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因爲粉絲刷榜事件,最終iTunes官方將吳亦凡的新專輯下架。粉絲們很憤怒,我自己花錢給“愛豆”(偶像)刷榜單有什麼錯?的確,國內流量粉絲爲自己的偶像刷榜單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

  那麼,追星羣體中到底有多少人願意爲偶像買單呢?《維度》聯合騰訊理財對廣大用戶進行了問卷調研,結果顯示69.04%的粉絲都曾爲偶像消費,部分粉絲追星每月消費超5000元,甚至有粉絲透支爲偶像買單。

  近7成00後都是追星族,超半數粉絲最迷歌手、樂隊

  何琳是一個追星10多年的90後女孩,爲了追星她加入了不少粉絲羣,常常在羣裏跟大家一起分享關於偶像的事情。最近她開始越來越頻繁地感嘆自己年紀大了,因爲居然有年紀小的粉絲開玩笑時會叫她阿姨了。

  《維度》調查顯示,追星羣體的年齡正在趨於年輕化。年齡越小,追星人羣佔比越高。90後羣體中追星族佔比不到三成(26.78%),95後中這一比例上升至50.82%,而近7成的00後都認爲自己屬於追星一族。其中,學生黨當之無愧成爲追星羣體中的主力軍,佔比超過五成。

  整體而言,追星族最愛的還是娛樂明星,52.9%的受訪者表示自己追星的對象是歌手(樂隊),49.03%的受訪者喜歡的是影視演員。

  不過,不同年齡段的追星族喜歡的對象不盡相同。年紀越小,追偶像團體的人越多,00後有超過六成追星對象爲偶像團體,而70後中僅不足兩成。反之,年紀越大,追網紅、主播的人羣越多,數據顯示,超過兩成(25.09%)的60後在追網紅、主播,而90後中這一人羣僅6.12%。

  

  16歲的點點說,學校裏同齡人幾乎都有自己的“本命”(唯一最愛的偶像),也有不少“牆頭”(喜歡的偶像)。“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這是不少粉絲羣體中都流傳着的一段話,也可以看出對於年輕的追星族們來說,顏值是他們追星最初的動力。而偶像團體們大都有着超高的顏值,或許這也就不難解釋爲什麼00後中有超過六成都在追偶像團體了。

  此外,不同性別人羣的追星對象也有明顯的差別。總體而言,女性在追星對象的選擇上更加偏愛娛樂明星,而男性的追星對象更加廣泛,其對於網紅、主播、體育明星、動漫形象等的關注度都遠高於女性。例如,28.57%的男性追星對象是體育明星,而女性中僅7.04%表示自己喜歡體育明星。

  

  近7成粉絲曾爲偶像花錢,80後追星支出最少

  接受《維度》採訪時,何琳剛剛搶到一張偶像林俊杰的演唱會門票,爲了能夠離偶像近一點,這次她狠下心花了1000多塊買了一張內場前排的票。“喜歡他這麼多年,從來沒有離他這麼近過,現在算是完成這個心願吧”。

  其實,像何琳這樣的追星族不算少數,《維度》調查顯示,69.04%的追星族都曾爲偶像花錢,4.67%的追星族平均每月爲偶像花費超過5000元。其中,網紅、主播的粉絲最捨得花錢,近4成(36.36%)粉絲爲追星單筆消費都曾超2000元。

  不僅如此,追星花費也呈現出一定的年齡趨勢。《維度》調研發現,80後爲追星支出最少,每月爲追星花費200元及以上的僅佔14.83%。以80後爲中心,隨着年齡增加或年齡減小,追星花費都呈上升趨勢:有三成以上(34.05%)的60後,每月爲追星消費超過5000元;即便是剛剛成年或尚未成年的00後,也有14.89%每月爲追星花費5000元以上。

  

  對於這一有意思的現象,分析人士認爲,80後大都處於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階段,更多的支出會放在家庭上面,沒有60後的經濟基礎,更沒有00後衝動消費的勇氣,所以在爲偶像花錢時會考慮的更多,也就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開支。

  對於追星過程中的主要消費支出項目,《維度》也做了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六成(60.87%)粉絲都曾爲偶像作品買單,如專輯、電影、新書等。何琳展示了自己的收藏,一個櫃子裏整整齊齊地擺放着偶像的每一張專輯、雜誌,“每次我喜歡的歌手出了新專輯,我都會去買一張來收藏,對我來說這些都是我的精神食糧,已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了”。而曾經追過郭敬明的宋瑩家裏,還保存着幾十本《最小說》,“雖然早就不追他了,但這些書也算是對青春的紀念吧”。

