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底层出身,抱够丫鬟香秀成了白家正房太太,杨九红一辈子不被白家认可,连为白文氏披麻戴孝的机会都没有。

为何香秀和杨九红遭遇大不同?原因是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重点关注。

客观身份上有区别。虽然香秀和杨九红的身份在那个年代都属于底层,但是丫头比起窑姐,接受度还是高太多了。老七宣布想娶香秀的时候,大伙态度一致是“收房可以,续弦不宜”,也就是至少香秀进白家门没有任何问题,只是由于门不当户不对,才有正房偏房的争议。既然没有不允许进门这个原则问题,那对白景琦而言就一切好办,只要坚持,发一通脾气也就成了。毕竟,就算香秀做了太太,对大宅门整体不会有根本上的影响。

而九红那个身份,就是“收房都没门”了。二奶奶是压根就不允许进白家门、不允许孩子认娘的,即,只能算外室。只是二奶奶死后,杨九红跟白老七共同生活,别人看面子也尊一句姨奶奶。如果杨九红真能扶正,一来会被其他人搬出二奶奶的遗言,二来,白家娶瑶姐做太太的名声一传出去,必然影响药材生意,那就不是发一通脾气能解决的了,估计白家部分人出来以死相逼都可能。

主观上,白景琦就没想过把杨九红扶正,甚至当初要不是杨九红自己倒追,他都没想过娶。同理,杨九红也没想过让白景琦扶正,她只是打心底认为香秀的身份不够做续弦罢了。

而香秀,白景琦一开始也只想着收房当姨奶奶,但香秀自己不愿做小,给了两个选项“要么做正室,要么不嫁”。白景琦一开始也觉得不成,但是仔细一想,相比放弃香秀,他还是宁可跟家里人闹一闹来得到香秀,而且娶香秀也的确不违反什么原则问题。所以权衡之下,他“接受”让香秀当太太的选项,但不代表他觉得这是最优选,他其实也和众人一样,觉得收房最可,只是香秀不想。

香秀运气好,当时恰好白老七的正房空缺,香秀想做太太具备现实可能;且又有槐花自尽一事,给了香秀做太太的充足理由。白老七同不同意香秀做太太这事两说,但有这两个前提在,起码他会觉得“香秀说得也有点道理我可以考虑一下”,或者“香秀头脑清晰我还挺喜欢的”,而不是“香秀疯了吧居然想做太太”。

香秀个人的人格魅力。不说老七多喜欢她,至少她让老七喜欢她的程度达到了在“做太太”和“不嫁”之间选择了前者。

老七人设问题。老七的设定本来就是,只要不涉及原则问题(他妈,他家族,国家),他是可以且愿意为女人付出的。为了黄春他接受被赶出家门自己打拼,为了杨九红他坐过牢,那么为了香秀他争取一个太太的名分也确实是白老七做的出来的事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