, 非洲草原象就有点不同了。作为非洲最大的动物,非洲草原象的平均体重接近5吨,这个体重是成年非洲雄狮的25倍,这种巨大的体型差,造成了即使是成群的狮子也不敢招惹草原象。
也就是说,非洲草原象虽然从食性上看,属于“第一级消费者”,但是从食物链的递进关系上看,它并不属于野生动物的食物。
所以,非洲草原象应该是食物链最顶端的动物,不过是食草动物。
雄性非洲草原象真的是无敌的存在吗?
非洲草原象几乎在非洲大陆上都有分布(沙漠和森林除外),而它的生存空间与非洲的狮子、鬣狗、花豹等食肉动物都有重合。但是,由于体型差距,以上这些非洲食物链顶端的食肉动物没有敢拿成年雄性非洲象当猎物的。
从这一点上看,雄性非洲草原象是没有野生环境下的天敌的。
但是,人类是所有动物的天敌,当然也包括雄性非洲草原象。
早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非洲草原象就饱受人类的摧残,那个时候,由于食物相对匮乏,环境恶劣,所以体重上万斤的大象就被当地人当成了食物。大量的大象死于人们的陷阱和枪口之下,然后肉和象皮被取走食用或者使用。
到了,70年代以后,国际工艺品市场对象牙“情有独钟”,因此,大象被捕杀不再是因为吃肉和用皮了,而是因为象牙。雄性非洲草原象是所有大象中象牙最长的。在自然界中,象牙更长代表大象更加强壮且有战斗力,但是,在人类的眼中,这一根根的象牙就是一根根金条。
除了人为的捕杀,非洲人口的剧增也让大象的栖息地逐渐地缩小。最终,在人类的威胁下,非洲草原象的北非亚种灭绝。
有些小伙伴可能会有疑问:失去了象牙的大象一定会死吗?
当然,凡事没有绝对的。由于非洲象的象牙是终生生长的,而且它的象牙骑士就是两个异化的上门齿,我们看到的长长的象牙其实只是大象上门齿的一部分,约占上门齿总长度的70%左右。这一部分是由牙釉质组成的,里面并没有神经血管之类的,所以如果是单纯地锯掉露在外面的这部分象牙是不会危及大象生命的。
但是,锯掉象牙后的雄性大象在争夺配偶权时,显然就弱于同类,而且大象的象牙还能辅助它们进食,例如折断粗壮的树枝。
因此,即使割掉大象外露的象牙不会危及生命,但是,这头大象也会日渐消瘦、孤独终老。
但是,我们随便搜索一下象牙的图片会发现,在象牙的上端有一个中空的孔,而这明显就是取了整只象牙之后才有的,因为仅仅是裸露的部分实际上是实心的。而这隐藏在头部剩余的30%左右长度的象牙末端连接着大量的神经和血管。所以将大象整根的象牙取出,大象必死无疑。
而且偷猎者为了防止在取象牙时遭到大象的反击,通常是先杀死后再取。
所以,只要是被偷猎的大象,基本上是死路一条。
总结
按照食物链的关系来说,非洲草原象确实已经跳出了“第二级消费者和第三级消费者”的食谱,所以,它应该属于食物链最顶端的存在。而且非洲草原象在野生环境下是没有天敌的。
但是,人类的猎杀确实是大象的噩梦。
其实,我们反过来想一下,大象作为高智商的动物,它与人类的关系是很亲密的,而且象牙制品也不是我们的必需品,何苦为了一个不必要的东西要了它的命呢?但是,话又说回来,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正是象牙制品的受追捧才有了偷猎者的疯狂。让我们一起抵制杀害野生动物的行为,还生态一个平衡,这对于我们人类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