  

  不過,爲偶像作品買單並不是讓粉絲花錢最多的項目。《維度》調查發現,超三成粉絲在購買生日會、演唱會等門票中單筆消費最高。這或許與這類門票本身的價格通常較高有關,比如今年上半年爆紅的《偶像練習生》,總決賽之前主辦方舉辦的一場千人粉絲見面會,門票就賣到了近3000元,但仍然抵擋不住粉絲的熱情,很快被秒殺了。

  除此之外,粉絲爲偶像消費的途徑越來越多。同樣是《偶像練習生》,不少粉絲的錢就主要花在了打榜投票和各種應援上面。爲了能夠給自己“愛豆”(偶像)多投票,讓“愛豆”佔據榜首,就有粉絲通過充值愛奇藝VIP、買愛奇藝賬號、購買農夫山泉等來獲取更多額外投票機會。

  那麼,爲什麼那麼多的粉絲都願意給偶像買單呢?95後女生李穎告訴《維度》,她是因爲一部熱播劇,開始喜歡上了其中的男主角白宇。雙十一期間,她就早早地爲白宇代言的多款產品預付了訂金。在她看來,這些東西都是生活必需品,既然早晚都是要買的,爲什麼不買偶像代言的呢?

  與李穎相同,24.63%的受訪者也是在恰好需要時,優先選擇偶像代言產品。當然,對於大多數粉絲而言,爲偶像花錢的原因只是因爲喜愛。《維度》調查中, 65.7%的粉絲都選擇了“因爲喜愛”會爲偶像花錢。

  

  網球迷王蒙就是其中一個,她最喜歡的是網球運動員費德勒,所以他的每一場比賽幾乎都沒有錯過。今年的上海大師賽期間,她特意買了所有場次的門票到現場去支持。她說:“既然喜歡他,就要付出行動表達對他的支持啊!”

  理智or盲目?近4成學生自己掙錢追星,也有人透支爲偶像買單

  《維度》數據顯示,年紀越小,曾經爲偶像花錢的比例越高,00後中就有近六成都曾爲偶像消費。而且,在經常爲偶像花錢的粉絲中,超過三成(30.56%)都認爲那些從不花錢的粉絲根本不是真愛,不配叫粉絲。

  

  或許正是這樣的情況,讓很多人一提到粉絲經濟,就會想當然認爲是盲目的,不計後果、傾盡所有的付出,其實不然。

  《維度》調查顯示,在沒有經濟來源的學生羣體中,有近4成人的追星消費來自於自己。“我會努力拿到獎學金,再加上平時會做兼職攢下來一些錢,等有錢了會去買專輯、買周邊,我現在還買不起太貴的東西”,正在讀大三的娜娜說,父母已經給了我生活費,追星這樣的額外支出我也不好意思再讓他們替我花錢了。

  但也有1.45%的粉絲在受訪時表示,自己每月的追星消費是超過自己每月的到手收入的,但即使透支也要爲偶像消費。其中,月入3000元以內的人羣中,有4.35%的粉絲每月都會透支爲偶像買單。小麗在半年前迷上了一名小鮮肉,不僅跟着他各地到處飛,參加了幾場粉絲見面會,只要是他代言或是推廣的產品,她都會毫不猶豫地買單,更別說是偶像同款了。有一個月她爲了追星花掉了2萬多,而她的月收入纔不到8000塊。

  不過,像這樣不理智的粉絲畢竟還是少數。《維度》調查中,對於不給偶像花錢的行爲,超過九成的追星族都表示可以理解,不花錢一定有自己的理由,不能代表不愛偶像。

  “在追星的過程中,我也在不斷變成更好的自己!” 一個追星的姑娘在向《維度》講述自己的追星經歷時談到,以前的她非常內向,害怕與人交流,可自從遇見自己的偶像之後,是偶像的音樂幫她打開了心扉,也讓她認識了很多現實生活和工作中不可能認識到的各行各業的朋友。“與這些收穫相比,那些追星中的消費真的不值一提”。

  從調查結果來看,對於大多數追星羣體而言,是否要給偶像消費、如何給偶像消費,他們已經開始表現得越來越趨於理智。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